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lphaWallet野心有點大:基於ERC875協議族,實現人、事、物、權token化

AlphaWallet野心有點大:基於ERC875協議族,實現人、事、物、權token化

想像一個世界,人、事、物、權,全部token化,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可通過特定的不可替代的通證協議聯動起來,實現「萬物互通」。

就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現狀來看,這著實是一個很遠大的願景。暫不論能否實現的問題,要讓公眾對這個概念有所認知和理解,難度就已不低。但是,在「獅城」新加坡,一個成立不足半年的團隊,正在朝著這個目標不疾不徐地前進。

AlphaWallet野心有點大:基於ERC875協議族,實現人、事、物、權token化

雷鋒網註:AlphaWallet團隊核心成員(左二:CEO張中南;右二:創始人兼CTO張韡武;AlphaWallet供圖)

AlphaWallet誕生於2017年底。在其CEO張中南看來,團隊「對單個的use case並沒有什麼興趣」。他說:

我們團隊想看到的是,所有的東西,即人、事、物、權全都token化之後,作為集成點產生的系統集成和交互,會產生什麼樣的全新動態。我們對這個東西特別有興趣。

因緣際會、一拍即合

在組建 AlphaWallet 團隊之前,張中南一直浸潤在商業領域,有過幾次創業經歷,也負責過一家跨國企業在各個國家的office建設。結束上一份工作後,他一直在做著票務和體育相關的業務。

關注區塊鏈始於兩年前。當時,張中南的第一反應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徹底改變體育票務市場,於是他開始到處找能做這個事情的團隊。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張中南網上結識了當時在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擔任區塊鏈架構師的張韡武(也即AlphaWallet的創始人兼CTO)。第一次線下見面後,張中南和張韡武說了「想做票務,以及為什麼要(利用區塊鏈)做票務」之後,二人想法一拍即合。不過,張中南也答應了張韡武的一個要求——「團隊組建後,不專註在任何一個use case上,要做平台。」

這次見面,兩人聊了兩天,很多事情都聊順了。「三周之後就在悉尼機場開了我們第一次的董事會。那個時候就徹底敲定了這個事情,然後我回新加坡之後就開始籌辦這家公司。」

團隊能夠組建得如此迅速,不僅在於信任感的建立之快,同時,也離不開AlphaWallet內部共識的達成。張中南告訴雷鋒網,他們團隊特別珍惜自己的reputation,堅決「不亂做ICO」,或「為發token而發token」。他說:


如果整個系統沒有發現某一個地方是必須用到公司自身的token的,我們是永遠不會做ICO的。那沒有意義。現在很多ICO項目,你把它token拿出去,它的系統一樣可以運行,也能運行得挺好。還有一種,你把它的token用以太坊換一下,它的系統可能運行得更好、更完善。或者你把它的token拿掉,直接拿錢放進去,對它的系統沒有任何影響,這些其實就是為發token而發token的項目。

基於ERC協議,鏈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

在張中南看來,人、事、物、權全部token化,即可以用token來替代物理世界裡面的任何商品。在此其中,token替代的是一個權益,可以指代各種各樣的權益。比如,「人」的token化,「跟吳亦凡今天晚上6點鐘到8點鐘一起吃飯的權益,可以做成一個token」,「事」的token化,「用信用卡在商店買了一瓶水,也可以做成一個token」,而「物」、「權」的token化,就更好理解了。

將人、事、物、權token化,可以有不同層級的願景和意義。張中南介紹:

  • 第一層級,簡單的來說,就是把 人、事、物、權做成token,放到區塊鏈上面流通,或者說放到錢包里,做成APP,能夠使用token做流轉。

  • 再往上一個級別,是這些token和token之間的交互。比如,可能有一件事,可以同時調用7、8個token,不再是簡單的轉讓或流通。

  • 再往上一個級別,「我們能夠看到最遠的地方就是這些token用來指代人、事、物、權之後,它們本身可以變成一個集成點,可以在用戶端集成各種各樣的服務和應用。比如,租車服務、保險、信用卡公司等,當需要調用他們的服務時,不再通過微信來使用,而是直接在用戶端就能集成。

現階段,為了實現初級目標,AlphaWallet選擇從一款可編程錢包切入。今年5月23日,該公司正式發布了這款籌備已久的錢包產品——AlphaWallet 1.0版。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款直接支持不可替代性token的錢包,可作為連接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網關。基於該錢包之上,真實世界內的生活服務可利用區塊鏈技術而具備強有力的基礎技術平台,從而擁有無限想像的可能性。

通常來說,大量token廣泛使用的是ERC20協議。遵循ERC20的token可以跟蹤任何人在任何時候擁有多少token。在一些開源組織的推動下,目前第三方基於ERC20介面5分鐘即能發行一個ERC20的token。不過,相對來說,ERC20還存在兩個問題:

  • 第一,ERC20無法代表現實世界中無法拆分、獨一無二的資產;

  • 第二,現有的打包、轉賬流程複雜,ERC20缺乏可擴展性,無法實現更複雜的功能。

基於此,AlphaWallet自主開發了ERC875協議族。該協議不僅會讓數字資產變得具有收藏價值,同時也能幫助現實世界中不可拆分替代、具有物權唯一性的資產上鏈,這就能為線下服務的鏈上操作提供了可能性。

雖然另一種協議ERC721也能實現token的不可置換性,但其存在需要交易雙方支付gas費用、無法簡單實現原子化交易等一些不易於用戶使用的問題。

張中南向雷鋒網AI金融評論介紹稱,ERC875內置了兩個密碼學協議, 一方面能夠簡單實現原子化交易(atomic swap)——直接搭建去中心化市場、降低普通用戶使用門檻,賣家無需持有以太幣,買家支付一次gas即能完成;另外一方面可以簡單打包處理大量交易。

拿基於ERC721的加密貓來說,換用ERC875協議的話,能夠實現。用戶在商家網站法幣購貓,通過MagicLink免費把貓導入用戶的錢包,之後用戶還可以在不需要持有以太幣的情況下,通過MagicLink把貓售出或者免費轉讓,全部過程都是無中心的原子化交易。另外商家可以一次批發100隻貓給分銷商。

首個落地應用:體育票務

或許與張中南在票務業務的經歷有關,AlphaWallet選擇從ERC875和錢包切入的第一個use case就是俄羅斯世界盃門票。

相較人、事而言,「票務」由於具備物理和權益屬性,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實現不可置換的token的流轉,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目前 AlphaWallet 已與盛開體育達成合作。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二者聯合引入區塊鏈技術以測試新的票務解決方案,將盛開體育世界盃票庫內的部分門票轉化為以太坊上的ERC875的token。由於這些token具有不可置換性,用戶通過AlphaWallet錢包的動態二維碼,以及線下的現場掃描,即可獲得世界盃門票。考慮到進一步安全的問題,AlphaWallet錢包顯示的動態二維碼,每隔10s就會變一次。

AlphaWallet野心有點大:基於ERC875協議族,實現人、事、物、權token化

AlphaWallet錢包兌換俄羅斯世界盃門票(test)流程體驗

據張中南介紹,這次合作,「盛開那邊做了10張票,AlphaWallet則拿了10張開幕式的VIP門票,所以一共只有20張門票」。經過雷鋒網AI金融評論現場測試體驗,通過AlphaWallet錢包流轉一張世界盃門票,所花時間在4-7s以內。而買方從賣方手裡通過支付以太坊的方式買入一張門票,所需時間則在10s左右。

「這應該是目前世界上首個不可替代通證與現實物權交互的落地案例。」團隊向雷鋒網AI金融評論表示。

除票務外,AlphaWallet近期還會繼續考慮在「物」上面開發use case,主要專註在物理商品這一塊,如 奢侈手錶和限量球鞋等等。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不可置換協議,從token到實物的映射,可能還是難以避免實物造假的情況,這點又該如何防範?在張中南看來,給物理商品配備數字身份證,是通過經濟學原理來實現防偽的。這點與溯源、防偽等又不一樣。

他舉了個例子,假如給一部手機配備數字身份證,在所有的流通環節中,這二者必須呆在一起,因為它倆是互相對照、互相映射的。但是,其中可能會存在一種情況——即token本身沒有辦法造假、防偽和複製,但商品本身可以造假,有人仍然可以拿一部假的或非正品的手機,搭配真的token,來進行流通。

這樣一來,結果可能就是,它只剩下一部真的手機,但沒有與之匹配的token來映射。「這部手機只能拿來自己用,沒法再進行市場流通。所以,這樣的結構可以避免大規模造假。」張中南說,「就像賣白酒,有人造100瓶假的酒,配上100個真的token,但拿到這100個真的token的前提是他得先有100瓶真的酒。他用真的token配上100瓶假酒,然後去賣了,他這100瓶真酒也就再也賣不出去了,因為沒有跟它配合的數字身份證。所以最後就會變成,流通環節中的數字身份證,其重要程度要超出商品本身。

結語

雖然前方漫漫,但 AlphaWallet 正走出自己的節奏。今年2月,該團隊已完成天使輪投資。下一步, AlphaWallet將基於ERC875協議族持續增強AlphaWallet的可拓展性。具體可分為這兩部分:

  • 持續開發協議。目前已有另外9個 ERCs在開發中,後續會以ERC875協議為主,構成一個協議族,方便各種真實應用場景落地。

  • 錢包。「下一步會把錢包的可拓展性的基本結構做出來。看有沒有可能創建一個錢包內部的語言,吸引開發者在錢包里開發更複雜的應用。」

未來這家區塊鏈技術公司會走向何方,我們且靜心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絕技:如何讓馬雲、李彥宏、雷軍「回應」沒有夢想
DeepMind 發布新架構 讓AI 邊玩遊戲邊強化學習 | 2分鐘論文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