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關於「水」的8個流言

關於「水」的8個流言

「身體每一個代謝過程都需要水的參與,它把營養帶進細胞,然後把垃圾帶出來。就像是車子里的汽油」。


流言1:每天喝八杯水

真相:你每天確實需要攝入足夠的水,但具體喝多少因人而異。

一天喝八杯水這種說法太絕對

南卡羅萊大學運動訓練的副教授蘇珊

·

耶爾金

博士說,

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特別是運動員。


醫療研究中心的指導說得更具體,建議女性一天攝入

91

盎司,男性

120

盎司。但需要注意:

絕大部分健康的人只要在感覺渴的時候喝水,就能夠滿足身體對水的需求。


流言2:只有小便澄清,才說明你水分充足。


真相:

澄清的尿液有點言過其實了。

耶爾金說,

只要是淡黃色,像檸檬汽水一樣,就表示體內水分足夠了。如果尿液完全清澈,這隻能說明你尿急快憋不住了。另一方面,如果小便顏色像是蘋果汁或更深,又或者有異味,你就需要喝水了。


流言3:咖啡因讓你脫水


真相:咖啡因讓你的狀態達到巔峰的同時,也有利尿的作用,對嗎?並不完全正確。

最近有研究表明攝入

250

300

毫克的咖啡因

——

大概兩杯咖啡

——

將在隨後

3

小時內增加極少量尿液的排出,

耶爾金說,

但該研究同時指出運動能抵消這些反應。


如果你在喝完咖啡的

1

2

小時內進行跑步訓練,尿量就不會增加。

與此相同,在訓練中,血液充盈進入肌肉當中,遠離腎臟,所以尿量也不受影響。另外早上喝杯拿鐵或午餐喝杯碳酸飲料,身體都會適應咖啡因,所以咖啡因對生理和身體狀態的影響都微不足道。


流言4:饑渴不能用來衡量水分是否充足。


真相:渴絕對能預告水分的需求

——

一些專家可能會說你只要以此為依據就夠了。

我們的口渴機理特別準確

耶爾金說,

但最好也能有其他的方法來衡量體內水分。


測量排汗量的方法是,跑步一小時,在運動前後分別記錄凈體重。記錄跑步過程中的飲水量,並將其算進跑步後的重量中。每減少一磅的體重就轉化成

16

盎司的水分。「你的目標不是匹配出汗量」卡薩說,「而是盡量讓數據接近真實值。對於一些跑者而言,那可能代表跑步過程中出汗量的

2/3

」他還補充說道,飲水量應該大於消耗量。



流言5:純凈水最有利於水合作用。


真相:儘管水是水合的最佳方式,但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在天氣較冷的時候慢跑

1

小時,抿一小口水就夠了。


可是如果在八月天早上晨跑

10

英里,還出了鹽汗的話(跑完後衣服或臉上有白色的痕迹),你需要適當攝入一些鈉。「鹽分能幫助你保留水分」耶爾金說,「你可能更不容易小便。」


流言6:不能喝太多水。



真相:「你當然可以喝很多水!」卡薩說,「不過可能會致死。」太多的水分會導致典型的低鈉血症,血液中的鈉含量嚴重偏低。


雖然卡薩估計只有不到

1%

的馬拉松運動員出現過低鈉血癥狀,其他一些群體更容易出現這種癥狀,包括年紀小的跑者,馬拉松全程超過

4

小時的人,還有在寒冷的天氣長途行走或奔跑的人(排汗沒有溫暖的天氣那麼強烈)。「對於業餘跑者,防止低鈉血症的最佳方式是感受自己的饑渴。」卡薩說。

流言7:大量飲水是「排毒」的好辦法。


真相:「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過量的水分讓身體更乾淨」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腎臟、電解質和高血壓藥物系史丹利·戈德法布教授稱,「如果有作用,喝大量的水能輕微地修復腎臟過濾血液的機能。」他還補充說唯一需要針對腎臟大量飲水的人是腎結石患者。


流言8:保持體內充足的水分能消除中暑的危險。


真相:中暑後體內溫度升至華氏

104

度,威脅患者生命。體內缺水更容易讓人中暑。「缺水的人身體更熱」卡薩說。確定每排出體重

1%

的汗液,體溫上升

0.5

度,「讓飲水變成預防中暑至關重要的方式」他說。


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會產生作用。體型大小、運動強度、運動水平以及年齡、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都能影響是否中暑。


當然,多喝水是好的,而且能降低風險,不過注意與之相關的所有因素是一種更好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