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南方會飛的大蟑螂,北方大漢見了都被嚇飛

南方會飛的大蟑螂,北方大漢見了都被嚇飛





文|大唐雷音寺 袁榭


本文轉載自大唐雷音寺(datangleiyin)




你見過會飛的大蟑螂嗎?據說紋身金鏈子大哥的剋星就是這款大蟑螂。



 

你在網上搜南方蟑螂, 「南方人坐大蟑螂飛行上班」「南方巨蟑螂嚇哭東北大漢」之類的段子鋪面而來。


 


為什麼北方人覺得爬行的小蟑螂不太嚇人,而會飛的南方大蟑螂更嚇人呢?


 






大蟑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對會飛大蟑螂的恐懼,是這片土地上持續千年的心理陰影。據考證,中國傳統的蟑螂「輕小能飛」、「兩翅能飛」、「重翅能飛」,更符合大蟑螂也就是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的特徵。而它們分布很廣,山西到亞熱帶的嶺南都有蹤影。

 


唐朝人名醫孫思邈稱它們:「生晉陽川澤,及人家屋間。形似蠶蛾,腹下赤」。 


 


除了古籍記載,當代流行病媒生物研究也能證明,小蟑螂在中國是晚近才出現的。現在北方人習見的小蟑螂——德國小蠊,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種。


 

按官方衛生部門的研究,在1990年代前,中國城市蟑螂的優勢種群多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日本大蠊等大號蟑螂,德國小蠊分布僅限在少數城市。1988-1990年山東省蟑螂優勢種為日本大蠊,1998年廣東省城區蜚蠊優勢種為美洲大蠊,占蜚蠊種群的91.11%,其次為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和德國小蠊。





美洲大蠊




但是德國小蠊的繁殖力是各種蟑螂中最強的。德國小蠊卵鞘中卵的數量比其他室內蜚蠊的卵鞘含卵粒數要多。德國小蠊從卵孵化至性成熟所需時間最短,只需6~7次蛻皮就能達到性成熟的成蟲期,而美洲大蠊則需要10~12次。德國小蠊的幼蟲體形也更小,可躲藏在更狹窄的縫隙中。


 


德國小蠊




20世紀最後十年開始,中國城市化邁上軌道,大型超市、大型居民小區為德國小蠊提供了完美的繁殖環境:食物更富集、繁殖空間更狹小。大蠊種群逐漸衰減,德國小蠊迅速取代之,成為優勢種群。2006年北京市海淀區德國小蠊為絕對優勢種,佔總捕獲數的99.00%。2008年江西南昌市,德國小蠊占捕獲總數的99.68%,美洲大蠊佔0.09%,黑胸大蠊佔0.23%。大連市2005-2007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連市的蟑螂有德國小蠊、日本大蠊和黑胸大蠊3種,其中德國小蠊連續3年佔96%以上。2010年福建省病媒生物監測結果中,德國小蠊也為該省蟑螂中的優勢種群。








對大蟑螂的恐懼是代代相傳的


————————



蟑螂藏污納垢,易傳疾疫。蟑螂還是全頻譜攝食者,從菜葉到人肉都能咬。而且蟑螂的神經節點,除了頭部主管觸鬚與複眼的主腦以外,在軀幹還有副腦,即使截去頭部仍然不會死。加上能飛能跳,在古人眼裡簡直是昆蟲界的殭屍妖怪,令人恐懼理所當然。


 


而正是因為這種能飛的大蟑螂在中國存在的歷史悠久,而讓這種恐懼一代代「傳」了下來。




發展心理學家已證實,兒童在心理發展歷程中會產生一系列十分特別的恐懼感。進化心理學家的研究則表明,一旦兒童處在極度危險的環境中,特定的恐懼便會隨之襲來。確切來說,這種環境對遠古時期的幼兒而言是極度危險的,儘管現代人的生存環境相比過去已經大相徑庭,但人類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演化,所以這種恐懼感仍然留存了下來。


 


儘管不同的環境下存在不同的危險,但有些危險因為無法忽視,長久以來一直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改寫了人類的基因組,於是基因組產生了「適應性恐懼」作為應對之策。適應性恐懼的對象包括蛇、蜘蛛、黑暗、雷鳴等,它們通常能輕易引發人們的恐懼感,而人類很難對其免疫。這些恐懼經常過分誇大事物的實際危險性。


 


蜘蛛和蛇是最常見的恐懼對象,不過在工業化世界,很少有人被蜘蛛和蛇咬傷致死。當今世界的人們死於交通事故的概率是百分之一左右,而死於蛛毒的概率在49萬分之一左右,死於蛇毒或蜥蜴毒的概率在55萬分之一左右。但現在還是天生怕蛇怕蟲的人多,天生怕汽車的人少。因為數百萬年來,人類祖先一直處於由毒蛇、毒蛛引發的恐懼支配下,也就使得現代人生來就容易對它們心生恐懼,這是進化的偏向使然。


 


一項2012年研究的調查問卷,統計了來自44個國家的5100名兒童的恐懼和夢想,結果顯示,無論來自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孩子,最怕的都是昆蟲和動物。即便是那些在工業化城市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即使從未接觸過捕食性動物,也很容易對危險動物感到害怕。因為適應性恐懼是人類天性最根本的一部分。


 


對蟑螂的恐懼也是這樣。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能飛能跳的大蟑螂在華歷史更久,所以即使現在習慣了德國小蠊的北方人,看到大蟑螂也會驚怕。








古人戰勝蟑螂恐懼的辦法:吃掉


——————————




中國人戰勝恐懼的的方法之一就是「吃」。


 


公元七世紀的唐朝官修藥典《新修本草》中稱:「蜚蠊……此蟲味辛辣而臭,漢中人食之,言下氣」。


 


公元七世紀末至八世紀中的唐朝人陳藏器稱:「狀如蝗,蜀人食之。」 







到了公元十六世紀,李時珍說蟑螂是「西南夷皆食之」。公元十八世紀的清朝人趙學敏,給的吃蟑螂偏方里主配料是「桂州荔枝肉」。


 


這思路其實很好理解,按照順勢巫術的定律,根據「相似性」的聯想,認為同類相生,或結果與其原因相似,進而就能推出「吃啥補啥」的觀念。西非暴君生吃敵人的心臟,認為藉此就獲得了敵手的勇氣。東亞男人愛吃長大堅直的動物器官,認為藉此就能讓自己的丁丁同樣長大堅直。這些都是同理。


 


按照此理,傳統藥典的蟑螂食譜、藥方就好理解得很了。「蟲善走竄」,蟑螂善於穿越鑽爬,所以具有「破積聚」、「軟堅散結」、「破瘀化積」、「通利血脈」的療效。蟑螂去頭都不死,生命力強,所以能用於幼兒急救:「凡小兒患疳疾,不拘何等疳,垂死者皆效。取灶上蟑螂焙乾,與之食……只須食一、二次即愈。愈後體更肥白,且屢試屢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十五年了,這個流量當道的娛樂圈,配不起張國榮
突圍「低智商社會」的武器,是思考與人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