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一種「人生贏家」套路是打不過你就加入你,說說中國古代降將的故事

有一種「人生贏家」套路是打不過你就加入你,說說中國古代降將的故事

原標題:有一種「人生贏家」套路是打不過你就加入你,說說中國古代降將的故事



編者按:6月9日,在美國NBA總決賽的第四場,勇士隊4:0橫掃騎士隊衛冕NBA總冠軍。而球星杜蘭特則當選總決賽MVP。要知道,杜蘭特可是視勇士為宿敵的雷霆隊的當家球星,結果之後就跳槽到勇士隊擔任主力。結果,這位球星以「打不過你就加入你」的方式,終於贏來了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其實,「打不過你就加入你」的理念,其實在中國古代也屢屢發生,而且不乏轉投了東家後變身「人生贏家」的。


譬如蜀漢大將姜維,就是自魏入蜀後才得以走向人生巔峰。姜維在魏國本是無名之士,無論蜀漢還是曹魏都沒太把他當回事。所以裴松之注《三國志》時說道:「姜維,天水之匹夫耳,(蜀)獲之則於魏何損?」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殺到天水郡,並沒有像《三國演義》忽悠的那樣專門設計擒拿姜維,因為諸葛亮根本不知道姜維是誰。姜維的內心世界十分豐富,他「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時刻在關注著有沒有鹹魚翻身的時機。聽說諸葛亮殺來,又親眼看見天水太守馬遵的狼狽、曹魏軍隊的無能,姜維心中立刻有了選擇:與其老死邊州,不如去蜀漢試試運氣。後來姜維老母聽說兒子降敵,作書招還,姜維竟然回書云:「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為了功名連老娘都不要了,姜維的心態可見一斑。不過好在姜維的眼光還算不錯,諸葛亮、蔣琬、費禕相繼亡後,他掌握了蜀漢軍權,終於實現了人生價值。



南北朝時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互相混戰,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俊傑之士選擇餘地大了,往往待機相時,不時上演跳槽的好戲。由齊入梁的一代怪才陳伯之便是這樣一個人。陳伯之是南齊後期的驍將,梁武帝蕭衍起兵討伐齊帝東昏侯,陳伯之不想給齊朝當炮灰,是以「雖受命,猶懷兩端。」(《梁書·陳伯之傳》),在梁武帝威逼利誘下遂倒戈投降。後來因為官位不如所願,加上北魏趁梁朝立足未穩發兵南侵,陳伯之遂棄州降魏,尋求新的人生價值。



只不過北魏這個看似又粗又壯的大腿也不可靠,梁朝挨了幾年打終於挺了過來,在淮南方向發動了猛烈的反撲。梁軍中一位記室丘遲,摸透了陳伯之一貫輕於去就的性格,寫了一篇著名的《與陳伯之書》。雖然文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成為千古名句,但大部分篇幅都是各種胡吹大氣、漫天開價、指黑為白,陳伯之不見得就相信丘遲的漂亮話,在魏梁雙方形勢此消彼長的形勢下,終於率軍再次投降了梁朝。好在梁武帝一貫寬弘,雖然奪其兵權,但仍讓他以散官得享天年。北朝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起初在前燕時備受猜忌,不得已逃亡到敵國前秦,認了苻堅當東家。苻堅對自己有迷之自信,不僅不殺慕容垂,還讓他統軍征戰。


前秦的有識之士都看出慕容垂非久居人下者,故曰:「且垂猶鷹也,飢則附人,飽便高颺,遇風塵之會,必有陵霄之志。」(《晉書·慕容垂載記》)苻堅不僅不聽,而不斷送出神助攻,終於令慕容垂上演借殼生蛋的好戲,趁淝水戰後前秦大亂,恢復了故國。以成就而論,慕容垂算是極大者了。



梁末大將柳仲禮,則為轉投東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柳仲禮是梁朝西北邊將,侯景之亂時他入京勤王,因為一次單挑被擊傷,在部隊實力仍然在的情況下,屈膝降於侯景,甚為時人所不齒。數年後侯景戰敗,梁元帝勢力雄起,柳仲禮搖身一變,又以梁朝的忠臣自居。柳仲禮雖有軍隊作資本,但頻繁的、無節操的投降,致使他喪失了基本的信譽和人格。後來西魏大將楊忠攻入南朝,生俘柳仲禮,柳仲禮妄想憑藉殘餘的名聲到西魏騙個官做,結果被楊忠當場處斬。


唐初名將秦瓊也換了數次東家。秦瓊最初是隋將,隸屬隋末「救火隊長」張須陀帳下,起初打不成氣候的起義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風頭一時無兩。後來遇到隋末農民起義的大殺神瓦崗軍,張須陀全軍覆沒,秦瓊便投入李密帳下。


瓦崗軍失利時,秦瓊與程咬金等人被虜入王世充軍中。但王世充實力一般,被唐軍打的全無招架之力。跟著這樣一個廢柴東家自然是全無出路,秦瓊便趁統兵出陣時,突然馳馬向城外跑出百餘步,下馬望王世充而拜說:「雖蒙殊禮,不能仰事,請從此辭。」之後投降了唐軍。而且歷史之大無奇不有,竟也有的人雖然具備自己當東家的條件,但為了更好的出路,仍然選擇投入別人麾下。中唐時,魏博鎮節度使田弘正便是其例。唐自安史之亂平定後,安史餘孽以降將身份在河朔各據藩鎮,成為唐後期之大害。



其中魏博鎮實力最強,唐朝屢征不克。唐憲宗即位後採取各種手段制壓藩鎮,雖然一時未能取得大的勝利,但中央強大的決心和愈發雄厚的實力,使得各鎮都開始尋求更加穩定的生存方式。在忠孝精神和實力對比等綜合因素作用下,田弘正毅然決定歸順中央,受到唐憲宗熱烈的褒揚和封賞,並得賜名「弘正」(原名田興)。魏博的歸順瓦解了河北三大惡鎮的聯盟,成德鎮受其影響,最終也不完全地歸順,另一鎮平盧則在唐中央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分崩離析。這場轉投東家的行為間接促成了憲宗「元和中興」。


打不過你就加入你的現象,到了明末清初,突然又來了一次「迴光返照」。以洪承疇為主要代表,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明朝將領組團改換門庭,在明清易代之際出盡了洋相。不過,明末雖然社會風氣敗壞、臣子氣節有虧,但並不代表著可以隨便投降。更何況是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情況下,遠有宋之文天祥,近有大學士孫承宗,甚至南明那位只懂氣節不懂打仗的史可法當榜樣。那些棄明朝如敝履,甘為滿清充當馬前卒降將,連他們為之服務的清朝,都對他們不甚認同。以洪承疇之大功,最終也沒有得到他在明朝那樣的待遇。可見,雖然打不過就投降能獲得一時得益,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幹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票非人,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弓手可不僅是弓箭手!說說這個比黑貓警長還操心的宋代勞模職業!
秒殺國內古戰片!哈薩克版「戰狼」《鐵血一千勇士》演繹一騎當千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