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的介紹

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的介紹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數字技術取代了模擬技術。2007年,99.9%的電信號是以數字方式進行傳輸的。截至2000年代初,大部分信息也以數字方式進行存儲,佔2007年全部存儲信息的94%。

全球信息流量的不可逆轉和超快增長,加上對日益強大的計算機的強烈需求,要求電子元器件和存儲器極端小型化。摩爾定律的適用性即將結束,必須找到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與信息存儲有關的問題。(註:摩爾定律是在計算繁榮時期(1965年)制定的,它規定植入在「晶元」上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兩年增加一倍,這意味著印刷線路的寬度每一代晶體管減少0.7倍。)

許多機構已經開始考慮這一問題了,多年來已經發展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前景,以期以能夠提高電子電路元件集成密度的材料為基礎,以新系統取代主要以硅為基礎的現有元件(晶體管和存儲器),以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提高運行可靠性。

計算機和信息存儲目前取決於兩種存儲器的使用: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如圖1)。

圖1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主要類型的分類

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 memory)主要包括兩種:

1.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2.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即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用於運行計算機的易失性存儲器的執行時間非常短,但不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的保留需要周期性刷新(DRAM)或恆定電源(SRAM),這兩者在能量消耗方面都是昂貴的。

非易失性存儲器(Non Volatile memory),主要由硬碟驅動器(HDD:Hard Disk Drive)和Flash存儲器(NOR和NAND)組成,它們具有便於信息存儲要求的保留時間。在休息時,他們不需要電源,但讀寫和擦除的時間太長,無法進行邏輯操作。所以它們主要用於存儲,並被歸類為只讀存儲器(ROM)。磁性存儲器(MRAM)也是非易失性且執行非常快的,可以在隨機訪問中定址。

在易失性存儲器中,DRAM和SRAM是用於運行邏輯操作的主要存儲器。DRAM的保留時間很短(ms級或更低),因此需要定期刷新。SRAM在連接到電源時保存信息,但在電源關閉時丟失此信息。由於其寫、讀和擦除任務執行地非常快(幾納秒),所以主要用於計算機作為高速緩存存儲器。緩存存儲器是臨時保存從主存儲器中提取的數據。它是一種用於運行重複操作的數據和指令「備用」,具有快速訪問的優點,其效果是縮短某些計算操作的執行時間。

非易失性存儲器具有很高的保持時間,通常被視為不參與邏輯功能的計算機外圍部件。它們用於讀取存檔的信息,因此被稱為ROM(Read Only Memory)。

在ROM中有以下幾個分類:

1.OTPROM:One Time Progarmming ROM,即一次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2.WORM:Write One Time Read Many,即一次編程可以讀取多次;

3.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即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後即可進行再編程。

EPROM類型的第一代存儲器,被稱為UV-EPROM,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可以通過將整個存儲器長期暴露在紫外線照射下而被擦除。在20世紀80年代,第二代存儲器出現了,可以用電信號方式寫和擦除,被稱為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即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除了可擦除和可編程以外,也可以無限期地保存信息,因此為UV-EPROM提供了有利的替代。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屬於EEPROM的改進產品,最初由東芝在20世紀80年代生產,幾年後由英特爾(1988年)生產。快閃記憶體晶元實際上是EEPROM基本單元的一個集合,根據它們的連接模式(並聯或串聯),形成了NOR Flash和NAND Flash存儲器。在過去的幾年裡,Flash存儲器已經成為相當大的工業發展的對象,被認為是未來的存儲器,能夠與磁性硬碟競爭。

NAND和NOR的共同特徵是被困在「懸浮」電極上的電荷在局部出現或消失,被指定為存儲「節點」,並對應於涉及「電荷存儲節點」的過程。

信息的磁存儲無疑是最古老的程序。磁性硬碟(HDD)的存儲依賴於一個過程,它的存儲效果是由對磁性微域的識別實現的,可以可逆地創建和刪除。它們構成特殊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其優點是允許周期性的和幾乎不確定的寫入和擦除數據,並且只要磁碟是可旋轉的,就能夠保存它。但是如果發生機械事故——將讀寫頭撞到旋轉磁碟上,就會導致數據的丟失。不幸的是,就像任何災難一樣,這種情況會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偶然發生。與按順序訪問數據的HDD相反,MRAM磁性存儲器以隨機訪問方式操作,不再需要任何機械部件,但是需要更大的空間,由於磁場所需的引線數很多,而且能耗較高,所以它們僅限於在特定的應用程序中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學習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半導體學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