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內三院是清代所設,它的前身便是於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四月設立的文館,天聰三年八月開始為文館選拔生員,起用了大量的漢儒生。天聰十年三月正式將文館改名為內三院。內三院正式成立後,努爾哈赤對內三院的職掌有了明確的規定,首先將內三院分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和內弘文院,每一院的職能各有側重。據史料記載:「內國史院掌:記注起居詔令,收藏御制文字;纂修歷代祖宗實錄;撰擬礦志文;編纂一切機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記官員升降文冊;撰擬功臣母妻誥命、印文;追贈諸貝勒冊文;凡六部所辦事宜,可入史冊者,選擇記載;一應鄰國遠方往來書札,俱編為史冊。內秘書院掌:撰擬與外國往來書札:掌錄各衙門奏疏及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並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各官文。內弘文院掌:注釋歷代行事善惡,進講御前;侍講皇子並教諸親王;頒行制度。」不過在實際工作中內三院的職責並不明確,比如說內秘書院掌錄「皇上敕諭」及「各衙門奏疏」,卻經常出現其他兩院人員傳達聖諭、掌錄章奏的情況。雖然內三院的工作繁重,但此時的內三院還只是一個純粹的文館,地位不高,作用不顯,而且基本上都是滿人文臣。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皇太極繼位後,對內三院進行了改革,首先是在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五月,主持了一場考核,以此對內三院人員進行了一次議敘:「三等甲喇章京希福,原系國史院承政,升為二等甲喇章京,授為弘文院大學士。三等甲喇章京范文程,原系秘書院承政,升為二等甲喇章京,仍為秘書院大學士。升二等甲喇章京鮑承先為秘書院大學士…」可以看出,此時內三院里的大臣們都有了相應的官階,即有了大學士、學士、舉人三個階層這意味著內三院的地位開始提高了,內三院逐漸規範化、制度化。

之所以要設立內三院,「根本任務是協助皇帝擺脫滿洲議政傳統對皇權的制約,建立以專制皇權為核心的官僚政治體制。」皇太極繼位之初,仍是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因此皇太極實際上受到幾位和碩貝勒的牽制。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皇太極試圖培養自己的親信班子,為他提供征明大計,因此他大力扶植內三院,以備諮詢、啟沃君心。皇太極時期內三院只對他負責,內三院的大學士、學士們為其出謀劃策,積极參与制各項改革措施,是皇太極的「智囊團」。因此,雖然這時的內三院官員官品不高,但地位提升得很快。他們是權力的執行者,由依附私人變為依附制度。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到了多爾袞任攝政王時期,內三院的權力又遭到了削弱,政務主要由兩位攝政王決斷。同時又「增設內三院學士各一員,以覺羅伊圖為秘書院學士,來袞為國史院學士,查布海為弘文院學士。」多爾袞將自己的親信派入內三院中,掌握來往機密奏疏,內三院實際上為多爾袞所把持。順治親政後,又重新重用內三院,內三院不僅有對六部的監督權,而且還被賦予了票擬批弘的權力。因此在順治十五年,內三院被改為內閣,大學士、學士 「分班入直」,常在皇帝的左右,充當顧問,他們幫助皇帝解答政事中的疑難問題,還為皇帝辦理公文,草擬諭旨,正式具有了 「掌議天下之政,宣布絲綸」的職能。到了康熙九年(1670年),仍改內三院為內閣,另設翰林院。此後成為定製,一直到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與之抗衡,內閣的權力逐漸遭到削弱。

參考文獻:

邱雪靜:《清入關前文館、內三院述評》,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艾麗:《從文館到內三院—看清初政治選擇》,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5月。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華 興 春 秋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內三院」是為何物?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

小編 :姚天琪 閆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