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今天,老媽子是帶著激動的心情來晒圖的。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是的,幾個月前,剛滿4周歲的年糕會騎(沒有輔助輪的)自行車了!

要知道,這可是年糕第一天上車,已經穩當得像個老司機了。我的眼裡閃爍著淚花。

請你們原諒我抑制不住的炫耀之心,畢竟,這真的是年糕運動生涯里的高光時刻。

我前兩周剛和大家聊過的,年糕小時候一直是個運動發展明顯落後的孩子,9個半月開始爬、15個月才會走路……真的有點對不起奶奶,那時候在小區遛娃她都沒有大聲說話的底氣。

上次提起這個話題,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的重要性,當時後台留言里,有很多媽媽表示了困惑:

?沒看出孩子哪方面有興趣怎麼辦?

?我孩子的興趣就是看電視,難道從這方面培養嗎?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對這些媽媽,其實我有個非常實用的建議:如果沒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或者不知道從哪方面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那麼,就從帶孩子去運動開始吧。

毫無疑問,這是最符合孩子天性、也最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樂趣的開始,不管孩子的起點多低,運動能給予的回報都是公平而豐厚的

所以,我要好好講講這個故事:為什麼年糕第一次騎自行車,就能騎得這麼穩?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弱者的心理暗示才是毒草。

就像我說的,年糕運動發展的起點低,和同月齡的孩子相比,他也總是顯得更瘦小一些。所以,我們一直希望鼓勵他多做戶外運動,一歲多開始每天帶他玩各種小車,波比車、滑板車……等等,他都……玩得一般般吧。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1歲多的年糕開始玩各種車

有時候,他甚至會有點抗拒去樓下玩車。

不過,我們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年糕運動好像不太行喔。

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落後一些很正常,很多家庭里,對孩子真正有傷害的反而是這種「弱者暗示」:「別拿滑板車了他玩不好」、「他體質不好別讓他累著」……是家長的話和態度強化了這種想像出來的「虛弱」。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給孩子鼓勵,找到適合他的運動方式。

大概因為爸爸媽媽都比較愛運動(畢竟我們是大學體育課上認識的),在我們的鼓勵下,年糕能夠有勇氣嘗試更多的運動方式。

嘗試各種小車的過程中,年糕2歲時接觸到了平衡車。速度、力量偏弱的年糕,意外地在這個對平衡感要求更高的項目上,體現出了他的能力。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學會騎平衡車啦,666

於是,爸爸騎著滑板車陪年糕練習,而我,完美扮演了一個目送他們離去的老母親(反正我也追不上他們)。這種時候當媽的心一定要大,把主場交給爸爸吧!

平衡車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安全的選擇,當他覺得不穩的時候,只要把腳著地就可以了。速度也在自己的掌控中。就算偶爾摔倒,這樣的高度也不會有問題。

兩個月後,年糕成了小區里騎平衡車最好的孩子。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真·風一樣的男子·年糕

之後,平衡車就成了他建立自信、追求速度的利器,他在這項運動中變成了「風一樣的男子」

這就是為什麼,年糕第一次騎自行車就能拆掉輔助輪,因為騎平衡車的練習,對孩子核心肌肉群力量以及身體協調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孩子的自信和快樂,是可以練出來的。

最早我們帶年糕騎平衡車,奶奶也難免嘮叨兩句「會不會摔啊,會不會累啊」,很快她就發現了好處:每次騎完車,連飯量都變好了!

不過,我最開心的,不是他多吃了一碗飯、也不是他的大腿怎樣粗壯起來,而是一項擅長的運動,給了孩子很多的自信

這點在他上幼兒園後更明顯了。小班的孩子,已經會去在意同齡人對他的看法,運動上的特長和愛好是最顯性的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老司機」騎自家平衡車,棒呆

一開始,年糕放學後不愛跟同學一起走,因為很多孩子騎滑板車回家,都騎得比他好。後來,他發現同學們都還在騎帶輔助輪的自行車,一下子給了他極大的自信,「我自行車騎得比他們好!」

小小的人兒,還會嘰嘰呱呱地向同學傳授經驗:「我媽媽說了,可以先練平衡車再去騎自行車!」

那種驕傲自信的笑容,簡直暖到我心裡了。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適當做一些規劃,培養孩子一生的運動習慣。

最近去錄製了一期《潮童來了》,就是主持人金煒和幼兒園小朋友們各種無厘頭對話的節目。

有個大班孩子是穿足球服來的,看起來特別壯實。他分享自己的運動心得時說:「踢足球有時候會受傷,比如手上劃破皮什麼的,但是堅持踢比賽就會贏。」

真是一個意志力、表達力都特別棒的孩子,我和孩子媽媽交流才知道,他原來是個瘦得弱不禁風的孩子,陽光的性格和結實的身體,都是這兩年堅持踢足球帶來的巨大變化

所以,我又要說那句話了:經常和孩子一起運動,適當做一些安排和規劃,這應該是家長的功課

比如2-3歲的孩子合適騎平衡車、玩球4歲以後可以練習游泳、跑步、跆拳道等等。把這些單項的體能練好了,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等到孩子6歲可以引入團隊運動,比如足球、籃球,家長心裡要有大致的規劃和節奏。

家庭周末安排里增加戶外元素,也非常必要:春天放風箏、夏天玩水、秋天爬山撿落葉,都是在大自然饋贈中鍛煉孩子的好機會。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准沒錯

▲周末,一家三口去戶外

我相信,孩子的運動能力肯定是練出來的,而自信和快樂就是最好的副產品。有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或者培養運動的習慣,是家長能送給孩子的一份人生大禮包——更健康的體格,更強韌的性格,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