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著這封無字家書,我再一次淚流滿面!

看著這封無字家書,我再一次淚流滿面!

原標題:看著這封無字家書,我再一次淚流滿面!


江西省教育廳


關注


先後給妻子寫了54封家書


第55封


卻只有兩張空白信紙

「無字書」的背後


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今天小編為您帶來的是:江西藝術職業學院展演作品《陳毅安》。



背景故事


陳毅安(1905-1930),湖南湘陰人。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秋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


1927年9月,隨部隊參加了秋收起義後上井岡山,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一團連長、營長,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累立戰功,在黃洋界保衛戰中大顯身手。1930 年 6 月任紅三軍團第八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在長沙戰役中任前敵總指揮。8月7日凌晨,在掩護軍團機關轉移時壯烈犧牲,時年25 歲。



這封「無字信」是陳毅安犧牲一年後,戰友按照他生前的囑託,輾轉從上海寄出的。因為陳毅安曾與妻子李志強有過約定:「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會託人給你寄一封不寫任何字的信去,你見了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可是,面對這封無字信,李志強怎麼也不願相信愛人已經犧牲,繼續鍥而不捨地多方打探愛人的消息。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李志強懷著一絲希望,給延安的八路軍總指揮部寫信,詢問丈夫的情況。不久收到彭德懷副總司令的親筆回信,證實陳毅安已於7年前犧牲。


彭德懷回信



革命軍人烈士家屬

光榮紀念證


在這封最後訣別的「無字書」之前,陳毅安自1922年起,八年間一共給妻子李志強寫了54封家書。這些家書寄託了青年戀人相濡以沫的情感,承載著戰火的記憶,寄託著沉甸甸的革命信念。 



圖片來源/《百年中國家庭老照片珍藏》


1926年,求學中的陳毅安曾在信中提到自由、平等問題:「欲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就要犧牲自己的自由、平等。自由、平等是求團體的,不是個人自由、平等的。」這短短數十字,就是陳毅安人生觀、世界觀的表露,是共產主義者發自內心的吶喊!



1927年,投身革命的陳毅安對李志強說:「最親愛的妹妹:你不要畏難吧!十八層地獄底下的中國,今日也得見青天白日了。眼見得帝國主義、軍閥及一切反動勢力快要到墳墓裡面去,一錢不值的我們也要做起天下的主人了。努力!努力!前進!前進!我們的目的地終會達到啊!」在另一封家書中,陳毅安又說道:「我就毅然決然,把我所學的革命技能,不顧一切的工作起來,不達我的目的地——烈士墓不止。」這是何等的宏大抱負和對國家對革命堅貞不渝的理想與憧憬。



面對革命中艱難的困境時,他卻說:「我天天跑路,錢也沒有用,衣也沒有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因為是自由的,絕不受任何人的壓迫。」這又是在怎樣的艱苦生活中孕育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對妻子李志強,這一封封紅色家書的收件人,陳毅安始終是歉疚的,然而他明白:在那個年代,革命需要有人流血,有人犧牲。民族大義使他不得不將私情拋卻,信中一句「我們難道戀戀於兒女的深情,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嗎?」便是此生宿命。



2002年,陳毅安之子陳晃明把父母這54封家書捐獻給了中國革命博物館。李志強去世後,她的骨灰如願和愛人陳毅安的遺骨安放在一起。這一次,他們終於可以安安靜靜地傾訴對彼此的思念和深情。


來源:江西教育電視台 編輯:吳從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省教育廳 的精彩文章:

TAG:江西省教育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