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瑜伽練習中容易出現的誤解和障礙

瑜伽練習中容易出現的誤解和障礙

因為本人較為熱衷於向大家推薦(廣)瑜伽練習,並跟不少人做過一些討論,因此也就有機會了解很多人對於瑜伽(練習)的看法和體會。

我的感覺是:只有極少數的人因偏見等原因對瑜伽(練習)抱懷疑和拒絕的態度,而大多數人在稍作了解之後,基本上還是能認同瑜伽練習是有益於人體身心的。

但真正能持續著練習的人卻又少多了,很多人不願去練習的理由往往是靜不下心來、或者是認為難度太大了。

對於前者,我的看法是:正是因為平時不容易做到讓自己靜心,才需要通過深呼吸(調息)等瑜伽練習,學會控制自己的呼吸和情緒——光是從理論上明白了控制情緒的重要性,但不加以技術上的學習和練習的話,現實中往往也是做不到的。

認為是難度太大的,可能還是受到了一些宣傳畫面的誤導——很多畫面很美的姿勢,確實是有很大難度的。也有不少的教練,也以展示難度較大的動作為榮、並要求初學者一開始去努力練習一些顯然是短期內做不到的動作,其結果反倒是打擊了初學者的信心和興趣。

我本人就有這樣的親身體會:剛開始練習瑜伽時,還是跟班練了一個月左右的。但因為教練總是要我們花較長的時間來集體練習(嘗試)蓮花坐等對我而言難度太大的動作,我就只好退出了。——好在我還是自己堅持了下來,看看書、選擇一些簡單的動作開始,日積月累之下,還是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因此,還是要從基本的、簡單的練習開始,其實一些簡單動作的鍛煉效果也是很好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當初看來「雖然很美但自己做不到」的姿勢,慢慢地也就能做到了。

還有一些人,練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放棄了。總結了一些個例,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這樣兩個原因:

一、開始時過於追求動作的難度,但因為自身的條件尚未達到,因此就會導致辛苦練習卻成效不顯著的狀況。慢慢地也就失去了信心,也就不想再練了。

二、急於追求鍛煉效果,短時間內強度和密度太大,沒有注意適可而止。肌肉酸痛、身體疲乏之下,不但動作練習受到影響,心情也受到拖累——心態不好的情況下,人難免會覺得厭煩而選擇放棄。

每當有人跟我談到「自己毅力不夠」時,我總是會說:用「毅力」一詞就顯得太過沉重和艱難了,還是用「習慣」一詞為好。因為種種原因,還沒能足夠體會到瑜伽練習的好處、還沒有養成時常練習的習慣,僅憑「毅力」確實是很難持續瑜伽練習的。

很多人都有制定短期目標和計劃的習慣,這可能也是一個好習慣,但如果目標和計劃定得不切合實際(自身現有條件),也許還不如沒有計劃。

在瑜伽練習中,我覺得只要把握住通過練習來達到改善身心這個大方向就可以了。以一種愉悅和平常的心情對待每天的練習,即使有短期的目標和計劃,沒能實現也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強行上難度和強度、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多練一會,嘗試一下新的難度;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少練一會、甚至少練幾個動作。但還是盡量每天練一會、養成習慣,身體狀況就必然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聊聊 的精彩文章:

倒立對人的好處

TAG:大家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