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從人口爭奪戰看房地產市場

從人口爭奪戰看房地產市場

期待通過政策調控就能從讓房價回調甚至較大幅度下跌,持有這種想法未免有些太不現實。

1

看著眼下一騎絕塵的房價和一房難求的新房市場,很多人對今年的樓市調控和房地產市場充滿了質疑。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從時下的「人口爭奪戰」以及即將從農村進入城市的近3億人口看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2018年2月4日,西安市公安局專門成立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指揮部,由公安局長牽頭,從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年的人才、人口爭奪攻堅戰,以吸引更多人才、人口來西安就業、創業、定居生活。2017年全年落戶西安人數257419人,而2018年一季度,落戶西安的人數已接近去年全年。

2

人口凈流入是一個城市的命脈與未來,大城市之間的人口爭奪戰有日益白熱化的趨勢。2017年末,因受嚴格的人口管控影響,北京與上海常住人口出現微量下降。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與深圳的常住人口總量,仍然保持較高水平的上升。數據顯示,2017年末廣州常住人口1449.84萬人,比上年增加了45萬人。深圳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萬人,凈增約62萬人,且凈增量創下了本世紀新高。「二線城市」中,杭州、長沙、鄭州、武漢、寧波、成都等城市的人口總量也在不斷增長。2017年,廣深兩城新增人口超百萬,與杭州、長沙、鄭州等8市之和幾乎相當。

這一場人口爭奪戰中,廣州、深圳暫時領先。而且,這似乎只是個開始,行進中的城鎮化,遠未停止。在廣州剛剛發布的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中,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從去年末的1450萬常住人口,到未來的2000萬人,還有550萬人口的缺口。事實上,透過《廣東省人口發展規劃(2017—2030年)》,我們可以捕捉到這樣的發展方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仍然將是一個持續很久的過程。因為放眼世界,超級大都市的人口集聚都還遠未停止。以日本東京為例,多年來,日本全國人口總數持續下降,但東京人口仍在不斷增長。據東京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人口為負增長,但東京人口仍保持了0.87%的正增長。並且,近十幾年來,東京人口佔全日本比重在不斷上升。

還有一個因素:我國城鎮化率提升的巨大空間。2017年,中國大陸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2.35%。而美國、英國、韓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均已超過80%。其中,2016年,日本的城鎮化率已達到93.9%。如果按現行人口計算,當我們國內的城鎮化率達到80%時,城鎮人口將增加近3億人。這3億人將流向哪裡?城市是現代經濟的載體,人口向城市聚集是必然趨勢。大城市,可能仍將是人們的「上佳選擇」。2015年,在日本,百萬以上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達到了64.7%,韓國、美國均超45%,而中國這一數值不到24%。總體偏低的城鎮化率,向大城市集中的遷移規律,給了中國大城市更大的人口集聚空間。

4

從「小鎮青年」到「城市白領」,人們對大城市的嚮往從未改變。為什麼?因為大城市有著更強大也更完備的經濟體系。說簡單點,這裡的機會更多也更好。中國城市的單位經濟產出還有相當大的提升可能。2016年,東京每平方公里的經濟產出,已超9億美元。這樣高的經濟密度,反過來吸引著更多的人進入東京及其大都市圈就業和生活。而我國的大城市,即使是被稱為「創新之都」的深圳,2017年每平方公里的經濟產出約為3.7億美元,全國最高。其次為上海和北京,每平方公里產出約為3億美元。這意味著我國大城市的經濟密度仍有較強的上升空間。人口聚集推進經濟聚集,經濟集聚反過來再刺激人口聚集,這是城市化的動態進程。若這一進程難以逆轉,那麼我國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過程,仍將持續。

按照國人的習慣,進入城市發展的人口都面臨著就業、子女就學等問題,加上中國社會傳統的「家」文化,這近3億人都是房地產市場的剛需族。說白了,買房子是必須的,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問題。而且,從政策的導向來看,結合「自住型商品房」、「共有產權房」、「限價房」等措施,經濟條件再不好的家庭政府也有辦法讓他們「住有所居」。尤其是「共有產權住房」,其實際價格與周邊的商品房持平,這也能看出政策制定者對其周邊樓市房價的默許態度。

5

綜上,期待通過政策調控就能從讓房價回調甚至較大幅度下跌,持有這種想法未免有些太不現實。眼下如火如荼的人口爭奪戰以及未來近3億的城鎮新增人口的將是房價持續上漲的前奏、基礎和保障。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掃描下面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美宅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宅探客 的精彩文章:

簡約風格的室內裝飾

TAG:美宅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