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石、彩石的原始「壽山石」

寶石、彩石的原始「壽山石」

壽山石(Shoushan Stone),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壽山石是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

壽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並於2003年被確定為「國石」候選石。

若以礦脈走向,又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為壽山礦區開採得早,舊說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達百數十種之多。

產品特點綜述

壽山石是指產自DB35_T 419—2012第3章規定的區域內,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主要礦物組成為高嶺石族礦物(包括地開石、高嶺石、珍珠陶石)、葉蠟石或伊利石的天然多晶質寶玉石,具有色彩多樣,硬度較小,質地細膩及可雕性強等特性。

壽山石在寶石和彩石學中,是屬於彩石大類的岩石亞類,它的種屬,石名都很複雜,約有一百多個品種。按傳統習慣壽山石的總目一般可主要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因為產于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

壽山石原石普遍體量都不大,田坑石達到30克就稱成材,達到250克為大材,500克以上就是超級材,堪稱王中之王。

種類

壽山田黃凍石田黃凍石是壽山田黃石中的珍品,田黃凍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桃花凍石桃花凍石形狀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凍石,桃花凍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滾桃花。它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濃淡掩映,點點分明,光彩奪目,嬌艷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視之,似動非動,如花飄靜水。

芙蓉凍石

芙蓉凍石凝結脂潤、細膩純凈,按照凍石質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黃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紅芙蓉石、青芙蓉石、綠芙蓉石、竹頭窩芙蓉石、瓷白芙蓉等,產地主要是將軍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

荔枝凍石

荔枝凍石的石性凝結,透明度強,晶瑩透澈,紅、黃、白、黑等各色俱有,艷麗無比,肌里有粗蘿蔔絲紋,有些原石還有黃色皮。荔枝凍石分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凍石、紅荔枝、黃荔枝、紅黃荔枝、純白荔枝。

牛角凍石

牛角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因色澤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凍石質地通靈,肌理隱存水流紋,紋色濃淡交錯,黑中帶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隱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紋,其中以羊脂凍最好。

魚腦凍石

魚腦凍石也是壽山石的一種,魚腦凍石石質溫潤瑩潔,半透明,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稀少,十分難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後觀石錄》稱其為「半脂」,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魚腦凍石。

天藍凍石

天藍凍石,顏色蔚藍帶白或黃,肌理有黑點和棉花紋,如雲霞朵朵。

環凍石

環凍石是因為壽山石上有單環、雙環乃至多環相連,布滿石面。以環紋清晰、圓圈色灰白或深灰,經油浸漬後或變淡或反增濃是好的環凍石。

水晶凍石

水晶凍石是因為這種壽山石透明度好,沒有渾濁感,如水晶一樣晶瑩剔透,所以因此得名。

大紅袍雞血凍石

大紅袍雞血凍石的紅色有鮮紅、大紅、淡紅、暗紅、深紅等,一般以鮮艷的紅色為上品,凍石質地細膩、油潤、微透明至半透明為佳品。大紅袍雞血石紅色越多,凍石價格越高,但是凍石的地子也非常關鍵,是決定凍石整體效果的因素之一。

鱔草凍石

鱔草凍產於坑頭洞,質地清靈,色蟹青中略帶微黃,肌理含細點,類似鱔魚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體,內現條條粗紋,狀如水底飄蕩的草葉,或寥寥數片,或滿石密布。鱔草凍石石質凝膩,凈潔如玉,色光而通靈,是壽山石凍石精品品種。

豹皮凍

豹皮凍是因為壽山石肌理里有隱隱約約的豹紋而得名,豹皮凍很少見。

顏色

壽山凍石顏色有多種,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紅色、粉色,天藍色,五顏六色的。壽山凍石紅如雞血,粉如桃花。

保養

壽山石的保養是壽山石收藏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壽山石天生麗質,在自然狀態下,石形不容易變,石色也不輕改,但是,從陰暗的地底深處到暴露於陽光燦爛的世界,要保其天生麗質永駐人間,依然要涉及養石和護石這個話題。

壽山石屬葉臘石,質地滋潤,富有光澤,硬度較低。一些品種在開採時,因爆炸震動,結構遭受破壞,多裂紋、裂格,如果不善加養護,日久天長就會枯燥易損,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以油養石之風。

壽山石的養護雖然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也不是沒有忌諱,因而不可隨意處置,同時不同的石種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養護也要因石而異。

首先,保持潤澤,切忌高溫壽山石最忌乾燥、高溫,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不論原石還是雕品,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晒和高溫環境。新採的礦石不可長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時藏在地窖里或陰濕之處,時常灑些冷水以保潤澤。

其次,開料水磨,謹防燥裂以水鋸、濕磨為上,如須在砂輪上打磨,則應預備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發熱時,及時用冷水降溫。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裝放經過去皮、除污、清雜質,製成原坯後,應分出品種、檔次和塊度,置放在木質盤盒之中。塊度大且石質粗者,只需將木盒放在陰濕處保存即可。如屬高檔石料,塊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塊度較大,為節省油料,也可將石坯沾油後用透明紙包裹好,放在陰濕處。

第四,雕刻成品,除塵保潔經過雕刻加工的壽山石雕成品,適宜陳列室內。石表被灰塵、污物沾染時,只要用細軟的綢布輕輕擦抹、即可恢復光彩。壽山石硬度低,約在摩氏二至二點五度之間,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鑒別

簡介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裡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鑒別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定的鑒別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我積累了一些鑒別經驗,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外形

包括形狀、稜角、皮相。如:田坑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山坑石分布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況,色彩結聚狀態的表裡情況。壽山石色彩多樣,各種顏色均有,每個石種顏色都有規律可循。

質感

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肌理

包括紋理、裂格(裂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縫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線或紋線)。壽山石大部分都存在著格,有些石種有漂亮的紋理,如荔枝洞石的蘿蔔絲紋,大山石的波濤形紋理,山秀園的斑斕色塊等等。具備了基本的鑒別方法後,可對壽山石雕進行鑒別。

壽山石雕鑒別方法除了以上幾點,還要看作品的創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後做綜合評價,判斷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資性收藏,要對當下、遠期收益做出判斷。

綜合評價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間寶物。這八品是:美品(美不勝收);奇品(奇妙無比);妙品(妙不可言);絕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難以見到);怪品(怪異多味);極品(完美無瑕)。

田黃

田黃石(Field-yellow stone),簡稱「田黃」,產於福州市壽山鄉「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黃色而得名。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廣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中發黃色者。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徵方面,田黃石與壽山石相近,已成為獨立的印章石品種。

田黃石是壽山石系中的瑰寶,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其色澤溫潤可愛,肌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印石之王」。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正如俗語所說:「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已有人開始採集,到了明清兩代田黃石更是盛名於世。許多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競相刻意收集田黃石。相傳清初時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黃石。因此,田黃石一直盛名不衰,身價倍增,曾有古話「一兩田黃一兩金」。

品種介紹

身為「印石三寶」之一的田黃石,呈現黃、白、紅、黑等色,其中以黃色為最常見。具有珍珠光澤、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數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質地緻密、細膩、溫潤、光潔。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隱約可見蘿蔔紋狀細紋,顏色外濃而向內逐漸變淡,表面時而裹有黃色或灰黑色石皮,間有紅色格紋。為田黃石所獨有的外觀特徵,素有「無紋不成田」、「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之稱。誠然,從其石質來說,仍以純凈為貴。

石中之王田黃石,產於福建福州市北郊壽山村田坑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乾隆宸翰、樂天、惟精惟一的珍品。有著「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故被人們稱之為「帝石」。具備細、潔、潤、膩、溫、凝印石之六德,並成為清朝祭天專用的國石。史載,清時福建巡撫用一整塊上等田黃雕刻了「三鏈章」,乾隆皇帝奉為至寶,清室代代相傳;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御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那枚「三連章」縫在棉衣里。至於民間相傳,田黃石是女禍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又說是鳳凰鳥蛋所變,還傳田黃石可驅災避邪,藏田黃者能益壽延年等。

田黃石質地寶潔、透明、通靈,肌里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緻,宛如蘿線紋。壽山石的筋格有好幾種,而田黃石的筋格唯有紅色盤格一種,在一塊田黃石上表裡的色調是可能變化的,因此,田黃石方章價值更高。將田黃石鋸成方章,前人謂之「解石」,古人有「解石之難難於上青天」之說。這是因為田黃石很難從外表看出其色調是否表裡一致,鋸開來也許數倍增值,也許價落萬丈。

田黃石大多為卵狀,故用手撫摸時會有圓順溫潤之感,一塊好的田黃石還須經藝術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圓雕和製成方章。田黃石日漸稀少價格扶搖直上,易金三倍之說早已過時。拍賣市場上田黃石價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黃舊印動輒幾萬、十幾萬元,件頭稍大的上品,可以賣到幾十萬、上百萬元。田黃,這一數百年來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舊寵」,除了田黃本身蘊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內涵外,還因為田黃石材稀缺。田黃屬傳統雕刻石材

壽山石中的上品,出產於福建壽山鄉一條名為壽山溪的西邊古沙層中,至今已有數百年的開採歷史。由於多年的開採,田黃石材已趨枯竭,石材價格猛漲。以前說「一兩黃金一兩田黃」,一兩田黃的價格早已比一兩黃金高出好幾倍。據廣州市文物總店的專家介紹,1克品相普通的田黃石材要價已達3000元。

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區的壽山鄉,鄉中有一條約1千多米長,寬2百多米的山溪,就是田黃石的出產地。它是脫離石脈而獨立成塊,長期埋於沙士之中,是「無根而璞,無脈可尋」的石材。田黃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個地段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區,這兒出產的田黃石透明度高,有通靈感,顏色略顯微黃的白色調為主。由於上游的水源好,出產的田黃石猶似玻璃一樣的光澤明亮。田黃石的上品稱「銀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區。中坂位於溪河的中間部分,所產之石大多標準而規範,而且石質潔凈濕潤,色澤濃重,石中的蘿蔔紋理清晰,田黃石中的「田黃涼石」、「金裹銀」、「桔皮紅」、「黃金黃」、「楷杷黃」、「雞油黃」等極品,大多產於此坂。下坂因處坑頭一帶,缺乏水沖性,故石質透明度較差,多為桐油色、暗赭色,紋理較粗。

名稱由來

田黃究竟從何而得名?簡而言之,在稻田裡發現的黃色彩石。田黃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壽山村一條小溪兩旁數里狹長的水田底下砂層才有。且經過數百年來的連續掘采,壽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無數次,如今已開採殆盡,上乘的田黃早已是無價之寶。古時即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今已該是「兩」對「斤」了,故田黃的價格漲勢迅猛。

理化性質

主要礦物為:地開石、高嶺石、珍珠陶土、伊利石、葉蠟石等。

主要化學成分:多種礦物集合,其中地開石:Al(Si4O10)(OH)8。

常見的顏色:為黃、白、紅、褐等色。其中產於中坂田中的各種黃色田坑石稱為「田黃」。

它的光澤:土狀光澤,拋光面呈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解理:無,具貝殼狀斷口。多色性:無。雙折射率:無。紫外熒光:通常無。放大檢查:緻密塊狀構造,隱晶質至細粒狀呈顯微鱗片狀結構,其中田黃或某些水坑石常具特殊的「蘿蔔紋」狀條紋構造。特殊光學效應:無。

田黃石系壽山石中特稀少的一種,理論上還是葉蠟石(Al2[Si4O10](OH)2)屬單科晶系。其化學成份理論值:SIO266.7%; H2O5%;Al2O328.3%;Fe2 O31.7%左右;CaO0.3%左右;還可能含微量K、Mn、Ti、Zr……壽山石主色調之變化,與其化學成份中低含Fe2O3MgO等比例變化有關。摩化硫度為2度左右,其比重2.5.耐火度1700度C左右。

典籍記載

關於田黃石的由來傳說它是:女媧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是鳳凰鳥蛋所變……據說還有史書記載: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玉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一枚「三連章」縫在棉衣里。這些官方的、民間的傳說無疑給田黃石平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特徵

田黃石自從由母礦中分裂出來再埋藏到田間,其間歷經了數百萬年之久,在特殊的環境和特殊條件下,田黃石逐漸地改變了它原來的形態、色彩和質地,出現了其獨具的外觀特徵。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石形、石質、石色、以及蘿蔔紋、紅筋等六個方面,可依此來鑒定。

石形:田黃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狀,光嫩圓滑,沒有明顯的稜角。這是由於礦塊在遷移滾動過程中,受到溪水不斷沖刷研磨的結果。

石質:田黃石的質地濕潤可愛,為微透明或半透明體,狀如蛤肉,色似枇杷。如果仔細觀察,會煥發出一種其它石材品種所不具備的迷人光彩。

石色:「田黃石」顧名思義,是一種黃顏色的寶石。儘管按照色相來區分,有田黃、白田、紅田、黑田以及銀裹金、金裹銀等品種,但無論什麼色彩的田黃石都是以黃色作為它的基調,只不過偏白、偏紅或偏黑而已。比如「紅田石」其色近橙黃如桔皮,絕不可能出現桃紅、朱紅和血紅的色彩;「黑田石」則黑中帶赭;即使被稱作「白田」的田黃石,也並非純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帶淡黃或蛋清色。

石皮:多數田黃石的外表都有黃色或黑色的皮層包裹著,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掛皮,形態變幻無常,雖然也有一些田黃石因為色皮極薄,一經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黃石的顏色都不是表裡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裡層逐漸轉淡,乃至泛白。這種色彩的變化規律,塊頭大的田黃石尤為明顯。

蘿蔔紋:凡是透明度較強的田黃石,在強烈的光線下觀察,它的肌理往往隱約可見到一條條細而密的紋理,其形狀猶如剛剛出土的白蘿蔔纖維,故有「蘿蔔紋」之稱。

紅筋:紅筋是指田黃石表層偶爾出現的紅色筋絡,紅如血,細如絲,俗稱「紅筋」又叫「血絲」。它是田黃石在遷移過程中產生的細裂紋,經土壤中氧化鐵滲透而形成的格紋。

田黃石的真偽鑒定,主要是依靠肉眼進行,還可以根據上述外觀特徵基本可以辨別清楚。

分類

田黃凍石:田黃石中最上品,全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銀裹金:銀裹金田黃似去了殼的新鮮雞蛋,外表生著一層淺色白皮,光澤明亮,甚為名貴。

白田石:田坑石中色白者,名「白田」,多產自上、中坂。白田石色非純白,多略呈淡黃或蛋青色,似豐脂玉,蘿蔔紋明顯,有紅筋,格紋如血縷,以質靈、紋細、格少者為最佳。

金裹銀:田黃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塊,外表色著一層鮮嫩黃皮,皮與肉形成鮮明的色彩反差。

雞油黃:出產於上坂區和中坂區的交界處,質細密堅實,濕潤凝膩,石之表面色有一層似雞油的皮。

桔皮黃:刻石出產於中坂區,色澤艷麗,黃中略帶微紅,質地純正。

黑皮田:亦名「烏鴉皮」,色澤多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品,外表黑皮和裡面的黃色,反差尤為強烈。溪管田:溪管田是指意外散落於壽山溪中,或農耕露出的石頭,被順手丟入溪中的田石,主要積存於中坂溪的中管屋附近而得名,又稱為溪中凍。這種田坑石因久蘊溪水中,石質相當靈透瑩澈,色澤略淡,皮層極薄或無蘿蔔絲紋。

硬田石:凡質地粗劣、溫潤不足、不通靈、多雜質的田石,統稱為硬田石,是田黃石的下品。

橘皮紅田:主要產於上坂和中坂。又名「紅田」、「紅田石」,橘皮紅田如其名色如橘皮,鮮艷通明,稱「橘皮紅田」。紅田極為少見,色如丹棗者,極為罕見。其質細嫩凝潤,微透明,肌理隱含蘿蔔紋,是稀有的石種。

田石——產於壽山鄉內外洋的溪田中。上有坑頭洞,洞旁有溪,長約數里,即壽山溪。通常以溪水所灌溉的水田範圍,作為出產田石的界限。其品種根據產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擱溜田等,其中中坂所產田石尤佳。色分紅、黃、白、黑等。紅者曰「紅田」,黃者稱「田黃」,白者呼「白田」,黑灰者謂「黑田」。另有外白內黃的「銀裹金田」、外黃內白的「金裹銀田」、外裹黑色薄皮的「烏鴉皮田」。

(一)橘皮紅田:橘皮紅田為上三坂所產。色素以紅,黃為主,尤以深紅居多。色似紅橘皮,而紅得更深更濃,似紅琥珀,但比琥珀溫婉可親。肌理蘊極細緻之蘿蔔紋,綿密而欲化。其質純優,凝靈成凍,為田石中色度最飽和者。橘皮紅應為正紅田,占田石產量比例中最少部分,且材積多不盈兩,故極稀罕。材、形好的橘皮紅被列為田石的極品。

(二)煨紅田:煨紅田多產於上、中坂田中,外層色紅如丹棗,表面常有黑色斑塊如黑皮,材積亦極小,靈度遜於橘皮紅田,顯微透明狀,質亦比田黃稍堅硬、乾澀、常無明顯的蘿蔔紋。

相傳乃因石農墾地燒草時,土裡的小田黃經火熏燒,達到一定溫度而變色,故也屬稀品。但多因質燥,材小而不為收藏者所珍愛。

(三)田黃:指黃色的田石。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數里至雙溪皆可掘得,占田石產量最多。各坂的田黃色質微有區別:上坂多偏嫩而清淡;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質為最佳。其黃色之濃淡各有千秋,人們按其色相之差別,又劃分三個等次十種類別:

田黃分類

1、標準田黃的色澤,屬上品

(1)色濃而微泛橙紅,接近桔皮紅,但紅的成分略少,稱「橘皮黃」。

(2)黃中帶赤,色明快的,曰「黃金黃」。

(3)黃而帶赭,如將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黃」。

2、中品

(4)黃色再淡的有「桂花黃」,雖屬黃色但略帶粉白色調。

(5)比桂花黃清淡、質靈膩、細嫩、而又比白田稍黃的稱「雞油黃」。

(6)黃而微褐如熟栗的,稱「熟栗黃」。

3、下品

(7)稍淡於熟栗黃,質滯而黝的為「肥皂黃」。

(8)色黯褐而質如鹿目的稱「糖粿黃」。

(9)黃色淡如蜂蠟,質比雞油黃滯結些的稱「密蠟黃」。

(10)介於桂花黃和肥皂黃之間的,稱為「蕃薯黃」。

這四類田較為乾燥粗雜,幾乎不通靈,也多無蘿蔔紋,俗稱「雜田」。

(一)白田

指白色的田石。多掘自上、中坂、質靈膩嫩透,酷似坑頭水晶。常有赭黃格似血縷,蘿蔔紋如鮮嫩之白蘿蔔肌理,極細而化。因石通靈,色純淡,故格、紋比各色田石更為明顯而有致。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渾濁且狀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 有黃皮的白田,即所謂「金裹銀」,極難覓得,其色並非純白,皆略帶淡黃或蛋青色,燈照則肌理皆泛黃紅,有別於掘性白高山。

(二)黑田

黑田有純黑和灰黑二種。

純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於鐵頭嶺及下坂一帶的田中,常見有黃色石皮。質亦較細,蘿蔔紋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渾而微透,並常伴有細小黑砂釘。

灰黑田色較淡而灰。皮或黑或黃,質多粗硬渾雜而間有黑砂點。蘿蔔紋常粗散不勻。產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產。為下品田。

黑田中偶有質靈、紋細,肌理灰黑而顯青綠色調,人或稱之為「綠田」。

(三)黑皮田

即「烏鴉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中,下三坂均有出產。皮無純黑,而黑中又微帶青綠或灰綠色,又稱「蛤蟆皮」。其皮內或白田或田黃,色質、紋理和尋常無皮之田無異,唯多伴有小黑釘。單層的烏鴉皮田燈下能透,其肌質易於鑒識,若烏鴉皮內再有一、二層黃皮或白皮則難以燈照鑒別,不過這類含多層石皮的田石,若皮質細膩、無雜色、無砂斑,則多見其里色質俱佳,猶如凍石,實屬難得之材。

(四)銀裹金——指外白內黃的田石。

許多白田或多或少總帶有黃心,田黃亦常帶有白皮,「銀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較多的黃心,或田黃的白皮稍厚稍多的,皆統稱為「銀裹金」田。前者的黃心如蛋黃亦如黃心的蕃薯,黃亦明快純凈而淡雅,質極細嫩靈膩,而紋路比各色田石更隱約難尋,幾乎不可見。後者的黃多介於黃金黃與桂花黃之間,接近黃金黃,但稍含粉色,蘿蔔紋細密有致。材積好、色質佳的銀裹金,亦屬田石之上品。

(五)碓下田

產白碓下坂。皮青黃而稀薄。外層肌質色較濃,黃而偏褐,肌理淺淡。或有明顯的細密蘿蔔紋,紋痕稍直,並伴有虱卵狀小白點。質靈透,但乾裂較多。

(六)擱溜田

又稱滑溜田。屬沿溪遷移而下的田石。上四坂溪田表層或沿碓下坂而下至九手、回龍、雙溪,溪中淺表沙層中偶或可得。紋多偏粗而顯露,紋行齊直,有的疏密不均、粗細不勻。粗者極粗,細者僅微小部份亦同尋常田黃。色多褐黃。亦常附有小片黃皮,黃而灰綠,粗澀如士粉。肌理常伴有黑砂釘或星散小白點。其中露土被陽光曝晒的,陽面往往退化,變得粗澀乾裂,而陰面還不失田黃本色。

(七)「九手田」

產於碓下坂至善伯山腳一帶的壽山溪流周圍,多為深層砂土中掘得,產量稀少,亦屬難得。其色或淡且泛白,或顯褐紅色。肌理無紋或紋細如絲。多附有稀薄小片黃皮。質地綿韌,顯半通靈或微通靈狀,裂格較少,偶有星散小白點或細小黑釘。溫潤稍遜於上三坂之田。色濃質優的「九乎田」,人們通常將它歸類於下坂田。

(八)硬田

是指各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質堅硬而粗劣的。所帶之皮似牛蛋皮或鹿目皮,但皮質比牛蛋黃略細,皮色也沉而微綠。肌理或不見紋或紋路粗雜。通靈度差,且時含硬砂。

成因

石皮形成過程

田黃石的母礦在生成時,由於地開石和輝銻礦原共生於低熱礦液礦,而後輝銻礦在長期表生作用下,轉化為銻的氧化物。自從田黃石由礦床分離埋藏水田中,這種銻的氧化物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中,因地下水的作用,對其長期浸潤,使石表染色形成石皮。同時,田黃石中所含的氧化鐵也對自身浸潤,促其形成特有的色澤變化,因此田黃石不僅有特有的石皮,而且其質地與壽山石的質地也是有區別的。

格紋形成過程

田黃石是從山上母礦中分離出來的壽山石,從山巔經漫長的雨水和溪水衝擊,沿溝溪經無數次滾落,最後流至田中,在這運動過程中,外表難免會受到損傷,出現一些裂紋。而這些裂紋在埋藏土壤里,受氧化鐵滲透形成了特有的格紋、因此格與無菱角是田黃石重要的特徵。

雕刻「度」

「格」與「皮」是田黃石的重要特徵,也是辨別真偽的依據之一,所以在加工時要注意適當保留。但是格紋過多、石皮過厚,畢竟會影響田黃石的品質,因此雕刻高手都巧妙地狩其加以利用,既保留它的特色,又可化弊為利。

溪管獨石形成

「溪管獨石」是指散落壽山溪中的田坑石,因為主要出自中吸溪管屋附近而得名。這種田坑石人蘊水中,石質倍加瑩澈,向為鑒藏家青睞。

溪蛋石形成

「溪蛋石」是指散落月洋溪的芙蓉或半山礦石碎塊,由於溪水的沖盪,使石塊是印蛋形,外表泛淡黃薄色層,而石質則仍保留月洋礦區的特徵,與「溪管獨石」有明顯差異。

鑒別

編輯

全世界只有我國福建壽山鄉的一塊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產,因色相普遍泛黃色,又產在田裡,故稱田黃石,產量基地,數百年來在早已挖掘殆盡。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當作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的璽印及藝術擺件。

作為「石中之王」的田黃石,歷來價格不菲。文人學士都認為收藏或使用田黃章,比珠寶、

翡翠

更高雅和有品位。從文物鑒定角度講,鑒定田黃石與其他類別的文物不同,夠不夠年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看其是否真的田黃石。

李元茂

先生對此素有研究,曾精闢地分析田黃石的假冒與辨別,特摘引如下,以饗讀者。

近些年有人採用各種辦法,試圖以人工合成等辦法仿造「田黃石」,引起了鑒藏家們的關切,怕真假難分,影響田黃的身價。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田黃石」雖來源於壽山凍石母岩,但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下,經過百萬年漫長歲月的浸潤變化才形成的,它所具備的天然光彩和觀賞收藏價值,絕非人工模仿所能替代的,也是可以鑒別的。所以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用指甲劃田黃應該沒有白色痕迹

首先,「石皮」是田黃石的主要標誌之一,絕大多數田黃石外表都有皮層包裹,有無石皮是鑒定田黃石原石的一個重要依據;其皮質比其他壽山石或巴林石細嫩,用刀輕刮,刀感流暢而微沉,粉粒細膩均勻。而且,田黃石的肌理表皮組織比較有特點。比如內部會出現密如織網的細蘿蔔紋,而且疏密有致、條理不亂,如新蘿蔔肉質的絲狀紋理,俗稱「蘿蔔絲」,大部分田黃石或多或少都帶有筋格,因其形成過程早期易受損,後期汲取土地滋養癒合而成。最後,田黃石的手感類似軟玉,質地溫潤、細膩、凝嫩。其在光線透照下,石心皆泛黃紅之光,燦爛醒目,即使在寒冬臘月,也感覺溫潤,但如果用指甲劃田黃應該不留痕迹,因為田黃壽山石的硬度大於人類的指甲。

品相

蘿蔔紋理細緻而顏色黃者為貴確定田黃石的品相,一般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是顏色,黃石一般呈黃、白、紅、黑等色,以黃為尊,黃色色澤越厚重純正者價值越高。二者是手感,質地緻密、細膩、溫潤、光潔者價格為高。三是透明度,位於將透未透「中庸」狀態的田黃石價值最高,而且,油滑透光中雜質越少越好,純凈者為上品。

最後,紋理也是決定田黃石價值的重要方面。蘿蔔紋理明顯,切紋理細緻有序的田黃石價格更高,「無皮不成田」、「無格不成田」的說法正來源於此。不過,蘿蔔紋理的顏色不能太重,不能影響田黃石以純凈為貴的總原則。

(一)田黃石必需具備六德(1)細:指質地細密,如嬰兒之膚;(2)結:內質脂密有光澤,手有滑感;(3)溫:與人有相親的寶氣,無火氣;(4)潤: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潤,如露之欲滴;(5)凝:指凝靈,如半透明的凍狀;(6)膩: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盤玩一會就會出現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頭,沒有這種油膩感,更談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二)田黃的比重2。6克/cm3,摩爾硬度為2.5—2.9度。與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黃加熱上臘後,石質會變硬些。

(三)田黃肌理應有蘿蔔紋,在燈光透視下可見。《印石辯》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黃石蘿蔔紋六種表現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貢獻。(1)象蘿蔔皮內層的紋理,網狀而且長眼,由密漸疏。(2)像粽粒狀,如糯米粽子蒸熟後,米粒似化未化形狀,有時也成條紋狀。(3)網眼較圓,又斷續分散分布。(4)如東瓜內心紋,或明或暗不規則分布。(5)如水波紋狀。(6)基本上不見蘿蔔紋,僅有少數網狀紋,是最上品者。

(四)田黃石有無外皮不作為鑒定標準,僅作為參考。格裂是田黃石瑕疵,無格無裂是極美品。「無格不成田,無皮不成田」,只作參考,不作鑒定標準。「無紋不成田」,作為鑒定標準之一。有蘿蔔紋不一定是田黃,但田黃必須要有蘿蔔紋。

(五)儀器檢測,用紅外光譜分析(IR)、X射線能譜分析(EDS)分析,田黃石主要成份有的是純凈的地開石組成,其中有極少量輝銻礦;有的除地開石外,還含有其他礦物成份。田黃凍石主要礦物成份由珍珠陶石組成(1996年、崔文元發表《田黃及其鑒別研究》一文確定)。其礦物主要成份是地開石或珍珠陶石不一定是田黃(浙江昌化田黃,其礦物主要成份也是地開石),但田黃的主要礦物成份必須是地開石或珍珠陶石。只要具備上述條件,就可以確定是田黃真品。與田黃石相近或相似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鹿目石:石內有紅褐色透出,沒有蘿蔔紋。(二)連江黃:乾燥易裂,紋粗且直,石質脆硬,石屑呈顆粒狀,礦物成份是伊利石。(三)善伯洞石:肌里多含金屬細砂點,閃閃發光,俗稱金砂地,有的有粉白色的渾點,俗稱花生糕。其礦物成份是高嶺石。(四)溪管田石:也稱溪蛋,是芙蓉石的石性,礦物成份葉臘石。(五)牛旦黃石:石內含砂點,沒有蘿蔔紋。(六)坑頭田石:石內有俗稱「虱卵」的白點。(七)巴林福黃石:礦物成份是高嶺石,其黃凍產量稀少,如今己是黃金三倍價。(八)河南黃凍石:其主要礦物成份不是地開石。(九)巴林殊砂凍:其主要礦物成份不是地開石。(十)壽山高山凍:溫、潤、膩不如田黃。礦物主要成份是高嶺石。(十一)浙江昌化田黃:刀感要硬、澀一點,刀痕有小小結晶閃閃發光,石質較粗,較松,內有淺色小點,雜質,沒有壽山田黃瑩澈、溫粹、凝膩的境界。特別注意,只有浙江昌化田黃石,其主要礦物成份是由地開石組成,與壽山田黃石相同;高山坑、都成坑、坑頭坑的壽山石有的也含有地開石,但顏色為灰白、白色、肉紅色;其餘成份都不是地開石或珍珠陶石,用儀器檢測很容易區別。四.其他方面田黃石顏色是經過溪水浸潤,田土覆蓋,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仍至幾百萬年,由內部礦物染色變化才形成。

(1)測量石質。運用紅外光譜儀等儀器對石質進行測試,以確定其主要礦物組成以及樣品的密度。

(2)觀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黃礫石形態通常為單調的渾圓狀,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黃表面的大小不規則狀凹坑與溝槽。

(3)觀察石皮。仿製的石皮質地較乾澀,皮色較鮮艷、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質地較細滑,色澤較柔和,顏色不十分均勻,非常自然。

(4)觀察石色。經染色處理的田黃仿製品總體上顏色較均一,有些過於鮮艷。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尋寶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尋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