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被稱為什剎海名稱最美街巷之一的樂春坊,有什麼來頭?

被稱為什剎海名稱最美街巷之一的樂春坊,有什麼來頭?

古人曾用「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讚美什剎海的神韻。的確,這裡不僅有燕京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還有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衚衕——樂春坊。

被稱為什剎海名稱最美街巷之一的樂春坊,有什麼來頭?

那麼,這條有著優美名字的衚衕,有什麼來頭嗎?

「樂春坊」形成於民國初年,在民間它有「穿堂門」之稱,說的是從地安門西大街穿過「樂春坊」便可以直達什剎海。舊時,住在附近的居民也把這條衚衕叫「穿堂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穿堂門便雅化成了樂春坊。

而關於樂春坊的由來,坊間說法不一。

一說,樂春坊乃私家苑囿。

相傳,早在明萬曆年間,有位從南方來的李姓進士閑暇之餘喜歡到什剎海遊玩。這裡瀲灧的湖面風光深深的吸引著李進士,於是,他便在前海南岸附近購置了土地並建了園子。

不久,這個園子蓋起了房屋亭閣,園子中央挖了池塘,池塘旁栽種了花草樹木,環境極為幽雅別緻。

每到桃紅柳綠或蓮花初綻之時,一些受邀的文人墨客便在花前月下飲酒對歌,詩文唱和。有位文友即興賦詩曰:「樂在其中,春色滿園,坊間傳頌,意蘊深遠」。李進士大喜,便以「樂春坊」三字作為園名。

一時間,樂春坊便成了前海一帶以至於什剎海地區頗具聲望的私家苑囿。

後來,李進士告老還鄉,臨行前將樂春坊轉交他人管理。但隨著園子主人的不斷更換,園子逐漸荒廢,形成居民區,還有了條南北走向的衚衕,但附近居民仍習慣把這裡叫做「樂春坊」。

另有說法稱,樂春坊乃娛樂場所。

清末時期,有位商人在衚衕內開了個浴池,名叫「樂春坊」。

據說,浴池是在原妓院的基礎上重新裝修而成。這個浴池主要為達官顯貴及富商巨賈服務,因此在裝修上別具一格。

據老街坊講,浴池門前採用羅馬式建築風格,門前立柱雕刻著花紋。

考慮到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樂春坊」分成「散間」與「雅間」兩個服務區。「散間」服務區設在一樓,分為「男部」和「女部」,「散間」除必要的洗浴設備外,還有供顧客休息的客廳。在「散間」洗浴的多數為附近居民,也有一些收入低廉的文職人員。

到了晚上,「散間」則成了簡易旅館。「雅間」設在二樓,靠牆擺著供顧客休息的軟榻,八仙桌上有景德鎮燒制的細瓷茶具,牆壁上掛有名人字畫,角落處擺放著山石盆景。

根據《什剎海志》記載,樂春坊名字的確定是在1925年,可能當時的北平政府在衚衕命名的時候尊重了當地百姓的意見。因此,樂春坊變成了這條衚衕的名字了。

1949年後,浴池被改為街道工廠,原來建築經多次拆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模樣,只留下了樂春坊這個名字。

不論曾經的樂春坊是私家苑囿還是高級浴池,如今,它只是一條普通的衚衕,只留一個優美的名字引人探尋。

(責編:李兆年)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