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底有多少種「臉面」

人到底有多少種「臉面」

人到底有多少種「臉面」

人有多少種「臉面」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面孔,即使是比較特殊的雙胞胎或多胞胎兄弟姐妹,他們的面孔也是有差別的。那麼,從古至今,我們表示「臉面」的漢字都有哪些呢?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否也發生過什麼變化?

現在,我們經常用到的表示「臉」的字有:「臉、面、顏、頰」等,而實際上,從古至今人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說法不止這幾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臉」的世界去看一看。

《說文解字》曰:「面,顏前也。象人面形,凡面之屬皆從面。」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釋說:「顏前者。謂自此而前則為目,為鼻,為目下,為頰之間,乃正鄉人者。」意思是說,「面」指的是臉頰以內、鼻樑以外的一小部分。

甲骨文的「面」字,外面是一張臉的輪廓,中間是一隻大眼睛,它本來指長著眼睛的臉。我們的先人用臉上最能傳神的眼睛和臉的輪廓造出了「面」這個字。漢代以後,隸書的「面」從字形上已經很難看出臉面的意思了。

在古代,「面」指的是人整個頭的前部。《周易·革卦》: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意思是,君子的改變像豹子一樣迅猛而明顯,小人的改變只在面孔上而不夠徹底。這裡的「面」指的就是面孔。唐朝詩人崔護《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其中「面」同樣也是指人的整個臉部,而不是局部。

「面」由於用來表示頭部的前面,所以後來也用來表示其他事物的前面和表面,如「正面、水面」等。再往後,還可以表示「當面、面對」的意思,例如《戰國策·趙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這裡的「面」就是當面的意思。

「臉」左邊是「月(肉)」,表示與身體有關;右邊是「僉」,表示讀音。《韻會》:臉,目下頰上也。意思是,「臉」指的是兩頰以上的部分。古代女子在化妝時都會在眼睛以下、臉頰以上施粉、塗胭脂,其具體部位大致是顴骨的位置。

「臉」在古代和現代所表示的含義並不完全相同。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在古代,「臉」最早指的只是「面」的一部分。例如唐朝白居易《王昭君二首》: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其中「面」與「臉」同時使用,說明「臉」指的就是臉頰,而不是整個面部。

另外,「臉」字大約到魏晉以後才出現,比「面」的出現要晚。到了唐宋時期,「臉」才逐漸用在口語和書面語中,並且也漸漸可以指整個面部了。例如南唐李煜《菩薩蠻》:慢臉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臉」和「面」的區別

「臉」可以獨立使用,比如形容人害羞時可以說「臉紅了」,卻不能說「面紅了」。還有「飯粒沾得滿臉都是、一臉不開心的樣子」等,這些地方都不適合用「面」。

「臉」在口語里更常用,而「面」則更傾向於出現在書面表達中。比如我們常說「他的臉色發灰」,但在書面表達中卻更常用「面色如土」等。

一些比較固定的說法,用「面」還是用「臉」本來不存在原則問題,但是習慣使然,還是以不隨意替換為好。例如「人面桃花、面有得色、愁眉苦臉、劈頭蓋臉」等。

人們在日常說話辦事時,如果辦砸了,丟了面子,常常會說「顏面掃地」。那麼,這裡的「顏」與人的面孔有關係嗎?

「顏」,左邊是「彥」,表示讀音;右邊是「頁」,表示與人的頭部有關。《說文解字》:顏,眉目之間。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則說:「各本作眉目之間,淺人妄增字耳。今正。眉與目之間不名顏??是可證顏為眉間。醫經所謂闕。道書所謂上丹田。相書所謂中正印堂也。」這段話的意思是:「顏」本來的字義是「印堂」,指兩道眉毛之間的部分,而不是眉毛和眼睛之間的部分。這個部位在中醫里叫作「闕」,是穴位名,道家稱作「上丹田」,相術則稱為「印堂」。

我們現在經常用「顏」來形容人的臉色和面部表情,也用來比喻「名譽、體面」等。比如「厚顏無恥、汗顏、和顏悅色、笑逐顏開」等。可見,人的面部表情變化萬千,而且往往流露出人的好惡、悲喜、自負或自卑等內在感受。而這種「喜怒形於色」的特點,剛好也成了「方士」「相術」賴以生存的土壤。

◎本文摘自《藏在身體里的漢字》,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立夏詩詞:時有微涼不是風,開門小立月明中
知識丨圖說中國古建築中的「門」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