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換你你也這樣做

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換你你也這樣做

原標題: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原因很簡單,換你你也這樣做


有一句古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後者說的是立繼承人以貴不以長,也就是正室所生的嫡子。前者說的就是立嫡長子而不立賢子。在古代皇帝立接班人一般都是嫡長子,例如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而不是立賢子李世民;朱元璋立嫡長孫朱允炆而不是立賢子朱棣;朱棣立嫡長子朱高熾而不是賢子朱高煦。為什麼古代皇帝執著於立嫡長子而不是賢子?我們來看看原因。


首先出身原因


皇帝的正室一般都是名門望族,我們這裡以周幽王為例。周幽王的正室是申後,嫡長子是太子姬宜臼,而申後世申國國君的女兒。周幽王擅自廢嫡立庶導致申侯大怒,申侯勾結犬戎一齊進攻西周,導致周幽王被殺,前任太子繼位是為周平王。而後世把周幽王抹黑成烽火戲諸侯,其實就是太子勾結外人。



古代皇帝的正室一般都是由身份的人,多數都是出自名門望族,一旦立庶子不立嫡子,那麼皇后娘家一定有意見,本來穩坐外戚世家,現在位子被別人奪了,那自然會沒事找事。出於正室出身的原因,所以一般都會選擇立嫡而不是立庶。

為什麼立嫡,這個問題想明白後我們再去思考為什麼立長。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長是絕對的,而賢是相對的。皇帝怎麼能知道皇子是否賢明?而如果皇子事先打點好大臣,那麼所謂的賢明還是賢明嗎?我們此時以清朝為例子。清朝是秘密建儲,也就是立賢不立長。康熙晚年的時候爆發了九子奪嫡,最終是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人對決,多數人都說八阿哥賢明,但是康熙還是選立了四阿哥。因為康熙知道,那是八阿哥籠絡朝臣手段高明,並不是他真的賢明。



還有就是道光立賢,一個是四子另一個是六子。其實兩人平分秋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四子並不如六子。但是四子的老師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以仁愛感動道光帝,最終道光帝立四子為繼承人,也就是咸豐帝。從這兩處就能看出來,立賢是相對性的,並不一定真的是賢而是其手段高明。


而且如果不立長,那麼就容易造成九子奪嫡的悲劇,成功者登上皇位,但是他是踩著同胞兄弟上位的,上位之路血腥無比。外加上沒有固定的標準,那麼誰先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那麼就掌握了先機,例如趙光義最先得知趙匡胤駕崩的消息,得到了先機取得了皇位。在出身的問題上決定了立正室之子,也就是立嫡不立庶。而在在於不穩定性的情況下,決定了立長而不是立賢。而且嫡長子一定確定下來,那麼就會找帝師來教導皇子,從小培養其治國能力,將來雖然不一定是千古一帝,但也不會是昏庸無能之輩。


但是礙於各種原因,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只有五分之二是嫡長子登基的,有一部分是皇帝無嫡子,還有一部分是李世民那種幼子奪位的。歷史上立繼承人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立嫡長子,另一種是清朝的秘密建儲。各位看官覺得這兩種方法哪一種好?還請在評論區評論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香茗 的精彩文章:

故宮為什麼不開放冷宮?不是有怨氣。溥儀在他的自傳中說出原因
甲午戰爭後為什麼清政府還援助日本7000萬斤糧食?慈禧是不是傻

TAG:書香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