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份報告,集中體現了德國對華焦慮感

這份報告,集中體現了德國對華焦慮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俞宙明】

在中德之間的交流中,「不對等」問題是一大挑戰。中德兩國無論是在民眾的互相了解、還是在雙方的交流願望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對等狀況,中國的行為者往往會有一種「剃頭挑子一頭熱」,無處著力的感覺。

事實上,「不對等」的感覺並非我們中國人所獨有。讀一讀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剛剛拿出的「中國能力」報告,就會發現,他們一樣有類似的「不對等」困擾,而且這種困擾甚至已經到了焦慮的地步。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logo

這份報告的全稱是《掌握中國知識,運用中國能力:在德國拓展中國能力的出發點》(以下簡稱「墨卡托報告」),於2018年5月7日在德國外交部、德國聯邦教研部和德國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三方聯合召集的專業會議上發布。報告的數據來源於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中國能力在德國」調研項目。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底,該中心受德國聯邦教研部和外交部資助,在德國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的支持下,以教育為切入點,對德國的中國能力狀況進行了全面調研,調查內容包括德國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中漢語課程的開設、中國知識的傳授和中德學生交流等,同時還進行了大規模的專家訪談。在此基礎上撰寫的墨卡托報告系統地梳理了德國政治、經濟與社會各個領域擁有中國能力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這裡要首先解釋一下「中國能力」這個概念。近年來,隨著中國在全球的政治經濟地位不斷上升,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同時也隨著中德關係在各領域的不斷深化,中國能力一詞逐漸進入德國政府和德國智庫的關鍵詞行列。2015年德國教研部推出的《中國戰略2015-2020》把中國能力定義為「理解中國的能力」,以語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為主,以與中國成功合作為目標。

而墨卡托報告則更進一層,把中國能力的定義擴展到了對中國當代政治、經濟、社會及歷史的了解,直至與各行各業相關的知識。報告的標題也顯示,撰寫者希望人們不僅掌握知識,還要有能力把這些知識付諸實踐。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做的平面圖

德國的中國能力狀況究竟如何?墨卡托報告得出的結論並不樂觀,認為形勢緊迫、挑戰巨大。報告的字裡行間透出了深深的焦慮。

第一重焦慮,認識不對等,德國人對中國太缺乏認識。報告指出,德國各界和德國大部分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陳舊的偏見中,真正熟悉當代中國情況、具備語言能力,並能夠與中國夥伴進行積極互動的人才非常缺乏。而同時,調查中接觸的多數被訪者都認為,中國人所擁有的德國能力,要大大超過德國人所擁有的中國能力,中國人更了解德國的情況、德語能力更好,並大多曾較長時期在德國留學居住。

第二重焦慮,意願不對等,德國人似乎缺乏了解中國的意願。德國人雖然急需更新中國知識,但他們認識和了解中國的積極性反而普遍不高。這方面甚至不需要拿中國人對德國的興趣來做對比,僅從歐洲看,德國人的積極性也是較差的。數年以來,德國學習漢語的中小學生人數一直在5000人左右止步不前,完全無法與法國的38000人相比。同時,德國學生也不願意前往中國進行長期交流,自2011年以來,PASCH校際短期交流等項目的報名人數甚至呈現下降趨勢。

學習中國書法的德國學生

第三重焦慮,影響不對等,擔心德國被中國影響。墨卡托報告對中國走近國際舞台中央的自信與積極的新姿態持警惕態度。報告提到,中國試圖「通過對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界精英、媒體、公民社會和教育機構有技巧地施加影響」來爭取獲得接受,而「孔子學院等中國教育機構不斷擴展其課程規模,將會對那些本身對中國缺乏前期了解的德國民眾產生持續的影響」,改變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在這種擔憂下,墨卡托報告一再強調,建設中國能力要「以我為主」,中國方面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第四重焦慮,條件不對等,漢語似乎要比德語難學很多。墨卡托報告得出的結論是,要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並使語言學習能與專業學習二者兼顧、相輔相成,最好的途徑是從小開始,有連續性地學習漢語課程。然而無論是中小學還是高校,師資的缺乏都是最大的軟肋。而如果要如上文所說,很大程度上排斥孔院等中方機構,做到以德國本國的力量為主導,則這個缺口如何補上就更難以想像了。

不難看出,同樣認識到「不對等」狀況,但中德兩方面的感受並不相同。中國期待通過人文交流加深民與民、國與國之間理解和信任的紐帶,一方面服務於中國的軟實力和國家形象的構建,一方面也促進中華文明與其他優秀文明互學互鑒。這是一種雙贏的、開放的姿態。而墨卡托報告呈現的則更多地是一種封閉、競爭和零和的心態,抱著這種心態,困擾變成了焦慮,一向充滿優越感的德國人竟然顯得如此地不自信。

2016年8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Stralsund為德國第17座孔子學院揭牌

這種焦慮,首先來源於西方根深蒂固的「主流」價值體系和冷戰思維。在死抱著這兩樣不放的德國人看來,無論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還是一帶一路,一律視為異己,而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更上升為威脅與挑戰。

同時,德國所背負的歷史包袱也時時刻刻影響著其政治和輿論語境。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一向抱有負面偏見,既在大眾中營造了一個陳舊的、誤讀的甚至妖魔化的中國形象,又往往為了迎合大眾而進一步強化這種形象,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偶然抬頭看看世界,發現自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自然會感到焦慮。

而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本身也在放大這種焦慮。該中心在2013年成立時曾表示,要通過獨立和實際研究,向德國展示一個多元的中國形象,深化德國乃至歐洲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然而數年過去,人們看到該中心的研究成果呈現出強烈的主觀性和傾向性。據《環球時報》調查,直至2017年3月,該中心發表的關於中國的研究文章,負面的佔到八成。如此增進的恐怕不是對中國的了解,而是與中國的對立。而這種對立與現實的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和反差。墨卡托報告一方面指出,增進對中國了解的最佳途徑,是到中國去停留一段時間;另一方面也承認,近來德國學生對於去中國交流的意願有所降低,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媒體對中國負面報道的影響。而這種負面輿論場的形成與維持,墨卡托中國中心自身就功不可沒。一邊畫地為牢,一邊又想突破,等於是抓著自己的頭髮向上提,不焦慮也難。

不過,透過焦慮,我們還是能看到,墨卡托報告體現了德國對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確有強烈的意願和迫切的需求。報告就如何在德國加強與改善中國能力提出的建議包括:

- 加強漢語教學,使學生儘早接觸漢語,推動漢語正式進入教學計劃,促進全德國漢語教學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 鼓勵德國民眾前往中國親身體驗,實地獲取中國能力;

- 設立統一的服務機構和網站,彙集與整合現有的知識和資源;

- 以路演、短期研修班等形式普及中國知識;

- 加強經驗交流,宣傳最佳案例。

不管初衷如何,墨卡托報告所體現出的這種意願和提出的這些建議,有它積極的一面。說到底,交流和了解需要雙方的努力。德方終於能放下架子,認真思考自身存在的問題,是值得歡迎的。而墨卡托作為德國乃至歐洲中國研究領域的最大智庫,這份報告無疑將對德國的「中國能力」建設帶來重要影響,客觀上對於促進和改善德國對中國的了解是有幫助的。作為這份報告中無處不在、既想排斥又完全離不開的「中國」,我們也應當認真研讀這份報告,思考我們自己應當如何應對。

2016年12月,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出版了《中國的政治體系》一書

首先,充分發揮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的能量,不斷擴大與深化機制內涵,加強不同層面的合作,提高中德人文交流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尤其是教育和青年兩大領域要強化。

第二,鼓勵和推動中德雙方人員交流往來,尤其要鼓勵德國學生與民眾來中國交流、旅遊,讓他們實地感受中國,獲得真正的「中國能力」。為此一方面可以與德方協商簡化雙方人員往來的簽證手續,一方面則應大力推動中德中小學校建立夥伴關係,活躍青少年人文交流,同時以獎學金、資助項目等手段吸引德國大學生及青年人才前來中國。

第三,加強漢語推廣,大力支持在德各地孔子學院的工作,但也要認真看待孔子學院面臨的挑戰,思考如何調整工作方式。同時,充分挖掘中方機構作為德國「中國能力」建設的「有益補充」的功用,在語言教學和漢語教師培養等方面,積極為德方提供幫助和支持。

最後,視線回到中國,我們也要看到,中德之間民眾相互了解的程度和意願的不對等,也意味著我們自己也還沒有能夠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在交流中體現中國魅力,描繪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潤物細無聲」地拉近民意,建立起民心相通的橋樑,將仍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應對這一挑戰,我們也需要加強自身「德國能力」的建設,只有認識德國、了解德國,擁有對德交流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對德方講好中國故事,從而真正實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的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愛爾蘭推翻墮胎禁令:孕期12周前,有醫生證明允許墮胎
韓國消費GDP佔比連續第六年下跌,面對貿易戰更加脆弱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