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您的天井庭院夢還在嗎?

您的天井庭院夢還在嗎?

老話講,中國人住房子,喜歡頭頂自己天腳踩自己地。而天井正是上可通「天氣」,下可接「地氣」的渠道。

在上一篇文章中,堂主給大家介紹了觽堂大院里的天井景觀:觽堂天井 | 山水於心,氣自開闊既有四千多年前北方「天井院」的影子,也借鑒了徽式老宅的天井特色以及秦漢時期亭子的造型。

今天堂主就借著觽堂大院里的天井元素,跟大家詳細聊聊中國傳統天井院落。

天井院

站在大院高處往院子里看,這白天猶如一個一個「回」字,夜晚又像開在地面上亮著燈光的一扇扇窗戶的天井,可謂是大院的一道特色風景。

這其實是模擬了黃河岸邊豫西黃土塬區的「天井院」。

「天井院」也叫「地坑院」、「地陰坑」、「地窯」,被稱為中國民間「建築奇蹟」、北方「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作為古代穴居方式的遺存,它有著較高的歷史學、建築學、地質學和社會學價值。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就是「天井院」的真實寫照。它是在西北地區,牢固的天然黃土層下孕育生長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天人合一」的最佳典型。

西北地區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是缺水的,「天井院」就起到了收集雨水的作用。

巧妙之處在於,院子中間有滲井,下雨時院里的水都流進滲井裡,不會往窯洞里倒灌,並且因為黃土有極強的吸水性,收集的雨水的生活污水大部分被黃土吸收,剩餘的經過澄清之後,提上來洗衣服、喂牲口進行二次利用。

除了收集雨水,「天井院」還擋風遮沙、冬暖夏涼,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當地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

「天井院」與大地相通,卧於大地之中,隨大地脈搏跳動。從美學的角度看,整個窯院為方形,站在院中間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縮影,體現出方圓之美,是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和諧共生的範例。

2011年"天井院營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河南省三門峽陝州境內,至今仍有100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天井院」。

當時觽堂大院的前身,有70%的空間都在地下室,沒有任何採光和通風。曾在黃土高原那片土地上長大的冷延明(觽堂大院主持改造建築師),便想到了「天井院」。

現在的大院地下空間共開了九個天井,其中有7個都是模擬了「天井院」的建築形式,大部分集中在大院中心區域。

通往地下食堂的這處階梯踏步,跟「天井院」的階梯踏步有異曲同工之妙。

① 天井院階梯踏步

② 觽堂階梯踏步

徽式老宅中的天井

在古法造紙專家貢斌工作室的天台上,看到的這種天井開口,大院共有三處,分別位於1號樓,3號樓,5號樓樓頂。

從外面看貌似沒有什麼玄機,但進到相對密閉的室內,抬頭往上看時就會發現它的巧妙之處:陽光所及之處都安裝了窗戶,增加了室內採光和通風。

天井開口正下方是收集雨水的池子。

是的,這是模擬了徽式天井的意象。

我國著名建築專家林徽因女士說過:「中國古建築最生動、殊於世界各國的是木斗拱,若要對各種類型的江南民居作個對比的話,最生動、最令人驚嘆的要數天井了。

「有堂皆井」是徽派建築中的一大特色,普遍存於明清至今的中國傳統民居中。

除了有採光、通風、積聚和排泄雨水的作用,由高大的馬頭牆圍合而成的天井,因為比較深邃,所以夏天能阻擋住直射的陽光,冬天可抵禦寒冷的北風。用冷延明的話來說就是:「天井能讓陽光和風變柔軟

徽式天井的意象,在1號樓一樓的天井上,體現的最明顯。唯一不同的一點是,開口上加了電動的天窗,冬天非常寒冷的時候可以關閉天窗。

秦漢時期的亭子

我們見到的大部分亭子是尖尖的封閉的,可用來避雨或乘涼。但秦漢時期的亭子,卻是方頂有開口的。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中,甄子丹和李連杰打鬥的場景四周都是這種亭子。

冷延明說,看過電影《英雄》的人,大抵不會忘記這樣一幕:「兩大絕世高手棋亭對決,一招一式,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被那驚心動魄的畫面緊張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一陣悠遠的琴聲傳來,雨水划過指尖,落到棋盤……非常有意境。」

秦漢時期亭子的意象,在觽堂大院里有兩處。一是5號樓,通往光聯社的入口處,雨雪灑落在地面上,便被礫石收集過濾了。

另一處是,一蓮藝術空間的入口。風霜雨雪直通地下空間,大自然的暖暖絮語就流淌在了耳際。

其實,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天井,都是根據居住地的風土人情、氣候特點、生活習慣演變完善而成的獨特建築形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聚集親戚家人圍井而居,這又何嘗不曾是華夏大地千千萬萬人家的真實寫照。天井裡或許有我們的金色的童年,或許有我們的豆蔻年華……

在寸土寸金的今天,你的天井庭院夢還在嗎?歡迎留言告訴堂主~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傳統文化 當代表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觽堂文化 的精彩文章:

山水於心,氣自開闊
藤町:盲目「傳統」只會讓我們成為歷史文化的贗品

TAG:觽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