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臣追查殺人兇手,沒想到兇手是自己父親,正義和孝順如何抉擇?

大臣追查殺人兇手,沒想到兇手是自己父親,正義和孝順如何抉擇?

原標題:大臣追查殺人兇手,沒想到兇手是自己父親,正義和孝順如何抉擇?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是古代皇權社會會經常出現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為國盡忠與為母盡孝在那個時期是矛盾的兩方面,做好了為國盡忠很多時候就不能做到為母盡孝,做到了為母盡孝就不能做到為國盡忠,很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本人中的主人公剛好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當然他的情況沒有上升到為國盡忠這塊,但情況也差不多,他所要面對的是正義和孝順之間的抉擇。那這位大臣時誰呢?他就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國相石奢。


石奢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國相,他當國相的這個時期楚國在位的大王是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國的中興之主,算得上英明。石奢在楚昭王手下做國相也做得得心應手,能夠很好的開展起工作來,他的性格耿直,執法如山,不畏權貴,猶此在官場上他的威信也很高,貪官污吏們對他是非常害怕。作為國相,石奢也經常外出公幹,這一次他就又出去了。他這一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為在路途上碰到了兇殺案。作為清正廉明的國相這種事情他肯定是要出來管的,於是剛到目的地,就開始審理此兇殺案。



石奢派出衙役等相關人員出去查辦,沒想到相關人員出去經過調查後抓回來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親。要是放在現在,想想一個法官兼辦案人員抓到了自己的父親是殺人兇手會情何以堪啊?於是擺在眼前的抉擇就出現了,要正義還是孝順?要正義就殺了父親,要孝順就放了父親。很快,石奢就有了答案,他放了父親。


你以為石奢由原來的執法如山就變成了徇私包庇的人了嗎?沒有。很快他就從公幹地方回到了都城,回來後他就讓人把自己綁了,然後又讓人把自己丟掉了牢房去。堂堂國相大人為了維持法紀的公平性就把自己關了,當然事情還沒完,他派人把事情告訴了上級楚昭王:自己父親犯罪自己也是非常難過,如果殺了父親是不孝,放了父親,便是枉法,是為不忠,為了公平,所以我該當死罪。楚昭王知道石奢的情況後也很為石奢考慮,為他打圓場說道:你只是沒有抓到罪犯,這樣就算不得違法犯罪,所以不用伏法,/你還是出來繼續為寡人治理國家吧!耿直的石奢再次表達了伏法的意思:不放父親是不孝子,不遵法度不是忠臣,大王赦免是大王的恩惠,我伏法而死這是做臣子的責任。一切跟楚王說清楚後,伏劍自殺了。


就這樣石奢放了父親,守住了孝順;又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法紀的公平正義。後世的太史公司馬遷認為:正是因為石奢的自殺,楚昭王時期法度得以彰顯,也為楚昭王成為中興之君打下基礎。那石奢自殺這種行為究竟可取還是不可取呢?對此《論語》里孔子和學生的一段對話說出了孔子和學生葉公不同的看法: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翻譯起來就是:葉公對孔子說:我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父親偷羊,他就把父親舉報了。孔子便說道:我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你家鄉的正直的人不一樣,在我們家鄉,遇到這樣的情況,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也為父親隱瞞,正義就包含在其中了。


鑒如此,大家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說史 的精彩文章:

面對皇帝做漢奸賣國,此大將直接反了,並留下了一句千古霸氣名言
皇帝:朕把皇位傳給你,大臣:我死也不要,下一秒大臣廢了新皇帝

TAG:煮酒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