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岩茶、建盞,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

岩茶、建盞,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

「我彷彿看到在有著明媚陽光的森林,乾淨空氣和溪流,鮮花次第開放,鳥雀棲樹而鳴,雲霧繞山飄拽。」

這是我見過的對喝武夷岩茶的感受最駭人聽聞的描述。我有些難以分辨她是感受真切,或是別有用心。

必須承認,好的岩茶,對於過去只喝綠茶或對茶只具備基礎性了解的人來說,「殺傷力」是巨大的,那些說不上來的花香和若隱若現的果香,與茶湯渾然一體,很抓人。這種香氣是緊緊貼在舌頭上的,也就是口腔之中;稍等片刻,香氣就能渲染整個口腔。

這些味道不是一成不變的,稍微咂咂嘴,味道就會開始流動,變幻,漸漸地變成另一種味道。在茶湯完全下肚之後,味道的強度慢慢消減下來,變成所謂的「回甘」。岩茶的香氣與口感比較複雜,很少會單一地向你展現一種味道,而是多種味道一個接一個出現,又一個接一個的神秘消失。

現代人品茶,細膩,講究意境與品位,不僅對茶葉的品質要求極高,就連盛裝茶湯的容器也是千挑萬選的。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好的岩茶自然也需配好的茶器,同樣來自武夷山腳下的建盞自然是盛裝岩茶最好的茶盞了。

武夷山從地理學上來說屬於丹霞地形。武夷山地表呈褚紅色,是因為岩石中鐵元素年長日久氧化的結果。除了地形表土外,經緯度、海拔、氣候也是重要因素。武夷山景區處於中海拔地區。而一般來說,中國的名優茶,特別是烏龍茶,幾乎都產於這種海拔地區。

正因為武夷山物殊的地理位置,武夷岩茶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豐富,也正因為武夷岩茶所含的這些礦物質,在我們日常使用建盞飲茶時,在高溫沖泡的情況下,建盞釉表層的鐵逐漸被氧化以及武夷岩茶里豐富的礦物質與建盞釉表面的鐵起輕微的反應,在兩者交替的情況下,建盞釉面日積月累慢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由於這層氧化膜的顏色呈現七彩色,所以就有了養盞一說。

建盞作為歷史悠久的器皿,在中國曆來備受各階層人士的推崇。現代人對建盞的喜愛與其古樸的造型、單色釉經過還原燒後帶來的無限可能有關。據了解,建盞有著豐富的色澤、紋路,用岩茶還非常適合養盞,這為賞茶、把玩增添了樂趣。

味蕾不會騙人,各種味道之間能相互襯托,在淡雅中層次分明。如君臣佐使,主角凸顯,有些則若隱若現,延續彼此的生命力,總體給人愉悅的感覺。同樣是過程很享受,吃完口腔乾淨清爽回味舒服的菜,要比吃完油膩、口渴、黏糊糊的出品高明許多,也更體現製作者對細節的把控和用心。

倘若給他一把枯黃菜葉,一隻普通的茶碗,顯然是無法做到的。好的材料和好的技藝,圍繞於此的細節的打磨,是岩茶、建盞的秘密,也是好茶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以瓷為媒的品茶之道
陳國文《銀兔毫雞蛋杯》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