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玄宗釀成「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

唐玄宗釀成「安史之亂」的原因是什麼?

讀《資治通鑒》唐玄宗至唐代宗間安史之亂之事,不由人掩卷長嘆。

唐玄宗前期實在是英主也,承太宗武后之基業,平韋後、太平公主之禍亂,任用姚崇宋璟為相,選賢任能,天下大治,內則人民安定富裕,外則開邊四方,高歌猛進。此時乃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之最高峰時,其時,大唐帝國之國際地位及影響,後時無及也。

但就是這樣一個時代,隨著李隆基年老昏憒,耽於享樂,所用非人,內則李林甫、楊國忠朋黨營私,外則安祿山養虎為患,一旦漁陽兵起,天下分崩離析,終唐之世,再無恢復元氣,至於宋明,規模氣度狹小,已落後於世界矣。

唐初有定製,以文官籌邊,或成或不成,三五年必定另擇人,蓋懼尾大不掉、養虎為患也。至於安祿山,李隆基惑之,令其掌三鎮節度使十年,握唐邊地精兵四成約二十萬,自以為推心置腹,人不負我,此鼠目寸光,一孔之見爾。蓋至天寶年間,天承平日久,其則民不識兵,易於殘破;其上則驕奢淫逸,為下所覬覦憤恨,安祿山一貪鄙狂夫,卻為李隆基所激賞,其晚年眼光之跑偏,也是無敵。

安史之亂

李隆基退位後,肅宗李亨,代宗李琡,皆非英主也,亦籍祖宗之基業,行常人所為耳,可謂尋常之主也,此二代之主,雖平安史之亂,但卻並沒有解決造成安史之亂的根本問題:武夫擅權,反而造成了唐朝另一個問題:宦官干政,張輔國、魚朝恩無不如此,李世民的後代能力退化之快,一至於此!自此,中原大地徹底陷入割據混亂,徹底的喪失了對外敵的威懾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馬長刀 的精彩文章: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誰終結了冷兵器時代?

TAG:鐵馬長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