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擊敗勇士?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擊敗勇士?





布克,ESPN目前最好的場邊記者,每天晚上,她都會去採訪那一些當晚打得最好的球員,作為他們傑出的獎賞。在G4結束之後,她採訪庫里時說:你的表現好到不真實。




北歐地區的傳說這麼記載著:女武神們會獻上她的吻、帶領戰士們前往英靈殿瓦爾哈拉,而那裡正是所有勇者們夢想的天堂,只有最出色的那些人才能到達那個地方。




而總決賽的庫里無疑已經到了這個領域。




庫里的出現一直是籃球歷史的一個謎團,他就這樣突然之間的橫空出世了,在他之前三分球仍是屬於靜態的、某種可以預測和鎖定的東西。但在那之後,關於投籃的一切都出現了巨大的革命。



現在你不能只用粗略的投籃數據來評價一個球員的價值,他在4號的比賽26投僅11中,對一個球星來講,這是很平庸的數據。




但這其中包含三分球17投9中,如果你去簡單的計算,庫里那一場的真實命中率是61%,完全合格的標準。




這傢伙正在打破一切有關於三分的紀錄,上一個這麼做的人是一個叫雷阿倫的人。他把投籃當作是從斯大林格勒軍工廠中出產的某種彈道精準的炮彈一樣,他日復一日的反覆練習著同樣的動作,試圖把兩次出手間的誤差降到最小,這是福特主義應用在籃球上的成功案例。



但是庫里走的完全是另一條路,他總是在移動,單洞投籃的方式讓他可以微調自己的出手、而不影響到命中率。




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射程,當你在三分線後一大步仍能保持40%命中率時,對手每一次擋人都會被迫要全拍跟上,如果你偷懶了、或是以某種僥倖的心態往後站了些,你馬上就會受到來自外線的打擊。




這時候三分球已經不再是一種博弈,你不能說賭賭看對手今天的手氣怎麼樣,它已經變成了比賽的主角,能投進更多的人就會贏。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每一支球隊的擋拆都越打越多,但是勇士、或者說科爾卻非常不愛用。




勇士的球隊價值和戰略都是建立在製造空間上,因此他們希望能在陣地戰時合理運用整個半場的空間。




但是你一打擋拆,就會有人長時間持球、球場就會分成強弱側,這時候你每繞回來多打一次,空間就會越縮越小,對方的防守最後會縮限在一個區域之中,你的球會被限制在裡面。




這時候除非你擁有大範圍轉移球的高手,否則你們的進攻半徑會越打越窄。



不過,雖然擋拆有他自身戰術上的缺陷,不過他的優勢就在於簡單又有效。




如果我們用今年的澳網來比較,那西區明顯就是男單的對決,即使幾支傳統球隊因各種因素、實力不如以往,但整體來說8強勁旅仍是高水準的發揮;而東區則像是女單,只能說是菜雞互啄。




分區決賽前所有人都認為西決獲勝的隊伍就是冠軍,這並非沒有道理的。不談實力只談星度,騎士即使是和火箭都沒法比,更不要說是勇士了。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用實力輾壓遠比打戰術、秀操作來的有效的多。




勇士今年心氣和去年急於復仇時差很多,處理球上都略顯急燥,現在大家都用無限換防來針對他們,這就代表簡單的配合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高質量的空檔,他們應該試著多傳一到兩次球。而不是到了自己手上覺得自己感覺對了就出手了。




在西決對上火箭,有些回合他們已經領先出半個身位了,這時候只要多一次切入或傳球,對方的防線就會完全被拉開,但他們沒有這麼做。




我覺得勇士今年在戰術配合上很難打出去年那種狀態。那麼,將球星實力發揮到極致其實也是一個方法。




不再去運營體系,而是考慮讓杜蘭特和庫里打得更舒服一些,也就是讓他們多持球去自由發揮,眼下看起來是更好的選擇。




G2雙方都打了很多擋拆,一部分是傳統式的擋人,像是開節第一個回合里庫里傳給麥基的扣籃,就是一個典型的持球人吸引包夾、長人順下終結的回合。




不過騎士這邊他們的第一個得分回合就打得比較不同,他們讓史密斯在左側為勒布朗擋人,而為了避免勒布朗直接切入扣籃,所以湯普森第一時間跟上換防,不過這就形成了一個大打小的優勢,最終勒布朗從底線一路輾進去上籃。



像這一次的戰術,他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去創造第一時間的得分機會,而是創造出一個優勢的對位。很多時候騎士會同時上來兩三個人堆積在高位,可能是中鋒也可能是後衛,勒布朗會挑其中一個他更喜歡的對象(大部分時候是庫里)去執行單打。




而這樣的一套招式,基本上就是火箭和騎士這兩支總冠軍級別球隊的骨幹,差別只是在於火箭的空間創造的更好而已。




當你擁有一個頂尖的球星,你要做的往往只是讓他有效的去單打;在過往科比的時代,通常詹姆斯·波西、巴蒂爾或是貝爾這些當代最好的防守者會去對位他;再次一些也會有雷阿倫這種身材相符、且單防能力出眾的球員擋在他面前。



但現在由於各隊畏懼三分射手的威力,在擋拆後會換防,而不是積極的去繞過。這就讓哈登和勒布朗可以輕鬆透過擋拆挑到一些身材明顯弱勢、或是防守能力不行的傢伙來單打。這可以有效提升進攻效率,同時節省球星們的體力。




現代的擋拆戰術已經變成了一種類似於異形的生化怪物,如果你完全不理它,那它可以利用擋人後的空擋來吞噬你;但如果你選擇換防,那接下來它就會變成一種更為可怕的東西——錯位。




而為了限制對手這樣的打法,組成一支沒有明顯防守短版的先發陣容就非常重要了,而勇士的成功就在於此。




他們的五號位是杜蘭特,身材略顯單薄、但真正有辦法在低位對他產生殺傷的球員,他們的球隊和勇士又有一段不小的實力差距。而對於偏愛小球的勁旅們,杜蘭特的封阻以及移動能力又是他們的噩夢。




鋒線上,格林和伊戈達拉本身就是這個位置上聯盟最好的防守者,而湯普森則是3D球員的頂點。就算對勒布朗、哈登、保羅這種頂級持球進攻者來說,仍能找到方法在他們身上拿分的方式,但是自己也要掉一層皮,要整場維持效率是不可能的。




庫里是這個防線唯一較為弱勢的部分,但是勇士大部分時間可以利用快速的協防來解決這個問題,格林防守半徑覆蓋的範圍太大了,他們會堅決的包夾、逼你將球交出去,然後快速的回防,這實在是一門藝術,當今全聯盟也只有他們能做到。




但是當伊戈達拉受傷後,勇士不得不換上盧尼先發,這時他們的弱點就變成兩個了,這也導致他們在西決時防線的潰堤。




而火箭能和勇士撐到第7場才死,關鍵就在於他們找來了格林和塔克,他們可以擺上保羅、哈登、戈登、塔克、阿里扎這樣的陣容,也可以擺上保羅(戈登)、哈登、阿里扎、塔克和卡佩拉(格林),這是目前我們看到限制勇士傳切體系最好的5人組。




可是騎士並沒有這樣的一套陣容,喬治希爾、史密斯、格林、勒布朗和勒夫已經是他們所能拿出來最好的防守5人,但由於史密斯一整季的神遊,讓他們輪轉非常的差,常常漏人。




為了不讓庫里和湯普森得到爆發的空間,他們只好換防,但是這種情況下,杜蘭特可以打史密斯、庫里可以打勒夫,勇士靠著這兩個單打套路、贏下了第2和第3戰。




所以為什麼儘管科沃爾是騎士進攻端第2穩定(總決賽有點跌眼鏡)的戰術發起點,盧也不敢多用他,因為他射了多少等等在另一個半場就會吐回來多少。




而當克里夫蘭人為了維持防守質量,而放棄用射手展開空間後,勇士就會肆無忌憚的包夾勒布朗,他們擋拆後不會換防,而是逼你把球交出去,讓其他人來做進攻。




而在今年季後賽他們主要的5位外線攻擊手的三分命中率是這樣的:



希爾場均出手2.6次、投近0.8顆,命中率.319。


史密斯場均出手5.5次、命中2.0顆,命中率.357。


勒夫場均出手5.1次、命中1.7球,命中率.337。


格林場均出手3.2次、命中1球,命中率.299。


科沃爾場均出手5次、命中2.1球,命中率.433。




也就是說,在科沃爾被謹慎使用的情況下,勇士只需要注意史密斯的動向就可以了。勒夫和格林在這一個系列賽的手感都有所回溫,勒夫甚至還拿下場均20+10的數據,但是他們投不死人的。




但是在這方面,勇士和他們的情況完全不同。首先他們了解目前除了他們之外,根本就沒球隊能對他們的持球人做到這種程度的施壓。第二,他們的球員處理球能力太好,如果你上線包夾的時間稍慢,那麼球一定會送到有威脅的點上,而他們射手的能力就不是其他球隊能比的了。




我之前曾說過火箭的三分球投的量上,已經全面超過勇士了,不過後者在「質」的方面,依舊領先群雄。差別在於火箭騎士是在用球星幫射手找外線空檔,勇士卻是用體系幫球星找投籃機會。




騎士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廢掉射手的功能,那實際上騎士對勇士進攻端就是1.5對4(勒夫的低位、伊格達拉的空切和格林偶有佳作的爛仗都可算是0.5)。




騎士擁有一群很好的拼圖球員,但是現在打總決賽所需要的水準越來越高,上場的球員每一項能力至少都要到達一定的水準,否則就會被人抓著打。




或者你可以這麼看,伊格達拉回來後保證了勇士的防守質量,這可以讓他們少丟3到5分;進攻端他減輕了杜蘭特的負擔(科爾自己說了,伊格達拉的回歸,讓KD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防勒布朗,這也促成了他在第3戰的爆發。),從而有更多體力來進行更侵略性的卡位和切入,這又可以多得3到5分;而在輪轉不失位的情況下,勇士可以減少他們主力的犯規,這又可以讓他們多得/少丟3到5分。




這就是一年多花1600萬的意義,用一個好的工具去補上球隊攻防兩端的漏洞,從而讓他們在季後賽可以比對手多拿10分左右的分數。




在09年魔術靠著霍華德的防守威攝力,在場上放了4名射手、從而能讓進攻效益最大化,這是大范甘迪獲得成功的秘訣。




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禁區高塔的功用被三分高射火炮給架空,想靠著一名內線核心壓制對方命中率已經不可能,現代籃球也變得越來越講究球員攻防兩端的能力和作用。




火箭和騎士儘管可以靠著球星擋拆幫助其他球員找到外線投射的機會,但他們卻沒辦法解決輪換過小所衍伸出來的體能問題。




當你需要讓主力球員休息,那就是對方給予打擊的時刻。而若你選擇讓主力持續待在場上,那就會出現兩種選項:第一和哈登一樣,後面幾戰每到下半場就萎靡;第二和勒布朗一樣,兩場挑一場認真打。




但不論是哪一種,勇士都已經證明這是無法擊倒他們的。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學習他們,打造一支攻防兩端都沒有太大短板的「死亡五小」。




伊戈達拉這種重要的螺絲釘,對於這些成熟的球隊來說,重要性不亞於保羅這些球星。或許與其花大錢去找那些球星,不如找到那些能補上球隊最後那一塊拼圖的球員。







勇士當然核心是四巨頭,可是他們這支球隊的體質卻也是全聯盟最好的。今年雷霆的失敗已經證明盲目堆砌巨星是毫無意義的事了,而火箭和騎士季中的補強和交易也告訴了我們黃金配角的重要性。




我覺得這會讓籃球變得更有趣,不管是市場上、還是球場上都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後怪蜀黍 的精彩文章:

季後賽對戰圖
開拓者會被鵜鶘淘汰嗎?

TAG:90後怪蜀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