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互聯網+體育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留言

互聯網+體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周里希


紀胖說:

2016年,中國資本收購了苦苦掙扎的國際米蘭和AC米蘭。當時米蘭雙雄內外交困,頗有日薄西山之感。兩年時間轉瞬即逝,從成績來看,國際米蘭似乎熬過了漫漫長夜,近日重返歐洲戰場;同城兄弟AC米蘭卻仍然前途未卜。是什麼原因讓曾經叱吒風雲的米蘭雙雄一蹶不振,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易主後有了迥然不同的命運?

歐洲五大聯賽中,意甲聯賽是中國球迷最先接觸的職業聯賽,尤其是AC米蘭和國際米蘭這兩支球隊,憑藉傲人的戰績吸引了無數的中國球迷。即使進入新世紀後,米蘭雙雄也先後縱橫歐洲賽場,AC米蘭在2003年和2007年奪得歐冠冠軍,2005年打入決賽;國際米蘭則在2010年捧杯。那時候,意甲聯賽里米蘭雙雄是所有球隊的夢魘。

曾經的米蘭雙雄就好像今天的西甲雙雄,很多著名球星以能加入他們而自豪。藍黑軍團擁有當打之年的羅納爾多,紅黑軍團則有舍甫琴科、卡卡等球星。即使現在,兩軍帳下亦不缺大牌球員助陣,但無論名氣還是實力都比過去稍遜一籌,球隊戰績更是一落千丈,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後,兩隊多年未能殺進歐冠賽場。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舍甫琴科與卡卡

如今這兩支球隊都雖已被中國資本收購,但命運迥異。在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聯賽積分榜上雙方差距不小,時隔2000多天再次打進歐冠的國米領先仍在苦苦掙扎的AC米蘭。是什麼原因讓它們同走下坡路,又是什麼原因讓它們漸行漸遠?


電話門與經濟危機

與英超和西甲相比,如今的意甲聯賽早已大不如上世紀90年代那麼風光,人們時常將其歸咎於義大利足球史上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大丑聞之一的「電話門」事件。該事件是指當時意甲聯賽中,以尤文圖斯為首,個別球隊通過控制選定裁判來打假球。由於球隊與裁判間的電話錄音最後成了犯罪證據,因此被稱為「電話門」事件,AC米蘭、拉齊奧等意甲著名俱樂部都捲入其中。

事件最終以尤文圖斯被剝奪04-05賽季聯賽冠軍頭銜並被打入意乙聯賽,其他幾支老牌強隊遭到扣分和罰款,球隊的管理層被處罰而結束。「電話門」事件令義大利足球形象遭毀滅性打擊,大批優秀球員離開意甲,導致聯賽水平急劇下降。這一事件也致使一些依賴投資的意甲球隊喪失了資本來源,投資方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足球環境,而當時意甲顯然沒有這樣的條件。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前尤文圖斯俱樂部總經理莫吉(右一)被判處5年零4個月有期徒刑

但並不是所有的球隊都受牽連,「獨善其身」的國際米蘭被許多人認為是「電話門」事件的受益者。因為聯賽中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大多被削弱,間接成就了國米意甲五連冠的偉業。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年身處「電話門」漩渦中心的尤文圖斯如今以七連冠稱霸意甲,曾經的王者國米和米蘭卻日薄西山。

米蘭雙雄的衰落在許多人看來是球隊引援不佳造成的,支付過多的轉會費、購買身價高昂的球員並沒有換來球隊實力提升。《米蘭體育報》曾發布過意甲十大最差引援,其中AC米蘭和國際米蘭各自糟糕的買賣就佔了一半。2008的全球經濟危機導致義大利經濟低迷,義大利整體球市都不景氣,連AC米蘭曾經的老闆、前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都不願出高價招兵買馬,對於職業球隊來說沒有出色的球員挑大樑,球隊戰績自然難有起色。

有媒體認為兩支米蘭球隊的青訓出了問題,也是一個原因,「他們其實一直都不擅長培養青訓球員,球隊自我造血能力差」。以AC米蘭為例,最近幾年從AC米蘭青訓營中走出的球員,大多身價不高,從側面反映出球隊青訓體系不盡如人意。在這些球員里,身價最高的是帕托,去年他以1800萬歐元從比利亞雷亞爾轉會至天津權健,而此前,他的轉會費只需要300萬歐元。而且嚴格來說,帕托成名於巴西,只是因為轉會米蘭後年齡不足因此在青訓營中訓練及磨合,算不上是土身土長的米蘭青訓隊員。

中資入主後的米蘭雙雄

經歷了數年掙扎,米蘭雙雄終於易主。兩支球隊所有權先後到了中國人手中。經歷了短暫磨合期後,2017-2018賽季積分榜上,國際米蘭排名第4,AC米蘭排在第6,兩隊最終只相差8分。雖然8分不多,卻整整隔了一個歐冠名額的距離。

如今據離蘇寧收購國米正好兩年時間,2016年6月6日蘇寧在南京舉辦發布會,宣布以2.7億歐元價格,購買國際米蘭俱樂部約70%股份,消息既出,震驚業內。其實這不是中國資本第一次狩獵國際足球市場,此前萬達集團曾以近4500萬歐元價格收購西甲馬德里競技俱樂部20%股份,期間也有其他公司完成了對英超球隊的控股。但收購國米意義大不相同,因為收購有百年歷史、在國際足壇有較大影響力的足球俱樂部如此多的股份,尚屬首次。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許多業內人士都給這筆交易打高分,認為這是蘇寧體育走向國際化所下出的一步好棋。收購前兩個月,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曾到國米主場並表示,去年從歐洲引進了兩名球員,因此不少歐洲人現在都知道了蘇寧這個品牌。

「如果我們還能和一些歐洲俱樂部建立起聯繫,並繼續引進優秀外援,我認為蘇寧的品牌能夠進一步深入到歐洲市場。」這次收購張近東直接在國米身上打下蘇寧烙印。

許多中國球迷也在社交平台上表達了激動的心情。收購前國米成績不佳且經營不善,出現了虧損和負債,球迷希望蘇寧的到來能改變現狀。結果收購後第一年,蘇寧就不負眾望,通過種種手段實現了財務增值。

國米去年財報顯示,俱樂部在2016-17賽季的收入為3.182億歐元,比去年增長了7840萬歐元,虧損下降到2460萬歐元,比去年減少了3670萬歐元。

相比起蘇寧入主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李勇鴻收購後的AC米蘭在財務方面卻起色不大。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18年足壇財富榜》統計顯示,相較於2015-16賽季2.146億歐元,紅黑軍團上賽季營收只有1.917億歐元,只相當於國際米蘭收入的三分之二,與英超豪門曼聯、西甲雙雄超過6億歐元的收入相比,差距不小。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近日義大利足球報道稱,AC米蘭俱樂部欠款已達到1.28億歐元,並且違反了財政公平法案,米蘭需要繳納巨額罰款。俱樂部主席李勇鴻必須在10月份完債務償還。

可以想像,在接下來的日子AC米蘭與李勇鴻恐怕並不好過,如果不能按時償還債務並通過歐足聯再次審查,米蘭與中國資本的世紀牽手恐將被迫分手。據說,NFL邁阿密海豚隊的富豪老闆斯蒂芬-羅斯牽頭的美國財團有意收購李勇鴻手中的AC米蘭。


漸行漸遠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不難發現同被中資收購的兩支米蘭球隊命運卻大不相同。

首先問題還是出在引援。AC米蘭在去年夏天豪擲2.28億歐元,凈投入1.695億歐元,為球隊簽下了11人,如果算上從其他俱樂部租借、租借回歸和青訓升級的球員,總共有20個人進進球隊大名單中,同時,也有20人離去。

《米蘭體育報》給這次大換血打出了8分的高分,前國際米蘭主席莫拉蒂也讚歎說,「AC米蘭在轉會市場上,表現相當不錯,說實話我根本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可現在看來,AC米蘭的表現乏善可陳。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誠然,不管是國內足球還是意甲聯賽,資本化是大勢所趨,但雄厚的資本並不等同於成功,資本怎麼使用、用在何處需要球隊管理層權衡利弊。相比之下,國米在轉會市場上投入不多,但大部分錢都用在了刀刃上。

其次,國際米蘭更重視培養青年球員。6月8日,在義大利預備隊聯賽上,國際米蘭U19絕殺尤文圖斯U19挺進決賽,昨日,他們又戰勝佛羅倫薩並衛冕成功。此前,國際米蘭U19已經取得了義大利青年超級盃的冠軍、維亞萊喬杯的冠軍,在青年歐冠中也打進了16強。可見,國際米蘭已經吸取了教訓,開始發力青年足球,並且初見成效。這些青年球員是國米俱樂部未來發展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也將國米的青訓體系帶到了中國,就在幾天前江蘇國米青訓學院成立儀式和蘇寧青訓體系發布會在南京舉辦,一天後瀋陽國米青訓學院也隨之成立,加上此前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的其他足球學院,蘇寧已在全國建立了總計6家與國米合作的青訓學院。旨在培養年輕球員以及更多專業的、能力強的優秀青訓教練,搶佔國內未成熟的足球培訓市場。

中資入主的米蘭雙雄:走下歐洲之巔的這些年

江蘇國米青訓學院

在最近幾年,關於中國資本狩獵海外足球俱樂部的新聞頻繁見諸媒體報端。去年,在央視晚間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國家發改委發言人在節目中稱有關部門已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體育俱樂部非理性對外投資風險,建議有關企業審慎行事,並指出有的企業有拿著國內的錢在境外揮霍且有洗錢嫌疑。

蘇寧這一年裡的實際行動是對其最好的回應,不僅在財務報表上實現了盈虧平衡,也將世界高水平足球帶到了中國,為中國足球發展提供了優秀的培訓教學體系。

過去幾年,米蘭雙雄始終在蟄伏。大多時間他們是在負重前行,偶有高光時刻。但一時的失落不能抹去百年的底蘊與曾經的輝煌,如今有著中國資本背景的米蘭雙雄依然有著數量眾多的球迷和極大的商業價值,而這就是米蘭復興的最大資本。相信米蘭重回歐洲之巔為期不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