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吳國就有收割水稻的青銅「鋸口刃」

古吳國就有收割水稻的青銅「鋸口刃」

原標題:古吳國就有收割水稻的青銅「鋸口刃」



吳越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吳越文化與長江中游的楚文化和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化並稱為長江流域古代三大文明。

吳是周人和江南土著民族結合而形成的諸侯國,商晚周初在太伯、仲雍創建勾吳時,一方面「端委,以治周禮」;另一方面又隨鄉入俗,「斷髮文身」。所以吳國文化是由華夏文化和土著「荊蠻人」文化相融合形成的區域性文化,始終保持著鮮明的地方特徵。


江南吳國青銅器在中國青銅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在形制、紋飾及合金、鑄造上,既吸取融合中原地區的影響,又多方面呈現地方文化的獨特創新。


吳國青銅器可分三種類型:一是中原型青銅器。以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簋和伯簋,春秋中晚期的吳王光鑒、禺邗王壺等為代表。二是仿造中原型青銅器,這類器出土數量最多。在器形、紋飾等方面模仿中原,而又有所變化。三是吳地創造型青銅器。在器形、紋飾上均呈現出濃厚的地方特色,為其他地區所不見,如丹陽司徒矮足鼎、銅尊等,展現了吳國先民的創新精神和智慧。


吳國青銅器的紋飾,一方面汲取了中原青銅器上的某些特徵,但給以簡化變體,賦予地方色彩。典型的如獸面紋、鳥紋、夔紋、垂鱗紋等。另一方面,吳國先民還不斷創新,發明和應用了自己獨特的紋飾形式,為吳國青銅器所獨有。典型的如常見的各種幾何形紋以及棘刺紋等,是吳地青銅匠師的獨特創新形式。

本展展現吳國文物精品,突出吳文化所具有的鮮明地域性和高度融合性。展品均出土於鎮江地區的吳國土墩墓及窖藏,展品規格高且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鎮江曾地處西周春秋時期吳國的中心地帶,其轄地出土的青銅器堪稱吳越地區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








吳國青銅農具促發展


吳國礦產資源豐富,土墩墓中用幾何印紋硬陶壇盛放青銅冶鑄塊隨葬,反映了吳人對青銅的重視。吳地礦產資源的豐富,為吳國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考古發現江南地區出土青銅農具數量多而種類齊全。青銅農工具在吳地的較為普遍使用,對促進吳國農業生產起到了重大作用,為吳國的強盛奠定了物質基礎。吳國青銅農具特點,有些器具刃口作鋸齒狀,在江南農村至今仍在使用

,尤適收割水稻,說明吳文化稻作農業傳統源遠流長。




東周銅鐮:質地:青銅



戰國銅削:質地:青銅



圖片均為樂藝會圖庫資料


謝絕未經同意自行發布至自己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泉海覓真文章:從青縣林官屯食堂印章看「吃食堂」的歷史
老趙文/鼎華圖《寶玉的責任三:賈母六字方針是賈府一切工作的定海神針》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