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卡梅隆來了,這次豆瓣9.4

卡梅隆來了,這次豆瓣9.4

6月院線片相當慘淡,不用說你們也知道了,根本沒有讓人想進影院的慾望。

可線上放出來的資源就不一樣了。

前幾天戛納大熱片《燃燒》和《超感獵殺》同時放出,激動了一大批影迷。

《燃燒》

除了這兩部,電影菌又給你們找了一部相當好看又相當下飯的訪談節目。

你能一邊津津有味地在劇集里尋找無數的影史經典畫面,還能一邊聽著卡梅隆和無數影壇大神侃侃而談,提高姿勢水平。

看完幾集,電影菌真的拜服了。

卡梅隆啊卡梅隆,他不僅故事片拍得好,一次次用新經典重塑自己的票房神話,也坐著和嘉賓聊個天也能飈分到豆瓣9.4——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James Cameron"s 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這檔節目分五集,主要通過嘉賓訪談和影像資料的形式,向觀眾介紹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電影幕後製作和科幻電影史的發展。

說到底,他們討論的主題就是:當我們在看科幻片時,我們在看什麼?

節目的一大亮點當然是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神級大咖的匯聚一堂。

有你們熟悉的「好萊塢神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科幻迷心中永遠的上帝——創造了」星球大戰「帝國的喬治·盧卡斯。

最近剛剛斬獲奧斯卡的終極宅男陀螺(吉爾莫·德爾·托羅)。

締造了殿堂級科幻神作《銀翼殺手》和《異形》的雷德利·斯科特。

當然也少不了中國觀眾最熟悉的諾蘭。

除此之外,呂克·貝松、保羅·范霍文、詹姆斯·古恩等名導也一一現身,露面的還有一眾大咖演員,包括威爾·史密斯、施瓦辛格、基努、囧瑟夫、佐伊·索爾達娜等等。

看到如此豪華的陣容,不少豆瓣網友都只有一個反應——欣喜到昏厥。

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大導之一,卡梅隆的資源調動能力真是罕有人可以與之匹敵。

當然,節目最大的亮點還不是陣容,而是對科幻史的梳理和探討

科幻電影一般都兩個指向,一個指向未來,一個指向現在與過去

指向未來的科幻電影一般著力於對未來世界的構建,而這種構建也指向兩個方向——一個光明的未來,和一個暗黑的未來。

在未來世界的構建中,總少不了外來力量的干擾

而這種外來力量,在科幻片中常常以「外星文明」的形式呈現,於是,地球人與外星人的衝突成為大部分科幻片的核心。

在對人與外星文明關係的探討中,不同的導演展露出了不同的態度,有持樂觀態度的,最著名的當屬斯皮爾伯格的《E.T.》。

完全是一則美好的科幻童話,通過一個突破不同物種之間隔閡的故事來展露斯皮爾伯格內里的溫情。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經常是帶著純真的孩童視角的,他總是竭力在展示「善」和引導「善」,即使在面對科幻題材、面對外星文明入侵時也仍然保持著如一的態度。

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一個無限優越的文明將會幫助你發現你最好的一面,將最好的你發掘出來,而你會展現自己最好的那部分。」

不過,對「外星文明」和人類關係持悲觀態度的仍然佔大多數——

《獨立日》中的白宮爆炸段落無疑是最明顯的表態。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權威象徵」——白宮,在這部影片被外星人炸毀了。

這一舉動顯示出了強烈的敵意,一瞬間,絕望的情緒瀰漫於銀幕內外。

好的科幻片不是無理據地展示令人絕望的未來,優秀的科幻片會不斷地質疑並挑戰我們的信仰。

這種質疑和挑戰不僅僅出現在對人類和外星人關係的探討上——

比如《天外魔花》中勾勒出來的對外星人的恐懼,實際上是人類對未知的恐懼。

外星人降臨到地球,向人類表示他們是來服侍地球人的。

而當主角們翻開那本封面為「如何服侍人類」的書時,才發現那根本是一本食譜!

《天外魔花》

這種質疑和挑戰更集中地體現在人對「人」這個群體自身的發問

在威爾·史密斯看來,關於外星侵略的電影是對人性最黑暗面的隱喻——

「與其說是外星人侵略並摧毀地球,不如說是我們人類摧毀了自己的星球。"

無數怪獸電影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喚起我們的恐懼,更是為了喚起我們的思考,因為它們統統指向一個令人發顫的事實——

怪獸(變異體)的出現,正是因為人類做了不該做的事。

經典怪獸電影《哥斯拉》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哥斯拉》老版

哥斯拉為什麼出現?

正是因為世界上頻繁的核試驗引起的核輻射導致了氣候異常和最終導致島上蜥蜴變異。

對當時的時事指涉非常明顯,直指那個年代的人們內心深處隱含的對「核威脅」的巨大恐懼,而這種恐懼在銀幕上以一隻強大恐怖的怪獸顯形。

《哥斯拉》新版

於是,這就回到了科幻電影的另一個指向,它指向過去,指向現在。

許多經典科幻片都包裹著政治內核,有著創作者對於當時世界的強有力的指涉和批判。

在上個世紀,H·G·威爾斯的經典科幻小說《世界大戰》講述了外星人入侵的故事。

外星人所代表的高級文明對人類所代表的的所謂低級文明發起了進攻,當一個掌握著高科技力量的文明對戰一個與之相比手無寸鐵的文明是,結果是可怖的。

而他寫作的年代,正是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的年代。

這種在科幻作品中表現出來的高級文明和低級文明之間的衝突,與殘酷的現實世界有著強烈的關聯。

而當著名導演奧遜威爾斯將其改編為電影時,它隱喻的是納粹的暴行和世界大戰,同樣是自恃為高級文明物種的一方對他們認為低級一方的殘酷殺戮。

緊接著,進入到「核威脅」時期,《世界大戰》中的外星人入侵則預示著核危機到來時整個世界即將面臨的情況。

那種瀰漫在整個世界的不安和窒息感也通過《哥斯拉》等作品表現出來。

而到了斯皮爾伯格時代,《世界大戰》則搖身一變又稱為展現「9.11事件」的外殼,展現恐怖襲擊給現代社會帶來的危機和不安感。

正如那句話所說的——

重要的不是神話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神話的年代。

《世界大戰》這則「神話」在不同時代披上同一個外殼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幾乎就是科幻內核在不同時代變化的一個微縮呈現。

無數的科幻電影幾乎都圍繞著一個東西在進行——關係

無論是人與異質文明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還是個體人類與自身的關係。

這三種關係,在電影菌非常喜歡的《降臨》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現。

《降臨》

《降臨》里不僅展現了人類對待外星文明的態度、與外星文明接觸交往的過程,還展現了在危機面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自身的關係,即一個個體人類對自己命運的抉擇過程。

最重要的是,《降臨》還展示了一個相當強悍的設定——

在接觸和了解外星文明之後,意識對時間有了超越性。

而這種超越性又直接聯繫到另一個主題:語言和思想的關係。

《降臨》

大概有無數人思考過語言與思想的關係,但我們從沒有在銀幕上這麼直觀的看到過這樣的展現——

語言直接決定了思考的模式,一種異質語言的學習會使人獲得超越時間性的能力。

《降臨》

而這些在《降臨》中都落到了一個個體身上。

當女主角擁有了這種能力,也就擁有了預見自己未來的能力,她的未來是一場赤裸裸的悲劇,而當她預見了這場悲劇,她仍然要奔赴這樣一個悲劇性的未來嗎?

《降臨》將一個宏大的主題完美結合到了一個古希臘式的個人悲劇之上,又竟然能夠結合得如此貼切、如此讓人共情。

當然,相當大的功勞要歸功於原著小說作者——特德·姜。

許多優秀的科幻片都是反烏托邦的,它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你在經過了一場安全的噩夢之後,重新審視自身,審視世界。

比如科幻經典《黑客帝國》,它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問題——

「這個世界是否僅僅只是一個假象?」

而不是誰都能像男主角那樣,擁有毅然決然選擇紅色藥丸吞下的勇氣,真相的重量往往令常人無法承受。

《黑客帝國》

但也有一些導演,喜歡在科幻電影中製造烏托邦,比如《星際迷航》——

飛船里跨種族的戀愛、不同物種的和諧相處,完全就是一個夢幻的伊甸園,人們在面對恐懼和危機時又煥發出了強大的愛的能力和對平等重新認識。

《星際迷航》

我們熱衷於看到不同導演在科幻片中袒露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這不僅僅體現在他們對未來世界的構建和對現實社會的態度上,也可以體現在「怪物」的製作上

雷德利·斯科特如是說——

「很多怪獸設計得並不是很好,它們只是我們曾見過的生物的複製品,有些電影在最終揭示怪獸面目時就被毀掉了。」

的確,在常見的科幻片里,許多外星人和怪獸的形象毫無想像力,他們幾乎只是正常人類的折射和變體,或者是一些人類對異質文明毫無新意的想像。

而斯科特創造的「異形」可就有趣多了。

異形的頭部象徵著陰莖,而這個怪物的生命恰恰起始於強暴,且它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徵。

斯科特天才地創造了這麼一個性與暴力的混合體

《異形》

這也是這檔節目最有趣的地方,我們從導演口中、從各式各樣的工作人員、演員和影評人口中,得到了許多對於科幻經典的全新體會。

對於《第九區》中對「種族隔離」的影射,編劇這麼說道——

「這是一個壓迫者成為被壓迫者的故事。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只有當人不再是人後,他才能獲得人性的故事」。」

《第九區》

我們熟知的《侏羅紀公園》在節目中也有非常有啟發性的解讀。

影片中「一群母恐龍也能繁衍後代」的設定我們都知道,但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其實早就為這個說法做了鋪墊——

當山姆坐上直升機時,他要系的安全帶兩端就是母帶,於是他自然就系不上,但他聰明的想到了一個方法:用安全帶圍著腰打了個結。

這一個細節恰恰揭示了影片重要的主題:生命自會找到出路。

一群母恐龍也能進化繁衍,人亦如是。

《侏羅紀公園》

在這檔卡梅隆主持製作的節目里,當然也少不了卡梅隆的精彩解讀。

在和喬治盧卡斯對談時,他提出了《星球大戰》中「二手未來」(滄桑未來)的概念,即未來不是一個new place,未來在我們去到那裡之前早已經被經歷過了。

這在《星球大戰》中體現為,未來世界中的東西都呈現一種破舊衰敗之感。

從節目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卡梅隆對每個嘉賓表述內容的觀察、總結和表態是極其精準的。

甚至對談之間的一些插科打諢也都是妙趣橫生的。

我們看到這些大咖在對談中如好友般的談笑風生,又隨時回歸最嚴肅的狀態探討他們對於世界、對於當代文明和異世界的獨特認知。

因而有時候,我們從這些看似閑談的節目或紀錄片能得到的信息量與樂趣,絲毫不少於我們觀看一部嚴肅的電影。

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正是這些。

這些偉大的導演和演員們,在未來這塊巨大的畫布上肆意揮灑著他們的想像力,他們可以在上面畫任何的東西,毫不掩飾地袒露他們的思考和天才。

而我們也正是通過這些畫布,得以窺見未來,得以正視現在,得以回溯過去,也得以審視我們自身。

資源已出至第五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SS電影 的精彩文章:

這場兩個男人之間的撕逼大戲,格外發人深省
豆瓣9.1的喪屍劇,卻讓人看出了滿滿溫情

TAG:BOSS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