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范曾:我和市場沒有任何關係

范曾:我和市場沒有任何關係

談自身定位

除寫詩還要繼續寫文章

在網路上,關於范曾的簡介總會提到他的很多身份——「中國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國學家、作家、詩人、學者」。范曾最先成名是因為他是畫家,而後來在中央電視台、北京衛視等開講國學,讓更多人認識了范曾。同時范曾一直堅持寫作,據資料顯示,范曾已出版160餘種詩、書畫、哲學等著述,國家圖書館收藏了其中的119種。

琳琅滿目的范曾著作

范曾對自己有一個24字的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談到自己的多重身份,范曾認為,「繪畫是我能流傳後世的,而詩歌能夠使我的內心感到愉悅。」范曾笑說:「但我的詩歌比起古人來說還是差的,我就非常妒忌杜甫,所以還要繼續努力寫詩。」

范曾《達摩、行書七言聯》

「我想我的文章還是有一定獨特的地位,文章是我的思想。」范曾告訴記者,「寫詩是讓我快樂,但寫文章是我的一種責任」。

談藝術市場

我跟市場沒有任何關係

2011年,時年73歲的范曾首次登上「胡潤藝術榜」榜首,其作品2010年公開拍賣總成交達到3.9億元人民幣。在這之後,一直到2014年的「胡潤藝術榜」公布,范曾一直是最貴的在世國畫藝術家。2011年6月,范曾的作品《八仙圖》在北京拍出了6900萬元,這也創造了范曾作品的拍賣最高紀錄。據雅昌藝術市場檢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范曾拍賣價過千萬的作品共有16幅之多。

范曾《八仙圖》

當記者問到范曾作品價格的問題時,范曾並沒有迴避:「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我的作品在市場上有多貴,我跟市場沒有任何關係,任何作品的買賣跟我也沒有一點關係。」范曾告訴記者,他自己從來不去參加任何拍賣活動,「我不會聽說畫賣的貴了就高興,更不會因為價格低就悲傷,市場不會影響到我的創作」。

范曾《魯達神威圖》

有的藝術家「羞於談錢」,范曾並不反對藝術與市場產生關係,「畫家的畫能賣出錢來是光榮的,但我們不能說在市場上賣不出去的畫就是不好的藝術品。」范曾解釋到,「梵高一生幾乎都沒有賣出去一張畫,但我們不能否認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藝術與市場不是成正比的關係」。其實我一直不知道我的作品在市場上有多貴,我跟市場沒有任何關係,任何作品的買賣跟我也沒有一點關係。

談書法水平

我的字和李白詩歌一個高度

范大師在節目上大談「中國書法之美」,評價自己的書法時說道:「作為我個人的書法來講,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來形容我的字比較合適。」

「清新」、「俊逸」、「李太白」、「庾開府」、「鮑參軍」,短短一段話,至少五個高大上的辭彙,范大師的口才令人佩服,僅憑一張嘴,他的書法就能達到李白詩歌一般的歷史高度。

范曾書法:用筆缺乏力度,

細筆孱弱、粗筆滯漲,

往往呈現塗抹狀,

收筆處一般控制不住筆而破鋒。

當主持人問到除了自己的評價外,是否有中國書法的同道也對范曾有這樣積極的評價,范曾大師氣度震懾全場:「我不關心,我絲毫不關心,寫字是自己的事情。」看來外界的批評,根本入不了大師的眼,你們隨便說,我的字就是清新俊逸,不信我背句詩給你聽。

范大師談到書法與做人的關係,提出要「消除煩惱,做一個真實不虛的人,做一個痛快淋漓的人,再去寫書法」。大師此言,不知黃永玉、李苦禪、沈從文等作何感想?

結體毫無古法,

或鬆散空洞、或拘謹猥瑣,

自稱「不輕讓褚虞」,

實屬於自由體,

不得古人萬一。

當有現場觀眾問「臨帖臨多久」這樣的問題時,大師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回答,「臨多久都可以」,等於沒說。

當談到書法與人品的關係的時候,大師直言:「為什麼人不好,字會好,因為字所需要的,是一個比較直接的性格上的原因。」性格合適就能寫好字,大師果然就是大師,真知灼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教育是家庭頭等大事!父母和孩子都要讀讀這兩句話,讀懂受益一生
沙孟海憶潘天壽:可惜他沒看到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成立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