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渾身是膽,可惜劉表拙眼不識人,最終東投孫權!

此人渾身是膽,可惜劉表拙眼不識人,最終東投孫權!

甘寧一行,過了魚腹(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城),通過三峽,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東南),沈彌忽然想起,初平四年(193年),孫策之父孫堅進攻荊州劉表,被劉表部將黃祖亂箭射死,孫策與劉表有殺父之仇,現在黃祖駐軍夏口(今湖北武漢市),扼守長江咽喉,我們去投孫策,恐難通過此地。他正與大家商議對策,忽見長江下游一字排開數十艘戰船,旗上大書一個「蘇」字,沈彌一見,知是黃祖的水軍都督蘇飛,他過去與蘇飛有過交往,蘇飛也十分義氣因此就將此事直接與他講明。蘇飛見沈彌、甘寧到來,忙將二人請進艙中,雙方寒暄之後,沈彌將反出益州,投奔孫策之事說了一遍蘇飛認為這件事情很難辦,若讓他們過去,對劉表無法交待,即使這次放過他們,到了夏口,黃祖也不會讓他們過去,於是就勸說甘寧等人暫時投奔荊州劉表,以後再作計議。甘寧、沈彌聽後,只好依從了蘇飛的建議。

當時,各地軍閥、豪強都紛紛起兵,各自獨霸一方。劉表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儒生,對領兵打仗及軍事作戰都很不擅長。甘寧來到荊州後,並沒有受到劉表的信用,僅被派出南陽一帶擔任駐屯任務因此,他心中十分不滿。同時,他也看出,劉表在荊州終將一事無成,他一旦被人攻取或消滅,自己也必然難免受到牽連。於是,他就想沿江東下,離開這個無能的主帥,進入吳地(今江蘇蘇州市一帶),尋求投靠新的主子。但是,劉表的江夏(今湖北新洲西)太守黃祖,此時正駐守在夏口一帶。甘寧在東下途中,不幸落入黃祖之手,一直滯留了數年之久。

建安八年(203年),孫權出兵,進攻黃祖。黃祖交戰失利,兵敗出逃。破賊校尉凌操,率追兵緊隨不舍,眼看就要追上黃祖了。這時,甘寧抽出箭來,搭在弦上,猛地射出,凌操應聲倒下。追兵們見甘寧立在道路中央,穩如泰山,氣蓋山河,都不敢再繼續追擊。黃祖趁機脫逃,幸免於難。

罷軍還營後,黃祖對甘寧的冒險救命之恩,沒有絲毫表示。黃祖的都督蘇飛,有些憤憤不平,多次向黃祖舉薦甘寧,要求對他加以重用。但是,黃祖不但無動於衷,反而對甘寧產生了猜忌之心,暗中派人離間、分散他的部屬俠客。甘寧有些氣憤,很想外出逃走,又怕難以脫身,心裡不禁有些焦急。蘇飛看出了甘寧的心事,非常同情他。一天,蘇飛置酒設宴,請來甘寧,一邊喝酒,一邊對他說道:「吾薦子者數矣,主不能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庶遇知己。」甘寧心中鬱悶,遲疑了許久,才吞吞吐吐地說道:「雖有其志,未知所由。蘇飛其實早已為他籌劃好一個計策,便對他說道:「吾欲白子為邾(今湖北黃岡縣西北)長,於是去就孰與臨版轉丸乎?」意思是說留在這裡就好比走獨木板一樣危險,到了邾地再投奔東吳就象在手中運轉彈丸一樣容易。甘寧一聽,連聲稱好,對蘇飛感激不盡。二人又邊喝邊聊,很晚才依依惜別。

第二天,蘇飛果然向黃祖提出建議,讓甘寧出任邾縣縣長。甘寧上任之後,重新招聚了一些俠義從者,先後募集了數百人之多不久,他尋找了一個東下的機會,終於沿江而下,投奔了孫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通過孫權的這幾種「手段」, 能看出來他很有「心計」
孫權向關羽求親,關羽回了七個字,孫權大怒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