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學會交朋友,是一個複雜充滿挑戰的過程。

通常我們會覺得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從和小朋友一起玩才開始的,但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孩子的社交能力,起源於家庭

他們會模仿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家庭成員對待彼此的態度和方法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對待他人的方式。


不同年齡段孩子與同齡人的交往模式

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齡孩子的社交發展特點。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 嬰兒時期,孩子主要是獨自玩耍,或者旁觀別人

1歲前的小寶寶,暫時沒有交朋友的概念,但是對家人的需求卻非常的強烈,只要家人不在身邊,就會大哭大喊,直到家人的出現。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 1歲以後,孩子開始逐漸有了社交的端倪。

但朋友的概念仍然不是很強烈,此時孩子的社交仍然是以家人為重點,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已經有獨自玩耍的能力,只要家人在旁邊,即使不陪玩,也不會大哭大鬧了。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 2歲以後,孩子會對別的小朋友產生一些興趣,會有參與其他人遊戲的意向。

他們會去靠近別人,偶爾會有一些言語和肢體上的交流,會看著說話的人,會模仿別人的活動,比如看見其他的小朋友會從石頭上跳下來,他們也會去模仿,但是即便是在一個空間內玩耍,也是各自玩各自的,沒有實質性的互動和交流。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 3歲左右,孩子會用實際的辭彙與人交流了。

玩耍的時候可以與他人輪流進行,可以發出直接的請求,喜歡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在遊戲中扮演爸爸或者媽媽,或者小動物。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 5歲以後,孩子更喜歡合作、交互性比較強的交往方式,開始喜歡玩競技類的遊戲,並且能夠理解公平競爭和運動精神。

這個時候孩子之間會有很多相互的交流,他們會在別人說話時傾聽,能夠適當的繼續、結束或轉移話題。但還不能清楚的區分對錯。


慢熱孩子的社交模式

慢熱,是個中性詞,是指做事情需要一個過程,才能投入。

慢熱的孩子,即使暫時一個人玩,也並不意味著他沒有交友的技能。

這段媽媽和孩子的有趣聊天,能幫助我們了解「慢熱」孩子內心的想法:


媽媽問:「如果你遇到不認識的人,你會和他打招呼嗎?」

孩子很堅決的回答:「不會!」

「不打招呼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不認識他呀,我要想想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怎麼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如果你們給我介紹了他是誰,是幹什麼的,我就願意和他說話了。」

「那你會主動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玩嗎?」

(很堅決的)「不會!」

「也是因為要琢磨琢磨,是好人還是壞人嗎?」

「小朋友怎麼會有壞人呢?我想的是,他在玩什麼,有沒有意思。」

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時,有些孩子會出現「慢熱」的表現,並不是因為他們「害羞」或「膽小」,而是他們需要花時間估量一下這幾個問題

第一,我安全嗎?

——孩子會想,和他們一起玩,我會快樂嗎?我會不會被傷害呢?

第二,我有能力嗎?

——很多孩子在接觸新朋友時,會在乎自己能不能和別人好好相處,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沒有人可以幫助和支持自己。

第三,是否會順利呢?

——「慢熱」孩子會忍不住去想一些負面的結果。比如,玩一會兒之後,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會不會拒絕我呢?我會不會被嘲笑呢?玩起來會不會有趣呢?


如何幫助他們交朋友

1、耐心一點,給孩子觀察的機會。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放手讓孩子觀察,也是讓孩子熟悉社交場合的方法。內向的孩子,有突出的觀察能力,還沒有融入他人的時候,已經在通過觀察來學習了,他們還能抓住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作為交流的切入點。

在把別人視為朋友之前,慢熱孩子需要充分的了解這些人。家長可以給孩子介紹,對方是誰,他有什麼喜好特點,之前有沒有見過面等等。

2、玩個遊戲,給孩子「小步前進」的支持。

  • 首先,接納等待孩子。

有些孩子對太嘈雜的環境,天生有排斥感,如果再加上成人的催促、指責、貼標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會讓他們關注一些負面信息。

家長要讓孩子相信,你會隨時回應他的需求和情緒,你會等待他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還沒有準備好,讓他明白,你會陪著他再等一等。

  • 然後,觀察和陪伴孩子。

在等待陪伴孩子的時候,觀察他的情緒、表情、動作。有的孩子已經從自己的情緒中走了出來,關注其他人或其他事,甚至還會跟大家一起笑,這時可以嘗試陪伴式的推動孩子,比如,對孩子說:「我們一起走近一點看看他們在玩什麼吧?」或者「我們也像那個小朋友一樣,撿一片樹葉玩一玩吧?」

  • 第三,發起遊戲。

遊戲的選擇要有互動性,這樣才能在孩子之間搭建交流的橋樑,也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遊戲,比如:抓氣球,故事接龍等等。在遊戲中保持對孩子的觀察,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掌握遊戲的主動權。

3、設立「朋友日」——給孩子建立一個小而美的朋友圈

如何引導「慢熱」孩子交朋友

為孩子找幾個能玩到一起的小夥伴,是很多媽媽都在做的事。

我們可以每周設立1~2次朋友日,比如周末,邀請小朋友和他們的媽媽來家裡做客。剛開始邀請的家庭數量不宜多,最好從一個家庭開始,而且是同一個小朋友。

兩個孩子逐漸熟悉之後,開始邀請兩位小朋友來家裡做客。慢慢的,孩子甚至會期待朋友日的到來。

有了這樣的鋪墊,媽媽還能帶著孩子輪流去這幾個小朋友的家裡做客。

家長們可以用這樣循序漸進的的方式引導孩子交朋友。與熟悉的同齡人之間,有規律的豐富的交流,對內向的孩子交友發展來說非常的重要。一段時間後,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時,孩子不會再像從前那樣逃避或者是哭鬧了。

「慢熱」並不是不會交朋友,而是內向孩子需要一個對環境以及自己有觀察和評估的過程。

不強迫孩子交朋友,不代表要錯失每一次積累社交經驗的機會。家長們尊重自家孩子的性格特點,用合適的方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