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能源市場將迎巨變,生產資質或將重啟,補貼新規6月12日開始

新能源市場將迎巨變,生產資質或將重啟,補貼新規6月12日開始

新能源觀察

汽車新能源行業風向標

2018年6月6日,工信部發布了第六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其中包括109家純電動車企和8家插電混動車企。並表示將在6月12日起,廢除2018年第五批目錄之前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在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五批目錄中就已經將2017年至今年第四批目錄中包含的16批符合新補貼要求的車型重新整理,也是在廢除舊目錄後,新目錄名單中上榜的車企、車型。

早在2018年2月2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就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包含了對新能源乘用車新的補貼標準和方案,並表示將在6月12日正式執行。

顯然新補貼的提前發布正是為新《目錄》所鋪墊的,對續航里程低於150km的純電動車型將取消補貼,續航里程300km以下的車型補貼進行不同程度下調,續航超過300km的車型將提升補貼力度。

補貼減少微型車將遭受衝擊

從年初就喊開的微型車將遭遇寒冬的口號,顯然已經到了真正考驗的時期了,6月12日新補貼規定開始啟用後,以往具有價格優勢但在續航里程上具有短板的車型都將出現補貼退坡的情況,其中以北汽EC系列、知豆、江淮IEV和奇瑞eQ為主,這些銷量靠前的車型大部分續航都低於250km。雖然在今年大部分車企都對旗下車型續航能力做出了一定的提升,但顯然微型車續航有著技術限制,補貼下滑已成必然趨勢。

失去了補貼優勢的微型車也將不再有補貼後售價5萬元不到的巨大優勢,雖然相較B級車和小型SUV仍然有著價格優勢,但相信會有更多的消費者願意加錢入手續航里程更長,補貼力度更大的高續航車型。而北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等以微型車為主要銷量源頭的車企顯然從6月開始銷量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影響。

生產資質需求重擬,資格審批或再度開啟

5月17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並在25日完成了意見徵求,計劃將再度開啟新能源生產資質審批,在原有基礎上審批流程變得愈發嚴謹。為了避免出現騙補車企和跟風投資的新能源車企,要求新建純電動汽車項目的車企股東在產能未達到標準前禁止撤資,同時要求車企對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以及電機具有生產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證企業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實力。

並且新建純電動車企需要具備產品設計、裝配和測試能力,具有成型、塗裝、總裝的能力,同時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規模需要超過10萬輛,有完善的銷售售後體系對產品質量提供保障。

從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共有15家企業獲得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據了解從2017年6月至今已有超過200家企業等待資質審批。從新下發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不難看出,凍結一年之久的生產資質已然有了鬆動的跡象,在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中,對純電動汽車企業的投資人、投資所在地、產品研發能力、以及生產規模都有了嚴格的把控。對於想獲得生產資質的眾多造車新勢力來說,具備整車生產能力和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顯然成了第一道關卡;對量產規模的要求提升也讓「量產」困難的車企必須直面的問題,杜絕了「PPT造車」的情況再度上演,對提升造車新勢力整體水平有著極大的幫助。

2018年作為新能源元年,不少傳統車企都開始向新能源市場發起攻勢,早先進入新能源市場的車企也開始紛紛布局高續航產品,加快產品布局進度,而霸佔互聯網視線的造車新勢力也開始紛紛宣布產品上市、交車的消息。加上近期對外資車企進口關稅的下調,外資車企在華建立新能源工廠的股比開放更迎來了特斯拉等一眾新能源巨頭的虎視眈眈。顯然新能源市場即將進入「混戰期」,到底誰能稱為脫穎而出的新能源車企,值得我們共同期待。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END

車輿傳媒,汽車業領先新媒體集群:[車與與]汽車行業及車型辣評、[新能源觀察]市場分析及汽車行業高層專訪、汽車生活方式、[開車客]關於汽車駕駛、保養和維修等實用內容、[Miss car]一檔diss為主,八卦有趣的汽車脫口秀欄目、[驢眼觀賽]專註於汽車賽事營銷、[雙渦輪]新車熱門車試駕和安全性能測評。

[軲跡],國內首檔歷史文化類公路視頻節目。結合圖文.小視頻.直播.動畫等技術對歷史文化典故的再次還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能源觀察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史上最大危機!外媒:可能已經處在破產邊緣!

TAG:新能源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