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詩詞里,領略別有風味的夏

在詩詞里,領略別有風味的夏

原標題:在詩詞里,領略別有風味的夏

■ 羊玉秀

驕陽、熱浪、揮汗如雨……難道夏天只有這些景象嗎?其實不然,夏天不僅有生長的蓬勃與旺盛,還有美麗的夏日詩詞。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感受夏天,我最近用三節課的時間,帶著學生去詩詞里領略了一番別有風味的夏天。

第一站:聽夏的聲音

「假如用一個字來形容夏天,你覺得是……」「熱!」還沒等我說完,孩子們便異口同聲地喊了起來。是的,這幾天實在太熱了。我又輕輕地問:「此時,有一陣又一陣的風不斷地吹進我們的教室,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雨,感覺又如何?」結果又是一陣異口同聲的回答:「爽!」趁著討論氣氛正濃,我播放出了陣陣雨聲夾雜著雷聲的音頻,蘇軾的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適時而出。雨聲里,我們一起感受「白雨跳珠亂入船」的急切與可愛,一起想像「望湖樓下水如天」的豁達與開闊。這時,望向教室的窗外,暑氣彷彿已消退了大半,一派清風徐徐的景象。

雨聲停,蛙聲起。蛙聲里,我們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一遍遍地讀,打著節拍讀,伴著音樂讀,搖頭晃腦地讀,一次次領略那美麗的田園風光,那豐收的喜悅。在學校的不遠處,一片金黃的谷穗正傲然挺立在驕陽下。於是,豐收的喜悅,不僅僅是在田野上,更走進我和學生的心裡。

午後蟬聲是鄉村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聲音了。可是,蟬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幼蟲的形態在地下度過的。美國有一種蟬,幼蟲要在地下生活十七年之久,當它們出來唱歌時,也是生命走到盡頭之時。孩子們了解這些知識後,被深深震撼了。是啊,如此漫長的沉潛,只換來幾個星期的風光歌唱,它們怎能不全力以赴呢?我們又怎能不滿懷敬畏?這個夏天,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我們讀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蟬》時便多了一份情愫,聽到蟬叫時心中便多了幾分不舍。

第二站:看夏的辛勞

很多古代詩人都嚮往鄉村生活,因此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很容易就引起了村裡孩子們的共鳴。是啊,誰沒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經歷?誰沒有看見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辛勞?一首詩讀下來,連勞動也變得如此富有詩意和興味盎然。

在農村,不但大人要勞動,孩子也很少能閑著。詩歌《四時田園雜興》道出其中的辛勞:白天出去耕田,夜晚要織布,村莊的男女老少都要幹活,小孩子雖然不能幹大人的活,也要在田間地頭、屋前屋後學著種瓜。雖然時代在變化,但村民勤勞、淳樸的生活態度沒有變。辛勞著,也滿足著,因為他們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再讀「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時,孩子們的聲音越來越響亮,因為那不僅是在讀詩,更是在表露心聲——愛勞動,愛家鄉。

有了這樣的情愫,再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孩子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要珍惜每一粒糧食,更懂得尊重每一滴汗水、感恩每一份辛勤。

第三站:唱夏的歡樂

有一種植物,眾多文人墨客歌詠過它。如果夏天沒有了它,定會丟失一半的美,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如果猜不到,我再給你們一個提示:「有個小姑娘,從小坐水中央,粉紅笑面迎風擺,只做綠船不划槳。」「荷花。」孩子們開心地喊了出來。

我把收集到的荷花、荷葉圖片,在教室里用幻燈片展示出來。伴著優美的古箏曲,我們一面看圖,一面讀著宋代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不用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已深深映在孩子們的腦海里。

接著,我和學生們又讀《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開在水中央的荷花是那樣的高潔、美麗,它露出尖尖的角,吸引了蜻蜓前來駐足、並且流連忘返。

隨後,我和學生們又跟著音頻唱起了譜曲古詩詞作品《江南》,在「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中,我們甘心做一條快樂的小魚兒,穿梭在蓮葉間。

是的,種一片荷葉在心上,走到哪裡都是水雲間;養一朵蓮花在心間,途經的每一處都會溫暖如初。

(作者系儋州市西培中心校南樂小學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古詩詞中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你會背幾個?
如何給自己的寶寶取一個「詩情畫意」的好名字?(值得收藏)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