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大優勢成就智能金融科技第一股

四大優勢成就智能金融科技第一股

1985年中國銀行發行國內第一張信用卡,中國正式翻開了消費金融的新篇章。商業銀行和汽車消費金融公司向市場提供房貸、汽車消費金融貸和信用卡等高審核要求的消費貸產品,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離甚遠。

2009年7月,為解決商業銀行對個人信貸業務覆蓋不足的問題,銀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隨後一批經國務院批准的消費金融公司陸續成立。小額、快速、無擔保的消費金融貸走進現實,因其便捷高效的特性大受市場歡迎,國內消費金融也由此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4年,國內消費金融行業發展二次提速。受政策和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正向刺激,各路資本扎堆進入消費金融這片藍海市場,以網貸平台為代表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登上時代的舞台。

之後的行業發展就如同其他新興行業一般無二。政策監管幾近空白的前期,國內消費金融行業野蠻生長,良莠不齊的消費金融公司爭先亮相。在引發一連串社會問題後,監管層強勢介入,部分公司企業遭遇生死寒冬後黯然退場。

按理說在政策監管收嚴的背景下,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都會改高調轉低調,小心謹慎挨過敏感期。但偏偏有一家公司反其道而行,不僅逆勢申請IPO,還選擇了更為嚴苛的香港而非美國市場。從港交所披露資訊來看,該公司已於6月3日成功通過上市聆訊,得到港交所的認可。

沒錯,這家不懼強勢監管、逆流而上的公司就是本文的主角——維信金科。相關資料顯示,維信金科於6月7號至12號招股。公司擬發行6857.18萬股,其中公開發售佔比10%,國際發售佔比90%,另有約14.73%超額配售權。每股發售價20-23港元,每手200股,預期於6月21日港交所上市。

能夠從容面對市場變化、堅持既定發展節奏,維信金科究竟有何優勢能助其成功登上港市呢?讓筆者為您一一道來。

維信金科成立於2006年,開展消費金融信貸的時間早於絕大部分互聯網信貸平台。成立次年即合作外貿信託,首創「擔保+信託」模式,成功拓展個人消費金融服務。可以說從一開始,維信金科的目標就不是成長為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而是一家自我定位為「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的新型公司。

在之後11年的發展過程中,維信金科穩紮穩打、快速發展壯大,緊跟時代變革推出智能金融戰略,先後推出維信卡卡貸、星星錢袋、豆豆錢等金融產品,在運營中開發檢驗自身的消費金融服務能力。從維信金科近3年貸款實現量來看,其業務能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可——2015年至2017年維信金科分別實現35.30億元、78.70億元和245.44億元貸款,當得起一句「芝麻開花節節高」。

榮譽自然也隨之而來,2016年上海靜安維信小貸被授予「全國最優秀商業模式」獎;2017年10月,維信金科入選「虹口區科技小巨人」單位;12月榮獲「2017年度競爭力金融科技公司」獎項。

比獎項更為寶貴的東西是,維信金科在12年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對國內消費金融行業充分而深刻的認識,也以自身的成功驗證了「以科技重新定義金融服務」的可行性,並因此與行業內積累起良好的口碑,這是其他後成立消費金融公司所不能比擬的。

既然涉及到借貸業務,就不能不談維信金科的資金來源。維信金科的資金合作方主要有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公司以及其他持牌金融機構,據維信金科管理層透露,維信金科合作的持牌金融機構多達18家之高,在行業內屬於領先水準。可靠的資金來源保證了維信金科業務的穩定性,也拔升了公司的公信力和知名度。

配合數量眾多的持牌金融機構,維信金科也依據資金擁有方和借貸人的實際需求拓展了不同的融資模式。既有直接貸出金錢或認購信託計畫次級份額的傳統融資模式,也有撮合資金方和貸款方的信用增級貸款撮合(不提供資金,提供擔保)與純貸款撮合(既不提供資金也不提供擔保)的融資模式。

後兩種融資模式,尤其是純貸款撮合模式有效控制了維信金科消費金融貸業務的經營風險,既無流動金儲備壓力也無需為借貸人的違約承擔連帶責任,僅需為雙方牽橋搭線提供平台即可。

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維信金科純貸款撮合模式下實現貸款量分別為0.36億元、0.90億元和8.9億元,貸款實現量攀升顯著且有繼續上行趨勢,信用增級貸款撮合模式下實現貸款量同樣也由此擴張趨勢。據此預測,維信金科未來的經營風險將進一步下滑。

資金的可靠穩定得以保證,下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必然是放貸的合理性。在如何將資金髮放到合適的借款人手中,或者說如何向每一位借款人提供量身定製的消費金融服務上,維信金科藉助科技手段為借貸人、資金方以及市場提供了一個可行可靠的解決方案。

作為獨立線上金融服務提供商中少數擁有可直接、及時及以官方授權的讀寫方式訪問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消費者信用資料庫的機構之一,維信金科通過訪問中國人民銀行所設徵信系統,獲取必要數據作為借款人評估的依據。

此外為進一步全面、準確了解借款人在不同場景下消費價值觀,維信金科也同百度、京東、阿里等互聯網科技巨頭公司展開合作,收集多種來源補充數據以完善其信用數據分析,增加公司的信貸決策力量。

「信用加補充」的數據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對借款人評估的正確,並成為維信金科核心風險管理系統——蜂鳥系統的一大支持。據悉維信金科已逐漸將蜂鳥系統商業化,不僅為自身業務也為資金合作方提供綜合信用風險評估服務。這一方面意味著維信金科未來業務結構將更加多元合理,也意味著維信金科正式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

從資本市場來看,維信金科的成長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2017年10月維信金科發起C輪融資,世界最大股權投資機構之一、曾投資聯想、中金公司、深圳發展銀行、泰凌醫藥等知名公司的TPG(德太投資)領投5000萬美金。

在此次IPO申請過程中,全球頂級金融服務機構瑞信、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高盛以及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的綜合性金融公司J.P.Morgan都出現在其聯席保薦人的席位上。如果說一家公司不能代表整個資本市場,那三家明星保薦人團隊的態度應該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華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中信投資收益降一季利潤減少23%
珀金埃爾默收購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

TAG:財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