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子捨出命保護自己的老師,原因何在,到底值得不值得

太子捨出命保護自己的老師,原因何在,到底值得不值得

高允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著名文學家。高允少年喪父,大器早成,氣度非凡,初為郡功曹。神麚四年(431年),為中書博士,遷中書侍郎,參修國記,教導太子。後來官至中書令,到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才去世,享年九十八歲,是古代少見的長壽老人。

拓跋燾

魏太武帝拓跋燾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雖然他是鮮卑族,但是非常有遠見,太武帝在自己的執政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要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不僅需要武功,而且需要「文教」,即通過宣揚禮、樂、法度來化民。他在神麚四年(431年),取得敗柔然,降高車、滅夏國的軍事勝利後,就提出安「偃武修文」。他尊崇孔子,提倡儒學,大量吸收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參政,目的是要用儒家學說統治百姓的思想,利用漢族知識分子的知識和經驗治國安邦。

北魏版圖

為了讓今後的繼任者也能延續和貫徹自己的既定方針,拓跋燾很早就上心了,特意給太子拓跋晃請了一位漢族老師來當太子太傅,他就是名滿京華的學問家高允。太子太傅這個職務,看起來光鮮,說起來艱難。對太子你打不得,罵不得,只能講道理,他聽,是你的幸事,不聽,可就難辦了。所以,高允此時是盡心盡責,不敢稍有懈怠。他給太子灌輸儒家文化,耳濡目染的,太子竟上道了,高允因此慶幸自己攤上一個好主子,師生關係相處得十分融洽。

崔浩像

崔浩任《國書》總編纂時,高允是《國書》的「副主編」。崔浩因編《國書》「暴揚國惡」而獲罪,副手高允自然難逃干係。逮捕崔浩的那天,太子叫高允不要回府,陪自己住在宮裡。第二天一大早,太子要帶他去面見皇帝,在上朝的路上,太子千叮嚀萬囑咐的叮囑他:「見了至尊,如果有所詢問,只依照我剛才教你的話來說。」弄得高允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便問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太子說:「進去見了君父你自然就知道了。」

面君

等見了皇帝,太子先說:「中書侍郎高允在臣宮裡,一直是小心謹慎,勤勉有加。雖與崔浩同事,然而高允地位低賤,一切都由崔浩作主,請君上饒了他的性命。」太武帝聽了,召高允上前,問道:「《國書》是不是都是崔浩所作?」高允照實回答,詳細說明各人分工情形,而且承認自己擔任編纂的部分比崔浩的要多,一點都不諱飾。太武帝聽後大怒,說:「如此說來,你的罪行比崔浩還要嚴重,怎麼能饒命!」隨即要下令將其打入死牢。

拓跋燾震怒

看到這種情形,太子只好出來打圓場:「高允小臣,見了陛下,嚇昏了,不知所云。臣仔細問過,說都是崔浩所作。」太武帝再問高允:「是否確如東宮所說?」高允答道:「臣以下才,謬參著作,冒犯天威,罪應滅族,不敢說謊。殿下是念臣陪讀侍講多時,想救我一命,其實沒有問過臣的想法。臣說的是實話,不敢瞎說。」太武帝見他誠實無欺,竟免予治罪。太武帝對拓跋晃開智的說道:「始終保持正直的心態,是一般人達不到的;而太傅能臨死不移其志,這就更難了!而且以誠實無欺來面對朕,真是忠貞的臣子。就沖你剛才說得這一番話,朕寧願漏掉一個有罪之人,也應該寬恕你。」

太子求情

隨後太武帝命令高允起草詔書,令將與修史有關的一百二十八人全部滅族。高允奉了詔,遲疑不肯落筆。皇上幾次派人來催問,高允無法迴避,就請求面見一次皇帝再寫。太武帝詔他上殿。見了皇上,高允說:「崔浩所犯之罪,如果有另外的罪過,臣是不敢知曉的,現在只是觸犯忌諱,那麼這個罪過不至是死罪。」太武帝聽說以後,大為震怒。心想,我看在太子面子上,已經饒你一命,現在給你個立功贖罪的機會,你卻不珍惜,隨即下令將其拿下。太子在旁連忙叩頭賠罪,請求免其老師一死。太武帝看到太子這麼上心的力保自己的老師,升騰的怒氣逐漸的平息下去,遂對太子說:「若不是這個人惹朕發火,會死幾千人的。」抗辯的結果是大部分人都罪止本人,並沒有連累到族人。

北魏鐵騎

出來以後,太子拓跋晃責備高允說:「為人應當把握時機,不知見好就收,縱是滿腹詩書又有什麼用?當時我從旁點撥你,你為什麼不順著點,惹得皇上那樣動怒。現在我每每想起來,還心有餘悸。」高允說:「為臣本是東野一介平凡書生,本來就無做官的打算。承蒙皇恩,才有今日,怎敢不殫思竭慮,死命效忠。大凡史書,都是帝王的實錄,是將來的寶鑒,通過史書,今人可以觀古往,後人可以知今事。至於書寫朝廷起居的事情,說國家得失的事實,這也是史書筆法的基本模式,遵循的是慣例,沒有違背原則的地方。為臣與崔浩共同參與寫史這件事,其實已經死生榮辱,捆綁到一起了。今天皇恩浩蕩,我違心的得以免去了罪過,實在是多虧殿下仁慈廣大,其實這根本不是為臣的初心。」拓跋晃聽後內心為之一震,從此以後更加敬重這位忠耿之士。高允一生共經歷五朝,均受到重用和尊敬。於公元487年去世,謚號為文。

參考資料:《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北齊·魏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侃春秋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遇到天理人倫的難題,是如何處理的
亡國之君終於明白了一句俗話,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

TAG:老衲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