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脾氣大的武漢人,夏天過得到底有多滋潤?

脾氣大的武漢人,夏天過得到底有多滋潤?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個晚安日簽







 


 



武漢人脾氣有多大,夏天去一次就知道了。




作者:嚴雨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







現在去武漢,只能讓人想到三件事:炎熱、姑娘和宵夜。




每年夏天,全國各地都會流傳「熱跑了非洲人」的段子。

人們不知道,這個故事的源頭只能是武漢。




聞名遐邇的武漢長江大橋,沒一個武漢人敢在盛夏步行通過。當地記者做過試驗,在路面磕開一枚雞蛋,幾分鐘便在扭曲的熱浪中燙熟了。




為了度過炎炎夏日,舊時武漢人喜歡擺竹床陣。




昔日的小巷竹床陣現在已難以看到。圖/武漢晚報 攝/胡偉鳴




街坊鄰居,一家一張竹床,一水兒排開。捧著冰西瓜或端著冰綠豆湯,再搖著一把蒲扇,這家竹床坐一坐,那家竹床躺一躺,順嘴聊幾句家長里短,

最後伴著晚風入睡,夏夜也變得好過了。




漫長的苦夏塑造了武漢人粗糙火爆的性格,遇到了不痛快的事,他們從來不會憋著掖著,而是痛痛快快地罵出來

:「個板馬滴。」




這個特點,在武漢姑娘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伴水而生,武漢的女孩子們漂亮又熱情

,越是炎熱,她們越是穿的時尚清涼。大學時,若是哪個同學找了個武漢的女朋友,絕對能引來男生們赤裸裸的嫉妒目光。




但相處一久,武漢女生脾氣暴躁的一面便會顯露出來。就算是男朋友,她們也決不會溫溫柔柔地說話,而是扯著嗓子喊:

「你個狗日的,跟老子過來。」





武漢方言




和同樣易怒的四川和東北不同,武漢人是鋒利的,說話時夾槍帶棍,赫赫有名的「漢罵」更是嚇退了不少外地人。




別怕,他們真的沒有惡意,只是火氣大而已,畢竟天氣已經這麼熱了。

如果不是真的在吵架,他們對話中的所有髒字兒都可以默認為感慨。




另外,武漢的夏天雖然粘膩,武漢人的性格卻很爽朗,瞧不起眉來眼去和扭捏做派;更看不上虛張聲勢和裝模作樣;

至於做人做事不到位、夾生半吊子,那是要挨罵的。

這種直來直往的性格很好的體現在生活方式上。




比方說過早,即便是在酷熱難耐的三伏天,武漢人也要吃上香脆的油餅油條,哪怕在油鍋前打著赤膊、等的汗流浹背也絕不在乎。

為了一口吃食,武漢人真是多熱都不怕。

有個笑話說,一個人下了地獄,閻王把他扔進油鍋里炸,誰知他卻泰然自若。

閻王問其原因,答曰「我是武漢人」。





武漢特色早點面窩




而所以如果想在夏夜覓食,漢口的吉慶街絕不能錯過。

內行的武漢人都知道,好吃佬必須去漢口。




市井生活的集大成者——大排檔文化,就發跡于吉慶街。




吉慶街是個命途多舛的地方。

雖然是二線城市,武漢在外的口碑卻不太好,尤遭人詬病的是衛生狀況和文明程度,曾有領導人皺眉評價「武漢是全國最大的城鎮。」

後來武漢想評選文明城市,吉慶街成了首批開刀對象。







幾經重生改造,現在的吉慶街失去了很多往昔的煙火氣,夜市盛況也遠不及當年,

但無論如何,它現在仍是全國唯一允許佔道經營的場所。




街道寬不過十來米,而且路面還凹凸不平,白天烈日炙烤下,吉慶街上路人稀稀,一副無人問津的慘淡模樣。

但是一到晚上,滿天星辰爬上頭頂,暑熱遁入夜色,這裡就變成了人聲鼎沸的大排檔聖地,來這裡宵夜准沒錯。







值得一提的是,熱乾麵雖然被全國視為武漢的名片,但武漢的美食絕不止熱乾麵那麼單調,

在吉慶街上,你要敢點熱乾麵當宵夜,武漢人定瞧不起你。




身處魚米之鄉,吃宵夜的時候,武漢人總愛點上一盤清炒藕帶。

善吃藕的湖北人將藕的價值開發到極致,藕帶就是夏天最清爽解膩的美味。





藕帶




藕帶是時令菜,即成藕的幼嫩根莖,一般只有雨後的夏季才能吃得到,且無法離開當地品嘗,任何形式的儲存都會讓藕帶風味盡失。

新鮮的藕帶,無論是清炒還是酸辣,那口脆爽能讓武漢人魂牽夢繞一整年。





水下的部分能吃,水上的部分自然也不能錯過。




新鮮的蓮蓬是武漢人消暑的常備水果。

蓮蓬是蓮花的花托,撥開蓮蓬柔軟清香的外衣,裡面藏著十來粒綠綠胖胖的蓮子。咬開新鮮的蓮子,清甜的汁水伴隨著蓮心的微苦,一身燥熱都隨著蓮子殼兒飛到了九霄雲外。




「蓮子好東西,消火的。」




夏天,如果有機會逛逛武漢的菜市場,一定能有看到蓮蓬堆積成山的攤位,小販正蹲坐在地上用心剝蓮蓬的壯觀場景。





圖/楚天都市報




宵夜上菜前,先來幾粒蓮子。聊開心了,對身邊的朋友罵上兩句,引來三三兩兩的笑聲,實在是不枉做個武漢人。




上菜了,剝開紅彤彤的小龍蝦,來一把焦香十足的烤串兒,一碗清爽可口的涼麵,吃罷再一人一碗帶著冰渣的綠豆湯,

整個胃都在高喊著滿足。




武漢的宵夜啊,誠不我欺。




吃高興、玩高興了回到家,第二天清晨,床邊玉蘭花或梔子花的香氣會輕柔喚醒你,那是媽媽帶回來的。







梔子花和玉蘭花是武漢夏季的標配。

玉蘭花是挑標誌的兩朵串成一串,梔子花則是大剌剌的四、五朵隨意綁在一起,

香氣放肆而長久,一如武漢女生們的爽朗性格。

武漢嫂子們總會在早晨買菜的時候順手捎一些,有的直接帶回家放在床頭,講究一點兒的則綁在頭髮上、別在胸前,

那比簪子或者胸針更有魅力。




武漢女作家池莉曾以吉慶街為原型寫了小說《生活秀》,賣鴨脖的老闆娘雙揚讓人們看到了真實的武漢,

那是一種齟齬生活中里的詩意。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這世上最容易的,是看破紅塵,難的,卻是命里打滾。」





2003年電影《生活秀》 女主雙揚(陶紅飾)




不久前,武漢這兩個字開始密集地出現在網路上,頗有一躍成為網紅城市的潛質。但無論如何,武漢都成不了網紅,因為它並不想接納每個人高屋建瓴的理想,那是屬於北上廣的;

它能接納的,是對世俗生活的渴望。




在武漢,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因為這座城市腳踏實地的煙火氣是真實的,熱氣騰騰的市民生活也是真實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發現中華之美,為華人發聲


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有深度的思想




華人優品 

今日推薦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

華人優品

」推薦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曾虛胖、駝背、體質差,他用這種極速燃脂法,4周脫胎換骨
中美經濟的前世今生:美國發家史讓你看清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遠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