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佛教那麼些宗門教下,到底有何不同?

佛教那麼些宗門教下,到底有何不同?

佛教那麼些宗門教下,到底有何不同?

及至東漢,大教始來。但由風氣未開,故唯在北方流通。

至孫吳赤烏四年,康僧會尊者,特開化建業。蒙如來舍利降臨,致孫權極生信仰。遂修寺建塔,以宏法化。此法被南方之始也。

至晉而遍布高麗,日本,緬甸,安南,西藏,蒙古諸國。

自茲以後,蒸蒸日上。至唐而諸宗悉備,可謂極盛。天台,賢首,慈恩,以宏教。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以宏宗。南山,則嚴凈毗尼。蓮宗,則修專凈土。如各部之分司其職,猶六根之互相為用。

良以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律為佛行。心語行三,決難分屬。約其專主,且立此名。唯凈土一法,始則為凡夫入道之方便,實則是諸宗究竟之歸宿。以故將墮阿鼻者,得預末品。證齊諸佛者,尚期往生。

如來在世,千機並育,萬派朝宗。佛滅度後,宏法大士,各宏一法。以期一門深入,諸法咸通耳。譬如帝網千珠,珠珠各不相混。而一珠遍入千珠,千珠悉攝一珠。參而不雜,離而不分。

泥跡者謂一切法,法法各別。善會者則一切法,法法圓通。如城四門,隨近者入。門雖不同,入則無異。若知此意,豈但諸佛諸祖所說甚深諦理,為歸真達本明心見性之法。即盡世間所有一切陰入處界大等,一一皆是歸真達本,明心見性之法。又復一一皆即是真是本,是心是性也。以故楞嚴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皆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也。

由是言之,無一法非佛法,亦無一人非佛也。無奈眾生,珠在衣里,了不覺知。懷寶循乞,枉受窮困。以如來心,作眾生業。以解脫法,受輪迴苦。可不哀哉。以故宏法大士,不憚艱辛,種種方便,而為開導。令其諦了十法界因果事理,徹悟即心自性,以迄究竟圓證也。

佛教那麼些宗門教下,到底有何不同?

到了東漢時期,佛教才傳到中國,當時因為風氣還未傳開普及,所以只在北方流通佛法。

到了三國時期,孫吳赤烏四年,康僧會尊者,來到建業,開化眾生,當時至誠祈禱三七二十一天,感得佛祖舍利降臨,導致當時不信佛的孫權生出極大的信仰,於是下令修建寺院佛塔,宏揚法化,這就是佛法傳到南方的開始。

到了晉代,佛法不光傳到南方,而且已經遍布高麗,日本,緬甸,安南,西藏,蒙古等周邊國家。

從那以後,佛法蒸蒸日上,到了唐朝,達到極其鼎盛的時期,諸宗都已經齊備,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宏揚教宗,禪宗的五家: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宏揚禪宗;南山專修律宗,蓮宗就專修凈土法門,就好像政府各個部門一樣,各司其職,如同六根相互配合一樣。

教下就是佛的言語,宗門就是佛的心,律就是佛的行,心語行這三者,並不是割裂分離的,只是各宗有側重專主的方向不同,所以立這樣的名稱。

唯獨只有凈土法門,對於凡夫入門辦道,門檻最低,方便接引博地凡夫,實際上,卻是諸宗究竟的歸宿,所以即將墮入阿鼻地獄的人,修凈土法門也能得預下品下生,即便是證齊諸佛,證得等覺菩薩,都還要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epfit 的精彩文章:

稻盛和夫:出家後,我發現了過去未見過的新的世界......
問:以什麼狀態讀經會產生法喜?

TAG:keepf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