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咪咕能否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公司?

咪咕能否成為真正的互聯網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馬上世界盃了,今年關於央視、咪咕、優酷的世界盃直播權益話題火了起來,到底是版權管理開啟了新篇章,還是互聯網新媒體被傳統勢力打壓,有專業人士分析,有吃瓜群眾起鬨。而我關注的,是咪咕能否走出中國移動的問題。

發生在飛信身上的故事

多少年前,在中國移動總部曾經有過一場討論:要不要向聯通電信用戶開放飛信業務。

支持開放的觀點是:飛信是一項面向互聯網的新業務,應該向所有用戶開放,這裡自然也應該包括電信和聯通的移動用戶。

反對開放的觀點是:飛信與傳統通信業務融合,可以形成巨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如果只支持移動用戶,可以吸引眾多客戶因飛信而入網中國移動。

當時的決定,是不開放。

多年之後,有人在分析飛信,尤其是拿飛信和微信進行比較時,往往扼腕嘆息飛信沒有向異網客戶開放,錯過了成為微信的機會,甚至以此為例證明傳統運營商和國企的固步自封。

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那些年中國移動憑藉領先的業務優勢和品牌策略,在移動通信市場上獨領風騷,動感地帶客戶在校園市場長期處於絕對統治地位,飛信功不可沒。

飛信沒有成為真正的互聯網產品,而是中國移動的一項增值業務,有得有失。我至今認為,在客戶規模快速成長的階段,中國移動充分利用了最佳發展窗口,形成了足夠的客戶規模和競爭優勢,奠定了行業主導者的地位,飛信作為增值業務給中國移動代來的價值更大。


機會在咪咕身上重現

2015年,新成立的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將原來中國移動五大內容基地進行整編,四川音樂基地、上海視頻基地、浙江閱讀基地、江蘇遊戲基地和福建動漫基地脫離原來的省公司,成為咪咕旗下的子公司。這家新公司的業務定位,就是開展互聯網的內容運營。

相對於其他互聯網創業公司,咪咕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不僅僅是註冊時中國移動投入了巨量資金,更重要的是:中國移動可以為咪咕導流,生下來就可以向幾億客戶進行業務推廣,太讓人羨慕了。

經過幾年的孵化和調整,咪咕在業務拓展和運營模式等領域的嘗試逐漸有了成果,在市場推廣和品牌方面的投入也發生了作用。這個時候,面對當年飛信曾經遇到的問題,咪咕應該如何抉擇?

是繼續作為中國移動旗下的公司,為中國移動客戶提供互聯網性質的服務,為中國移動的客戶拓展、保有和服務貢獻力量?

還是作為獨立的互聯網公司,為全國甚至全球客戶提供互聯網業務,按照互聯網行業的遊戲規則玩下去?

我的觀點是:如今的市場格局與當年不同,個人客戶的增量空間已近枯竭,運營商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資費價格比業務服務的差異化更有吸引力。在這樣的形勢下,咪咕作為增值業務的價值不大,應該藉助全新的機制和雄厚的資源,勇敢地走出去,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打開屬於自己的空間。

人嘛,還是應該有些理想的。

真要走出去,有得必有失

在世界盃的預熱環節,中國移動和咪咕聯合推流量解決方案,有不限量咪咕視頻的"移動王卡",有不到20元的世界盃視頻不限量定向流量包,這些方案都是把中國移動和咪咕緊緊綁在一起的。

聯通和電信可以看咪咕視頻,但沒有咪咕的定向流量包,這個理由足以讓聯通和電信的用戶轉網么?現在的市場和當年不一樣了,更加開放,資源更豐富,合作的渠道更多。在優酷成為央視合作夥伴之後,聯通和電信與優酷合作推出訂購流量包免流量活動,以化解移動在內容方面的優勢。

這一個回合走下來,咪咕藉助內容優勢發展聯通和電信客戶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可見,和移動捆綁得越緊,咪咕就越難獲得中國移動之外的客戶,而中國移動的運營主體還是省公司,從長遠看,延續這種模式的話,咪咕很難獨立成長。

然而,井干方知水可貴,如果離開中國移動的懷抱,很多現在唾手可得的資源和優勢都可能消失,這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現在很難把咪咕和移動看成是兩家獨立企業。無論是客戶導流還是市場推廣,不管是真金白銀的資源還是難以量化的影響力,咪咕都從中國移動獲益不少。尤其是客戶的維繫和服務工作,基本還是由中國移動來承接的,如果由咪咕獨立承擔,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代價,更不要說有時業務數據和經營指標是行政手段干預的結果。

如果咪咕和中國移動逐步解綁,那麼相應的支撐和扶持力度也會逐漸衰減,這是顯而易見的。假設咪咕視頻和聯通合作推出世界盃定向流量包,那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咪咕和移動的關係?

此消彼長,這種改變對咪咕是利還是弊,可真不好說。是走飛信的老路還是展翅離家高飛,表面看是咪咕下一步成長的關鍵,背後是中國移動專業化改革的戰略抉擇。


篇尾彩蛋

2017年11月,央視宣布獲得2018-2022年國際足聯各項賽事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全媒體版權。

2018年5月22日,咪咕宣布正式成為央視世界盃新媒體及電信傳輸通道的指定合作夥伴。公告稱用戶可以通過咪咕視頻手機客戶端和PC客戶端看全部直播,並且可以通過家庭視頻產品"魔百和"收看央視世界盃賽事高清內容。

5月29日,優酷宣布成為央視指定的2018世界盃新媒體官方合作夥伴。公告稱國內用戶將能夠直接在優酷手機客戶端和PC端觀看64場世界盃比賽高清直播,還可以通過CIBN酷貓影視在智能電視上或者天貓魔盒、天貓魔屏收看世界盃賽事高清內容。

隨後,海信集團對外表示,作為優酷智能電視戰略合作夥伴,海信電視同步獲得2018年世界盃OTT直播權,將全程直播64場賽事;康佳和酷開也稱,它們作為咪咕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將為用戶提供2018世界盃的OTT高清直播內容……

6月7日,廣電總局強調不允許在互聯網電視平台上進行世界盃賽事的直播和延時播出,也就是說,包括魔百和、天貓魔盒、酷貓影視在內的所有OTT平台、盒子、應用,都只能以賽後點播方式收看。至於那些聲稱獲得OTT直播權的電視廠商,不知道他們當時的聲明是怎麼寫的。

請逐字逐句看咪咕和優酷的公告!文字功底都很深厚,權益邊界寫得很清楚。

可好像這事兒上不少人被誤導了。如果讀者的理解不準確,該怪誰?如果有人沒有搞清楚情況就進行分析和評論,又該怨誰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英特爾退出智能穿戴市場,相關業務部門全被關閉
從iPhone的利潤分成,算一算美中貿易逆差背後的真相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