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銅鎏金佛像為什麼現在價格這麼高

銅鎏金佛像為什麼現在價格這麼高

佛教題材的拍品近年熱度不減,並且屢創佳績。就佛造像而言,它在如今的藝術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雅昌藝術市場數據分析,在2012年春拍,佛教藝術品的成交總額僅2.38億元,而到今年春拍,這個數據已經突破10億元,成為雜項板塊的重要支撐。仔細分析不難看出,藏家對宮廷造像的熱衷有所減退,而對其他地區風格的佛造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像是西藏尼泊爾地區以及早期的佛造像就得到了大部分藏家的喜愛以及追捧。總體說來,佛像藝術品的收藏是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之後的一個價值板塊。

用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被稱為『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最開始出現在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而鎏金工藝,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技術,發明於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了。鎏金是把金子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的表面,再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子就附著在銅像表面不脫落。

此佛像,面容祥和,螺發高髻,薄衣貼體,造型豐滿,雙手施與願印和法界印,下承仰蓮座,蓮瓣寬長圓鼓,紅銅鍍金,胎體厚重,端莊大氣,系清制佛像珍品

塑造釋迦牟尼像,必須遵守特定的儀軌,即「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佛教認為釋迦牟尼生來不同凡俗,容貌奇特神異,有三十二個顯著特徵,與號稱「八十種好」的細微特徵,合稱「相好」。相好主要講釋迦牟尼頭、臉、鼻、嘴、耳、手、腳等長相的奇特,如:「身肢潤滑,柔軟鮮潔」,「面門圓滿,妙好端嚴」,「鼻高修直,鼻孔不現」,「雙眉高朗,猶如半月」,「耳輪闊大,成輪埵形」,「額廣圓滿,平正殊特」,「身體莊嚴,長大端直」,「膝輪圓滿,妙善安布」,等等。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 喬達摩,古印度釋迦族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民間信仰信徒也常稱呼佛祖。

清代佛像臉型方圓豐潤,豐頤寬額,五官精緻,雙目傳神。身體比例協調,造型優美。多著漢式衣服,衣紋呈放射狀,衣褶曲折生動,帔帛較為寬大。胸前所飾的瓔珞、串珠雕刻得極為精美細膩。蓮座底沿明顯外撇,蓮瓣規整,扁平,一般只圍大半,度母眼線為一波三折式,間距較寬,冠葉呈平板狀,不鏤空。

佛像作偽手段五花八門

一般而言,明清金銅佛像作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按真品仿造 其又可分以下幾種情況:(1)以真品翻模製作。這種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偽法,乍一看整體很像,但拿在手中就會有過重或過輕的感覺,銅質也很生硬,銹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電鍍法鎏的金,光澤極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銀法鎏金,色澤很沉穩,給人以厚實的感覺,雖然經過長期的磨蝕會露出銅胎之色,但古意盎然,這是仿品無法比擬的,翻模的偽品往往在細部上交代不清。

(2)以真品為範本重新製作。這些偽品往往以比較著名的真品為範本,而且多是以圖錄照片為參考。因為是參照平面複製立體,缺乏立體感和細部的把握,特別是佛像的背面、底部、局部紋飾,更會給人貌合神離的感覺。

(3)按傳統技藝製造新佛像。這裡主要是指產自西藏地區的新佛像,還包括一些法器。西藏地區與臨近的尼泊爾具有數百年的佛像製作歷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工匠們,仍然忠實地遵循古代流傳下來的方法在製作著各類佛像,他們並不是作偽圖財,而是供給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們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傳統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標準的製作程序,自明清以來幾乎不變。這些佛像原本不是作偽之品,但有些古玩商將這些佛像加工作舊,以奇貨自居而索取高價,這就另當別論了。

二、用「移花接木」法作假 方法有:1.數件拼合。就是將失落的殘件重新拼裝起來。比如,明代的獅子配上清代的佛像。2.真品加偽款。如將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來提高身價。3.新舊拼湊的作偽法。比如缺個座子、缺個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來充當完整的舊品,這主要是賣家希望殘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賣個好價錢。

三、以款識作偽 可分為真品偽款、偽品真款和偽品偽款三種。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實,這反而破壞了真品的品相。「偽品真款」就是前面所說的用「東拼西湊」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佛像是偽的,可款是真的。當然,還可以從字體、字形上來分析。偽品偽款自然是一無可取。總之,要綜合判斷,才能運籌帷幄,買到真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你怎麼知道它是老的?
探討明成化鬥彩杯官窯款識和後仿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