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月色凝時憶舊京:老北京市井風俗畫

月色凝時憶舊京:老北京市井風俗畫

在20世紀末以來看到的北京城與傳統意義上的老北京是有天壤之別的。頗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建築和風情正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正與我們漸行漸遠。自上世紀下半葉以來,有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畫家,繪製出老北京百科全書式的市井風俗畫,為我們了解老北京留下了珍貴的圖像資料。這位守望傳統的土著畫家便是盛錫珊。

盛錫珊《正陽門城樓》

盛錫珊出生於北京。他在幼年(即上世紀30年代)便在中國畫學研究會從畫家周肇祥(1880年至1954年)、祁昆(1901年至1944年)等人習山水、人物,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功底。盛錫珊晚年以其日積月累的無數北京風情及歷史景觀粉本,創作了數百幅北京風俗系列畫,並一度在北京的報紙連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盛錫珊《老北京茶葉鋪》

老北京的城池街市、衚衕百業、世象風俗和店堂樓苑等在內的風俗畫卷,在盛錫珊筆下得到生動再現。無論自然景觀,抑或人文風景,均很好地傳遞了20世紀上半葉的舊京風貌。當文物鑒藏家王世襄(1914年至2009年)看到這些畫時,禁不住賦詩歌詠:「萬春亭上迎朝旭,銀淀橋頭攬夕嵐。勝跡京華余幾許,畫圖待與夢同參。」而另一文物鑒藏家朱家溍(1914年至2003年)則認為盛錫珊「能夠把我們說不出的夢境展現給讀者及後人看,當然是難能可貴又可喜可賀了」。

盛錫珊《老北京大酒缸》

盛錫珊的畫大多為小品,但小中見大,咫尺之間見乾坤。無論是永定門、前門大街、天安門、地安門、廟宇等氣勢宏偉的建築,還是戲院、店鋪、澡堂、客舍等微觀場所,或者是辦堂會、祭月、耍龍的、拜年、祭財神、打更、買賣等民俗或生活場景,都能以不同的筆致,以微縮景觀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他的繪畫中西結合,將西畫的材料與中國畫技法水乳交融,寫實而不拘泥於形似,細緻而不生硬。長期以來,大家都在津津樂道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其原因之一便是該畫為我們認識12世紀汴京的城市風俗與歷史情境提供了珍貴的圖像資料。無疑,若干年後,盛錫珊的北京風俗系列畫也可稱得上是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成為後人認識20世紀前期北京世貌風情的重要圖像之一。

盛錫珊《西單牌樓》

清代畫家唐岱(1673年至1752年後)曾在其《繪事發微》中說:「能畫者品四時之景物,分南北之風俗,明乎物理,察乎人事。」縱覽盛錫珊系列畫作,正可印證其正是這樣的「能畫者」。他的「明乎物理,察乎人事」,為我們留住了一道道絢麗的風景線。我們即便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穿越到燕京風貌,領略城南舊事。如今,惟有盛錫珊風俗畫,將舊時月色定格,成為一段永恆的回憶。或許,這便是盛錫珊繪畫的魅力所在。

原文作者:朱萬章文章來源:《中國收藏》2016年1月刊《月色凝時憶舊京》(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深淺濃淡總相宜:南京博物院藏清宮文物集萃
行家支招:從兩大天然特徵辯識綠松石真、假!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