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八站:陸軍軍醫大學

第八站:陸軍軍醫大學

—— 第 8 站 ——

院校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全國重點大學、軍隊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大學前身可追溯到建於1937年的國立中正醫學院、1941年的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和1946年的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1954年原第六軍醫大學(南昌)、第七軍醫大學(重慶)合併組建第七軍醫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以第三軍醫大學、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為基礎,納入西部戰區陸軍綜合訓練基地軍醫訓練大隊(新疆呼圖壁)、解放軍第八醫院(西藏日喀則)、解放軍第二六〇醫院(河北石家莊),組建陸軍軍醫大學。大學定位為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承擔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職培訓、士官培訓、文職人員培訓、外軍留學人員培訓,以及特色醫學研究任務。

大學機關編設「一辦七處」,下設基礎醫學院、軍事預防醫學系、藥學與檢驗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與影像醫學系、高原軍事醫學系、全科醫學系、醫學心理系、護理系、陸軍衛勤訓練基地、研究生院、外訓大隊、士官學校(含第二六〇醫院)、邊防衛勤訓練大隊,以及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含日喀則分院)、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三所綜合性教學醫院。大學佔地面積8300餘畝,本部駐地重慶。開設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技術、公共事業管理等11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授權點7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授權點86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中心)6個,教育部、軍隊重點實驗室32個,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免疫學等6個學科領域進入國際ESI前1%。現有兩院院士4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900餘人,三級以上教授30人,「國家傑青」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5人,「國家青千」和「國家優青」13人,7個團隊入選國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團隊。

大學始終堅持姓軍為戰辦學方向,經過長期建設發展,創立了鮮明的軍事醫學辦學特色和優勢,形成了以白求恩精神、紅醫精神、院士精神、戍邊精神和女兵方隊精神等為核心的大學文化,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歷史性貢獻。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先後為部隊培養高素質軍事醫學人才近20萬名,成長出17位院士、158位三級以上教授和100餘位將軍。「創建現代軍事醫學學科體系,培養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本科生參加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全國大學生臨床技能、數學建模等國內外各類競賽屢獲最高獎,勇奪全軍首屆勇士杯軍事技能競賽野戰救護第一名;入選全國百篇優博論文9篇、全軍優博優碩論文84篇、重慶市優博優碩論文179篇;任職教育形成野戰外科、野戰內科、野戰護理、野戰檢驗、軍事心理、高原醫學等系列培訓特色;培養的衛生士官深受基層部隊歡迎。軍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擁有我軍唯一的「創傷、燒傷與複合傷」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武器殺傷生物效應評估中心、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管實驗室、亞洲最大的高原環境模擬低壓艙群、我國最大的軌道式生物碰撞實驗室。在戰創傷救治、軍事預防醫學、新概念武器損傷醫學防護、高原病防治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直接面向部隊、服務戰場的重大創新成果,主持修訂全軍《戰傷救治規則》,牽頭制定《軍人通用健康標準》《高原部隊人員用氧標準》等27項國家軍用標準,成功研製我國首列衛生列車、我軍所有型號的裝甲救護車以及系列戰救器材,獲得了以7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標誌的1800多項科技獎勵。醫療服務保障品質卓越。三所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入選全國百強醫院,燒傷、戰創傷、肝膽、骨科、心血管、呼吸、感染、眼科、神經等學科臨床救治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在微創外科、精準醫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生物治療、輔助生殖、基因診治、醫療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前沿技術。常年承擔駐渝、駐藏、駐石家莊部隊3.5萬餘名官兵的體系醫療保障任務,指令性幫帶27家軍地醫療機構,整體幫帶駐青海、西藏6所部隊醫院,常年派遣醫療隊深入高原、邊防、海島,形成了「三線一海」為軍服務品牌,多次被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單位」。衛勤戰備建設堅強有力。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衛反擊戰等,忠實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建有「衛勤綜合訓練基地」、「戰創傷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衛生列車模擬訓練基地」等實戰化訓練平台,高標準完成全軍機動衛勤力量整建制基地化訓練、「聯合救援-2016」中德衛勤實兵演習等任務,多次代表我軍赴國外執行聯合演練、國際救援、醫療服務等重大任務。作為我軍戰略衛勤力量和國家應急救援骨幹力量,在抗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疫情、汶川玉樹尼泊爾抗震救災等數十次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發揮了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此外,先後四次組建女兵方隊參加首都閱兵等重大活動。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大學將以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建校,堅定正確政治方向,聚焦備戰打仗,融入陸軍轉型建設,堅持發展「以質量取勝、以特色取勝」辦學思想,傳承弘揚「求實、創新、勤奮、獻身」優良校風,加快建設部隊滿意、世界一流軍醫大學,努力將大學建設成為培養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的重要基地、維護部隊官兵身心健康的醫療高地、解決軍事醫學重大科學問題的科技尖兵、遂行多樣化軍事衛勤保障任務的戰略力量和引領陸軍衛勤力量體系建設的高端智庫,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專業介紹

2018年大學招收軍人學員的專業有:臨床醫學五、八年制,預防醫學五、八年制,基礎醫學八年制,口腔醫學五年制,醫學影像技術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四年制。

臨床醫學五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官兵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具備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在部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制五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八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官兵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前沿進展,具有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和學科交叉知識,較強的臨床能力、科研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良好職業素質和較大發展潛能;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在部隊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素質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八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及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同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並頒發五年制畢業證書及八年制畢業證書。

培養模式:與國內綜合大學聯合培養,醫學前教育階段在綜合大學進行,主要學習公共基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主幹課程;醫學教育階段在校本部,主要學習軍政課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軍事醫學課程,並完成課題研究。

預防醫學八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官兵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和前沿進展,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良好職業素質和較大發展潛能;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在部隊從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工作的高素質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八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及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同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並頒發五年制畢業證書及八年制畢業證書。

培養模式:與國內綜合大學聯合培養,醫學前教育階段在綜合大學進行,主要學習公共基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主幹課程;醫學教育階段在校本部,主要學習軍政課程、專業基礎和專業課,並完成課題研究。

預防醫學五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官兵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在部隊從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工作的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五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規定,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基礎醫學八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信息化條件下軍事鬥爭衛勤準備需求,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前沿進展,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具有獨立開展基礎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部隊院校或科研機構從事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制八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及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同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並頒發五年制畢業證書及八年制畢業證書。

培養模式:與國內綜合大學聯合培養,醫學前教育階段在綜合大學進行,主要學習公共基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課程;醫學教育階段在校本部開展,主要學習軍政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並完成課題研究。

口腔醫學五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官兵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口腔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在部隊從事口腔醫療工作的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五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規定,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醫學影像技術四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人類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從事影像技術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發展潛力,在部隊從事醫學影像檢查工作的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四年制

培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未來戰爭和人類健康需要,德、智、軍、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平戰時衛生勤務保障相關知識,具備較強的衛勤組織指揮、參謀業務、軍隊衛生事業管理綜合能力,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發展潛力,在部隊從事衛生事業管理工作的軍事醫學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規定,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從2018年起,大學開始招收無軍籍本科生。無軍籍本科生是貫徹落實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經教育部和中央軍委批准招收的地方本科生。學生在校期間無軍籍,不享受軍人學員相關待遇,參照普通高校同類專業進行培養和管理。畢業後不入伍,可按相關規定報考軍隊文職人員,也可面向社會自主就業。

招生專業為:基礎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八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四年制,藥學四年制,生物醫學工程四年制和護理學四年制。

臨床醫學八年制

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教育堅持「八年一貫,本博融通」及「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原則,在優化綜合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與國內綜合大學聯合培養,醫學前教育階段在綜合大學進行,主要學習公共基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主幹課程,回校後學習醫學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並開展科研及醫療訓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醫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紮實的醫學理論基礎和學科交叉知識,較強的臨床能力、科研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良好職業素質和較大發展潛能;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主要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八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及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同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並頒發五年制畢業證書及八年制畢業證書。

就業方向:通過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到醫療、教學、科研、管理、醫療相關公司等單位工作。

基礎醫學八年制

基礎醫學專業八年制教育堅持「八年一貫,本博融通」及「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的原則,在優化綜合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與國內綜合大學聯合培養,前期在綜合大學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及生物學基礎課程,回校後學習醫學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及專業課程並開展科研訓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前沿進展,掌握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具有獨立開展基礎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院校或科研機構從事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八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學籍管理及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同時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並頒發五年制畢業證書及八年制畢業證書。

就業方向:可以在高等醫學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也可以在科研院所及臨床醫院研究室從事醫學科研工作,成為在醫藥衛生領域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教學和科研專業人才。

臨床醫學五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較寬闊的自然科學基礎,掌握醫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有一定的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基本知識,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五年,學員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畢業後可到醫學研究部門、高等醫學院校、各級醫療衛生部門及醫院從事科研、教學和醫療工作。

醫學檢驗技術四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基礎醫學、醫學檢驗學及醫學檢驗相關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熟練的臨床檢驗實驗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較強的臨床醫學檢驗實際工作能力,從事臨床檢驗工作的醫學專門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各級醫院、血站、醫學科學研究機構,從事醫學檢驗及醫學類實驗室工作,體外診斷生物試劑公司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管理及經營管理等工作。

藥學四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化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自學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從事臨床藥學、藥物質量控制與管理工作的藥學專門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教學科研單位、製藥企業、醫院等從事藥物合成、藥物分析、藥物製劑、天然藥物提取、藥品銷售、臨床藥學、葯事管理、研究開發等工作。

生物醫學工程四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生物醫學工程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生物學和醫學基礎知識、掌握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的理論知識和研發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將理工知識有機地滲透於醫學,能夠理解臨床的需求,在醫工結合的交叉點上從事開拓性的工作,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完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與行政管理等工作複合型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從事以生物醫學工程學為主,並在生物、醫學和工程學等交叉學科中,承擔醫療器械的教學、科研、銷售工作,也能在其他領域如生物信息學、計算機等領域從事相關的工作。

護理學四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和現代高等護理教育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自然學科、生命學科和社會人文學科理論知識基礎,掌握現代醫學、預防保健和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在護理專業領域中發展潛能的,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初步具備健康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能力,從事臨床護理、護理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護理人才。

學制與學位授予: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內容,修滿規定的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者,准予畢業,頒發本科學歷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規定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去向:醫學院校、各級醫院、社區服務機構、衛生防疫、康復保健、衛生管理部門等。主要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等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精武標兵「39條孝敬父母的硬性規定」,擊中了我們的內心
夢系深藍!她是新中國首位維吾爾族女海軍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