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涼山冕寧一農民挖地基 挖出一座漢代磚室墓

涼山冕寧一農民挖地基 挖出一座漢代磚室墓

10日,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從涼山州博物館獲悉,6月2日,冕寧縣先鋒鄉雙河村七組村民在挖房屋地基時,發現一些有奇怪圖案的磚塊,看起來年代還有些久遠。對此,遂上報冕寧縣政府。

之後,冕寧縣文物管理所和涼山州博物館接到通知後派考古人員趕往現場,對現場進行了保護。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確定此處應為一處漢代磚室墓,隨後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趙家灣漢墓所在的趙家灣遺址位於冕寧縣先鋒鄉雙河村七組,布方面積12平方米,實際發掘面積8平方米。墓葬地層堆積清晰簡單,僅有兩層,耕土層下即為文化層,地層堆積形狀呈西北高東南低。墓室內未見葬具和人骨,僅在東壁偏南處發現帶角狀把手陶罐1件。陶罐口徑17、高9厘米,把手長12厘米。

經當地的相關文物專家介紹,根據墓葬形制分析,趙家灣M1長方形單室券頂墓,不帶墓道,墓門用不太整齊的花紋磚封砌,這種形制的墓葬在西昌楊家山1號墓有發現;墓葬中出土的帶角狀把手陶罐,形制和西昌禮州漢墓M4出土的陶罐基本一致。禮州M4的年代為西漢末年,楊家山M1的年代為東漢中期,綜合推測,文物專家認為趙家灣M1的年代應為東漢中期。

冕寧縣瀘沽、漫水灣、先鋒曾有漢磚採集,趙家灣M1是冕寧縣發現的第一座漢代磚室墓。經過科學的發掘,獲得了一批有效的考古資料。根據以往的調查資料發現冕寧縣瀘沽鎮、先鋒鄉一帶的漢代遺迹遺物十分豐富,據史書記載可知這一帶為漢代台登縣所在地,瀘沽遺址很可能與漢代台登縣有關。

據專家介紹,值得注意的是墓葬出土的帶角狀把手陶罐反映出濃厚的地方特色,與禮州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漢代墓葬中出土的帶柄罐非常相近,反映了當地兄弟民族的文化對漢文化的影響。證明了各族人民密切聯繫,互相影響,共同開發祖國的西南邊疆。

同時,冕寧趙家灣漢代磚室墓葬的發掘所提取的考古信息,為搞清楚涼山地區融入漢帝國版圖的歷程提供了證據;不僅見證著涼山地區自身發展的歷史,而且通過對它們的保護和研究,也可釐清歷史上漢夷關係的變遷,為今天涼山地區的治理和發展提供鏡鑒。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江龍

編輯 官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17歲少年盜竊手機被附條件不起訴 幫教後考上知名大學
滴滴青桔單車入蓉兩月 免押金邀用戶「耍騎噻」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