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民間非遺因年輕人不願學傳承困難 平時在紅白事上演出

民間非遺因年輕人不願學傳承困難 平時在紅白事上演出

鑼鼓雜戲是流傳於以山西萬榮和臨猗為中心,包括運城、河津、稷山、新絳、夏縣等地廣大鄉村在內的一種古老的儀式戲劇,其起源於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山西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對蒲劇和很多戲劇劇種都產生過一定影響,是中國戲劇的"活化石"。2006年,鑼鼓雜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這一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戲劇卻因市場狹窄,年輕人不願學,平時只能在白事上演出。

鑼鼓雜戲因演唱不配管弦樂器,獨以鑼鼓伴奏而得名。作為在村社迎神賽社活動中以驅邪納福為目的而演出的儀式戲劇,與成熟的觀賞性戲劇相比,鑼鼓雜戲帶有更多說唱藝術的痕迹,是說唱藝術向戲曲轉化的過渡形態。鑼鼓雜戲演出沒有職業班社,演員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人物裝扮不劃分角色行當,沒有生、旦、凈、末、丑的概念。唱腔為吟誦體,以「吟」為主,間以散文念白。圖為鑼鼓雜戲使用的鑼鼓樂器。

鑼鼓雜戲有兩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位是臨猗縣孫吉村的李正勤,一位新莊村的張軍,兩位老師都已年屆古稀。2016年,李正勤老師離世,他的兒子接替他繼續做著傳承的工作。圖為2015年,時年81歲的李正勤為既是徒弟又是兒子的傳人穿戲裝準備排練。

李正勤的傳人包括兒子在內不到10人,其中年齡最小的54歲,最大的75歲。據了解,鑼鼓雜戲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多年來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但在時代變遷和觀念轉變的影響下,鑼鼓雜戲因觀眾少、演出少、無收入來源,年輕人多選擇外出打工也不願學習,導致傳承困難。

另一位國家級傳承人張軍出生於1937年9月,今年也81歲,是繼李正勤之後於2012年12月入選第四批傳承人。張軍近年來致力於鑼鼓雜戲傳統劇本的挖掘和保護,同時也帶了幾名徒弟傳授演出的技法。圖為張軍老師在伏案抄寫老劇本。

圖為張軍老師挖掘的鑼鼓雜戲老劇本。

圖為張軍在家裡指導自己的兩名徒弟排練。他的徒弟也都是50歲以上年齡的老人。

李正勤老師的兒子介紹,他們平時演出不多,每年正月和重陽節會有一台相對正規的演出,平時就是受邀在村裡的紅白事上進行簡單表演,收入有限。圖為孫吉村的鑼鼓雜戲在村裡的一個白事上演出。

雖然只是小型演出,演員們依然十分珍惜,穿上厚厚的戲裝一絲不苟地進行表演。

圖為進行伴奏的鑼鼓樂手。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鄉土 的精彩文章:

父子倆病床上拒絕治療 媽媽:你們要是都不想活了我就先去死
8旬老人集市上賣秸稈篦子 席地坐街邊半天沒賣一個

TAG:大河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