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有約

君說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俗話說「春乏、秋困、夏打盹」,似乎不同的季節,總能找到犯困的理由。這不,最近有約君總是感覺白天昏昏沉沉,呼呼欲睡,一問周邊的小夥伴,發覺睏乏的人士大有人在。有約君越來越想知道,怎麼才能在白天提起精神加油乾乾干呢?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有約君向廣東省名中醫、暨南大學中醫科主任醫師孫升雲教授一一請教,學習如何在夏日調理生活習慣,提高精氣神。孫老教授不但為我們打造了六個調理錦囊,還整理了飲食筆記,即使是懶得下廚的有約君,也可以按照飲食筆記光明正大地吃吃吃!

難題一

白天老是打盹、想睡覺?

最近,健康有約粉絲群里比較集中的一個反映是,白天氣溫高、燥熱,一方面身體睏乏,另一方面又心神不寧,中午睡不著覺。

王女士告訴有約君,對比春困的昏昏沉沉,她發現夏天的睏乏並不一樣,「精神還行,就是白天總是想睡覺。」最近一些老人家也時常反映總愛打盹,有時候坐著坐著睡著了也不知道,「我這不會身體有問題吧?」

孫升雲教授介紹,其實這些疑問都是比較普遍的。夏天陽氣旺盛,人體出汗多,新陳代謝加快,天氣炎熱時人體能量消耗大,容易出現睏倦癥狀。如果時常在室外跑動,出汗多,電解質如鉀、鈉隨汗液流出,人就會感到勞累。而南方氣候條件屬「火」,心火容易旺盛,有時心情容易煩躁,尤其是夜晚,睡眠比較淺,難有深度睡眠,人體就難以得到有效的休息了。因此,人覺得睏倦就很正常了。

那麼,對於上班一族來說,白天睏乏可怎麼辦呢?孫升雲表示,夏日打盹是好事,可以促進身體休息。中醫有「子午覺」的說法,夜晚子時、白天午時,陰陽交界時人體消耗比較大,這個時候適合休息,因此建議選擇中午這個時間午休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其他時間實在睏乏,可以在辦公桌邊放些提神的精油、薄荷膏等聞一聞,以物理方式提神。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值得注意的是,白天打盹也是有講究的。一些老人時常坐著坐著打盹睡著了,這個時候要注意是否是濕氣重引發頭重體乏導致的。夏天雨水多,天氣潮濕,人體積聚了濕氣,痰濕引起濕氣過重、頭重,睏乏倦怠導致睡著了也渾然不覺,這種情況就要注意健脾祛濕了。

問題二

如何避免「空調病」?

有約君所在的辦公室,一到夏天空調就開足馬力,身邊同事不得不套上了薄外套,這種情況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並不奇怪。那麼,長期吹空調會否導致體虛呢?如何避免空調病呢?

孫升雲表示,現在不少大樓採取的是中央空調,室內處於一個相對密封的狀態,空氣不夠新鮮,在密封環境內人會容易覺得睏乏;另一方面,長期處於空調房的「低溫」中,陽氣會被遏制。夏天皮膚腠理處於疏泄的狀態,長期在低溫空調受冷而緊閉。

因此,建議長期在空調房內上班的人群,晚上可以做些微微出汗的有氧運動,讓皮膚腠理恢復其夏日需要疏泄的「天性」,打破陽氣被遏的狀態。

此外,晚上開空調睡覺時溫度不宜過低,一般25度-26度比較合適,體虛以及老年人可以調整到26-28度,一般凌晨三點後入夜氣溫逐步下降,不妨設置定時關閉,避免半夜受涼。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孫教授還給出一個適合吃貨的調理方法。他介紹,長期吹空調或者在夏日在低溫下作業的人士,如果體虛畏冷,建議隔10天或一個月左右吃溫補類食物,如羊肉、含辣椒的川湘菜等,以溫補滋陽。聽完這,有約君已經準備下班後拉上小夥伴們去吃一頓麻辣香鍋了。

夏天調理身體六個錦囊

孫老教授提醒,要想夏天有好的精神狀態,最重要的是學會調理自己的身體和心情,特別是夏天養心是很重要的。他精心打造了六個錦囊給有約的粉絲們:

1.適當運動

夏季皮膚腠理喜疏泄,運動能夠順應這個季節身體器官的需求,能夠強身健體,促進排汗排毒。但是要注意適度,預防中暑以及熱射病。

2.營養均衡

一般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魚、蛋、肉類、蔬菜、牛奶、水果等食物的攝入,營養是足夠的,不需要額外吃營養素等。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3.補充電解質

由於流汗大,鉀、鈉等電解質從身體中流失,容易引起疲倦,因此可以多攝入一些含鉀、含鈉的食物,例如橙子含鉀比較豐富,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榨汁。

4.健脾祛濕

人體濕氣靠脾胃運化排出,如果脾胃弱,濕氣停滯體內引發多種癥狀。健脾祛濕的食物常見有淮山、薏米、茯苓、赤小豆、茨實等,可煲湯祛濕,例如薏米冬瓜排骨湯,連著瓜皮熬湯,有利濕清熱功效。

5.注意清熱氣

夏天的祛濕常與清熱搭配,氣溫升高,如果攝入過多肥厚、油炸食品,也容易熱氣上火,如果感覺口氣臭、舌苔黃等上火癥狀,可用蓮子芯、蒲公英等熬糖水、湯水,有清熱功效。

6.注重養心

夏日容易心火盛,動怒或是失眠,《內經》所說「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冬至重病」。這裡說的「心病」,並非是指現代醫學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關「神志、情志」的病,夏天要注意調整心志,寧神平息,養心神,放鬆心情。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筆記總結

夏季飲食調理小竅門

1.如果你總覺得心神不寧難以入眠,人體燥熱,那麼可以嘗試這個降心火配方:

蓮子芯、甘草、荷葉各取適量泡茶喝,可以放些毛尖、綠茶等一起泡。

2.如果你覺得人體濕氣重、睏乏無力,那麼可以嘗試這個健脾養心的方子:

參苓白朮散:党參15g、白朮10g、甘草10g、茯苓15g,白扁豆10,陳皮10g,蓮子10g,懷山藥15g,薏苡仁15g,砂仁10g。

3.如果你是白領一族,長期在室內吹空調,身體虛冷,那麼可以考慮每隔一段時間吃些含辣椒、花椒的川湘菜,或者清燉羊肉湯,以溫補的方式滋陽。

4.如果明顯感覺到上火了,那麼可以燉些蓮子(含芯)百合糖水、或者是蒲公英熬水清熱。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5.如果長期在外揮汗如雨,可以多喝橙汁,多吃些含鋅、含鈉的食物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提醒

口腔潰瘍可能是虛火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炎熱的天氣、不良的生活作息習慣會促發疾病的發生。孫升雲介紹,最近過來就診的患者中,急性腸胃疾病、口腔潰瘍患者明顯增多。除了管住嘴外,辨清起病原因很重要,不要靠經驗主義自行抓藥。

「有的人以為因為濕熱導致口腔潰瘍,拚命去濕清熱,結果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孫升雲提醒,常見的口腔潰瘍是由於濕熱上火,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虛火導致。

孫升雲介紹,如果是虛火引發的口腔潰瘍,一般有如下癥狀:舌反覆生苔,潰瘍呈少而分散,四周蒼白,有輕微疼痛,腹部發涼,有點怕冷,大便稀溏,小便不黃,舌質淡、舌苔白

孫升雲表示,當人體陽氣不足,虛火上浮,脾腎會處於陽虛狀態,這時候單方面清熱降不了虛火,導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要想根治,就要在降火的同時還要溫補,這樣虛火才會下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張燦城

編輯:李津

圖@視覺中國、網路資料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游泳到底會不會傳染性病?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