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5歲之後,要長壽,能養成這4個習慣,想生病都難!

45歲之後,要長壽,能養成這4個習慣,想生病都難!

45歲,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從健康方面,45歲之前,是各種疾病的「形成期」,而45歲之後卻是疾病「爆發期」;

從事業方面,45歲之前,自己選擇工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45歲之後,身體機能下降,工作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從家庭方面,45歲之前,在「外面」是快活、瀟洒的,而45歲之後,家庭和睦、家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45歲後,相當於下午3點多的太陽,接近黃昏,卻有很多人想活得健康,活得更長。

45歲後,不想生病,養成這4個習慣,越早越好!


由於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更多的人沉浸在網路中,導致睡前「玩一會兒手機」,最終養成了晚睡晚起、不吃早餐等習慣。

俗話說「每天睡得好,八十不顯老。」保證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不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遠離手機,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時,更應多陪伴家人。


喝茶,不僅能養生、延緩衰老,還能修養生性。茶道即是,通過飲茶修身養性,明心悟道,提升人生的境界。

俗話說「寧可終身不飲酒,不可三餐無飲茶。」養成喝茶水的習慣,遠離各種刺激味蕾的「飲品」,如酒、富含食品添加劑飲料等。

喝茶除了選擇傳統養生茶,還可喝些花草茶,有針對性的進行茶療養生。

烏龍茶是介於綠茶、紅茶之間的半發酵茶,茶性平和,不溫不寒,具有很強的殺菌消炎功效,能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

蒲公英紅茶經發酵處理後,大大降低了寒性,具有很好消炎散結、利尿去火的作用,對乳腺炎症、泌尿系統炎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尤其適合女性因用飲用。

山楂茶富含有大量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血糖,改善和促進膽固醇排泄、達到降脂的作用。


吃飯八分飽,細嚼慢咽,減輕腸胃負擔,好消化吸收。

年齡增長,腸胃蠕動減慢,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最好在15分鐘左右吃完,這樣不容易吃撐,能有效控制食量。

如何判斷吃了八分飽?

飯後4小時左右有飢餓感,說明吃飯的飯量、營養搭配比較合理。

正常來講,人的胃排空時間約3.5-4小時,若吃得過多就會削弱胃腸蠕動功能;

另外,營養搭配不均衡,也會出現餓得早、或不餓的情況,如主食吃得多,餓得快、肉類吃得多餓得慢等。


每天保證至少一次排便,最好在清晨5-7點之間,且排便時不費力、排得凈、不便秘、溏稀為佳。

因每天都要進食,食物進入體內消化、吸收、排泄,整個過程約12-24小時,保證每天都能排便,是為了確保廢物不在腸道中停留太久,引起體內「中毒」。

俗話說「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保證腸道健康,每天排便是最基礎的事情。「腸道不通,百病叢生」如果大便不通暢,各種疾病都很容易出現,如便秘、痔瘡、腸梗阻、腸癌等。


1,補充鈣

主要來源:牛奶、海米、紫菜、海帶、豆製品等

隨年齡增長,人體內鈣質流失較多,適量補鈣有利於骨骼健康。

研究發現,補充鈣質同時不同維生素D,更利於鈣質吸收。

日常可多晒晒太陽,增加維生素D的補充。

2,補充α-亞麻酸

主要來源:深海魚(三文魚、沙丁魚等)、植物油(蘇子油、胡麻仁油等)

研究發現,a-亞麻酸能促進心血管健全,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量,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的量。

a-亞麻酸還能使血管有彈性,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板,達到降脂作用沒從而防血栓、防動脈粥樣硬化。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周吃1-2吃深海魚,或做菜的時候淋上點蘇子油,或者涼拌菜、煲湯等均皆可,滿足人體營養所需的同時,還可以滿足你的味蕾。

3,補充粗纖維

主要來源:雜糧、蔬菜、水果、菌類等

粗纖維,需要從食物中攝入,是唯一不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素。

研究發現,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有利於刺激腸壁,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糞便;還有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降低血粘度。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推薦成人每天粗纖維攝入量不少於25g。

約為3碟蔬菜、2份水果,並以雜糧飯代替白米飯,便可輕鬆滿足一天所需。

本文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健康長壽的人都這樣生活 你是不是可以學習一下
男女45到55是「生死關」,防2種病,養成3個好習慣,你更易長壽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