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論牙齒病因

中醫論牙齒病因

五行之用.無在不彰.天一生水.水之凝者為石.其至堅者為金.而石可礱物.金能斷物.在人則齒應之.齒者胃之標.骨之餘.上齦屬胃.胃為艮土.故止而不動.下齦屬大腸.大腸主庚金.故動而不休.齒稟其氣.無物不摧.此造化之微.不可測也.腎中有水有火.足陽明喜寒畏熱.手陽明喜熱畏寒.其氣不齊.凡齒落動搖.主腎.齒齦腫潰.主胃與大腸.其間有風寒乘之.濕熱侵之.疳蟲蝕之.或散或清.或蕩滌.法亦不等.然必以寒熱兼濟.葯乃有效者何也.緣水火不可偏廢.一勝則一負.土不可燥.金不可寒.即其所喜所畏.可得用藥之權衡.如細辛.少陰之熱葯也.黃柏.太陽之寒葯也.專用之.則各主一病.合用之.則止牙疼於俄頃.凡祛風解熱涼血劑中.皆不可缺.至真陰虧而水不足.元氣傷而火有餘.或益水中之火.或滋火中之水溯厥原而療之.能以常格論哉.

一東垣治劉經歷之內.齒痛不可忍.須騎馬外行.口吸涼風則痛止.至家復作.乃濕熱為邪.足陽明多血多氣.加以膏粱之味助之所致.因立方.不須騎馬.當令風寒之氣.生於齒間.黃連胡桐淚之苦寒.薄荷葉荊芥穗之辛涼.四味相合而作風寒之氣.治濕熱為主.新升麻之苦平.行陽明經為使.羊 骨灰補之為佐.麝香少許為引.細末擦之.痛減半.又以調胃承氣去硝加黃連治其本.下三兩行.痛不復作.

一齒惡寒熱.或蟲疳齦腫.出血痛穢.皆手足陽明.外感風寒.內蘊濕熱.風寒.用荊防湯.濕熱.用清胃散.甚則承氣湯.

一牙齒動搖脫落.本足少陰經.用六味丸.火衰者.八味丸.還少丹.七情所傷.隨症調之.

一風毒牙痛.或大寒所犯.用獨活散.

荊防湯 治畏寒畏熱.

防風 荊芥 生地 枳殼 葛根(各一錢) 細辛(三分) 蔓荊子(七分焙研) 黃柏(五分酒炒黑)

水煎.

清胃湯 治齦腫潰爛.

生地(一錢半) 石膏(二錢) 升麻(五分) 丹皮 防風 枳殼(各一錢)

水煎.下齦甚者.加芍藥、黃芩.

涼膈散 治胃有實熱.

大黃(酒蒸) 朴硝 甘草 山梔(炒黑) 黃芩 薄荷(各一兩) 連翹(四兩)

為末.每服五七錢.水煎.

獨活散

獨活 川芎 羌活 防風(各五分) 細辛 荊芥 薄荷 生地黃(各二錢)

每服五錢.水煎.

丹溪治小兒走馬牙疳.床一齊腐爛即死.用婦人尿桶中白垢.火 一錢.入銅綠三分.麝香

一分半.敷之立效.

立齋治中氣虧損.牙齒作病.用補中益氣、歸脾二湯.加酒炒黑黃柏.

中醫論牙齒病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家文坊 的精彩文章:

音樂劇《灰姑娘》中文版全國首秀登陸上海

TAG:吳家文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