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減字木蘭花》,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蘇軾《減字木蘭花》,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減字木蘭花》

這首《減字木蘭花》約作於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蘇軾時年28歲。此時,蘇軾以覃恩遷大理寺寺丞,在赴任途中,他過寶雞,重遊了終南山。弟弟蘇轍知道後,作《聞子瞻重遊終南山》一詩寄給兄長。蘇軾次韻,並作此詞以寄。

詞的上闕寫初春美好時光。主要出自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蘇軾點化運用韓詩的傳神之詞句,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貴,而又不露痕迹。

詞的下闕寫勸人盡賞春光。人不要借口醉倒而不去看花,花開時節而不去看花,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也不要等待著春離開人間,紅英紛亂地夾雜著綠苔就會失去春的魅力。

全詞以景托情,向人們展現了盡享人生青春的無限風光,並以此勸誡人們要珍惜生命中美好的時光。蘇軾寫這樣的一首詞,也是在回應弟弟蘇轍寄給他的詩。

終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緣崖綠似苔。

谷鳥鳴呼嘲獨往,野人笑語記曾來。

定邀道士彈鳴鹿,誰與溪堂共酒杯。

應有新詩還寄我,與君和取當游陪。

—蘇轍《聞子瞻重遊終南山》

時光一逝永不回,人生幾多回味;莫待老去方知悔,惜春須趁此時。這樣的道理,古人們深深懂得,早已寫進詩句來勉勵後人: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杜秋娘《金縷衣》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雜詩·人生無根蒂》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雜詩·人生無根蒂》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偶成》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孟郊《勸學》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最動聽的情話,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寫給元素的詞,大家之作從來出手不凡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