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芭比娃娃在美國失寵,就因為她……

芭比娃娃在美國失寵,就因為她……

在美國的玩具界,American girl似乎已經取代了芭比大姐大的位置,成為了女孩們的新寵。

同樣是講故事,芭比走的是「完美代言人「的路線,通過系列的文化產品,系統性地打造了一個夢幻帝國,她們美麗、聰慧、苗條,幾乎是女孩的理想型。而American girl呢? 他們是「所有人」,其中不乏盲人娃娃、殘障娃娃、白血病娃娃等。但,又不僅僅是所有人。

其中「榜樣型」的娃娃想要不斷突破自己的限制,成為「最好的自己」。對於這種積極想要不斷超越現實的人,在好萊塢,他們被打造成英雄,在玩具界,他們叫做「American girl」。

一個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定製了一款「mini me」

"Follow your inner star", "追尋你內心的光"是American girl崇尚的目標,他們鼓勵每個孩子能夠內觀自己,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這是一種很厲害的教育理念。我們大部分的教育都在向外找,學習社會科學可以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學習自然科學,總想著能讓人類向前邁進。我們對世界經常能說點什麼,卻總是擺不準自己在浩然宇宙中的位置、在社會和生活中的坐標。

好,現在American girl 向孩子提出了一個可能——讓我們從小就來關照自己,發現自己。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模樣(膚色、頭髮、眼睛等),去選擇和自己長相相近的娃娃。

此外,除了能購買和娃娃一樣的衣服,還有寵物、樂器、房屋、傢具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在這裡,你不僅能夠還原一個mimi me,更能創造一個你希望的自己!

每個旗艦店都設有娃娃的美容間,孩子們會為自己的娃娃做髮型。

American girl除了通過定製自己的娃娃,來講自己的故事之外,還有一系列「榜樣故事」,讓他們穿越到你的身邊,對孩子進行正能量的引領。

比如,這個1960年代的九歲女孩——Melody

娃娃的原型來源於一部電影《Melody》。電影主人公是一個9歲的黑人女孩,在她的生活中,處處受到種族歧視。Melody喜歡唱歌,她就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用歌聲去對抗不平等,用歌聲來溫暖別人。同時代,馬丁路德金帶領的民權運動被載入史冊。小小的Melody,就是社會大浪潮中的一個助力。

「Fearbrings out theworstin us, butlovebrings out the best.」 也成為了經典的電影座右銘。

Plasant公司賦予了娃娃以人性——她就是你。它以玩具的形式陪伴著你,以精神形式引導著你,滲透著你的生活。這就是他們的品牌戰略的一部分。

American girl 為每一個女孩都設立了一個積極的參照,你總能在千萬總總之中,找到你的模樣。你看著她,就好像是遇見未來的自己,你照顧她,就像關照成長中的自己。在這個時代,我們似乎更加喜歡多元化,接地氣的公主。

美國人這種故事+產品的思路真是百試不爽,屢戰屢勝。當玩具有了人性,我們買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玩具,而是一個期待,一個夢想。將引導式教育、偶像式教育賦予在一個娃娃身上,哪個家長不會為她心甘情願的買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裡是美國 的精彩文章:

拿自己女兒做實驗30年,這位父親培養出了世人驚嘆的「神童三姐妹」
少女掌門人Kate Spade自殺!做得出快樂的包,做不了快樂的人

TAG:這裡是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