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8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拍出精彩人像作品

8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拍出精彩人像作品

春寒料峭,但溫暖的春天已然來了,準備好你的相機,用影像詮釋你中心那份美好春天吧。很多網友還是抱怨,我為什麼就拍不出好看的人像照片呢?其實這些問題就是你經常遇見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在拍攝的時候,是不是出了下面這些問題呢?

1、沒有正確把握光線

作者:格式化

光是攝影的靈魂,攝影人的眼睛對光線變化更是敏感,不同場合光線含義也不同,因此我們要留心光線微妙的變化,不僅是光的強度,還有光的方向,用心與光線對話。如:我們拍攝室內人像,象徵著友誼的題材,利用暖洋洋的一束陽光,透射出歡樂、愉悅的情緒來烘托畫面氣氛……

2、分辨光的強度

作者:city沁

硬射光通常是由單一光源發出的,比如:太陽、聚光燈、閃光燈或單只燈泡。在這種照明下,反差較大,細節和質地被突出。你可以運用這種光線獲得紀實效果。與此相反,漫射光線產生的光質較軟。室內間接的照明、戶外的樹陰和陰天時都屬於這種情況。在這種光線條件下,拍攝肖像和靜謐的戶外風景都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3、講究用光角度

作者:劉科宏(24K)

拍攝用光的角度不同,人物的情緒和膚色會相應地被強化或削弱,所以拍攝人像時可以利用模特的面部輪寬和身材來強調畫面。照片基調是愉快的還是憂鬱的,也會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利用窗戶營造高光和陰影,較好的選擇是讓光源偏於一側,同模特成大約45°角的側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現細節。當光線從模特身後射來,正對著相機時就會產生逆光。拍攝模特在逆光中顯得更富於戲劇性,所以拍攝模特時,逆光在人物的頭髮邊際產生漂亮的輪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產生剪影的效果。

4、是否了解色溫

作者:Hc

在傳統攝影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溫問題,可以通過設置白平衡來調整解決,而無需考慮光源色溫與底片的關係了。這又是數碼相機的一大優點,比起傳統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數碼在曝光寬容度指標上並無優勢,所以拍攝時的準確曝光仍是獲得良好影像質量的基本原則,我們可以調節白平衡來表現我們想要表達的意境。

5、習慣使用UV濾鏡

作者:千遊子

對於傳統的攝影師,UV鏡是必備之一。但由於數碼相機光靈敏度區間向長光波端偏移,就是說對紅光及紅外光敏感而對藍紫光(尤其是紫外光)並不敏感。所以在數碼相機上加用UV鏡將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學性能不好的UV鏡還會對成像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對於大多數的消費類級別鏡頭,UV的作用就會減弱,當然如果用來保護鏡頭則另當別論。

6、忽視三腳架的作用

作者:tukm

別以為除了專業的攝影師或那些狂熱的攝影愛好者,三腳架就沒有用武之地。因為要在弱光下拍攝清晰的圖像,拍照時必須絕對握穩照相機,即使最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模糊不清的圖像,而且對於這種結果我們往往束手無策,無法通過後期製作來消除這種影響。當然,為了穩住相機,拍攝時應盡量夾緊胳膊肘,倆腳岔開,深呼吸並輕輕地按下快門。但最好的辦法是將相機裝在一個三腳架上,或者將它放在一張桌子、櫃檯或其它不會移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拍攝特寫或微距攝影時,使用三腳架會得到更好的拍攝效果。

7、漠視後期處理

作者:Bazzi(劉緒)

我們拍回來的照片,其實只有極少數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實上,我們把原照片當做素材,可以進行後期加工,但有人會認為這已失去「保真」的真實含義了。其實它仍是在攝影創作的基礎上,經創意構思,運用各種ps技術手段,將攝影素材優化或組合,使曝光不足的圖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從而化平淡為神奇的重新創作的藝術作品,可以讓那些並不出眾的照片加上後期元素變得頗具水準。

8、重理論輕實際

作者:青稻夫

拍攝照片不一定是「熟能生巧」,但要想「生巧「就必需要「熟能」前提之下,有些時候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理論知識做為你拍攝前的參考,所以儘可能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多拍一些照片,進行經驗的積累,拍攝時,注意記錄拍攝時所用的相機設置和光線條件,然後給自己總結,看看哪種條件下哪種設置最佳的方法,才更容易進步。(來源:蜂鳥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壇 的精彩文章:

簡單五步,教你玩轉高逼格日系小清新!
如何透過飛機的窗戶拍攝好照片

TAG:攝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