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秘史不可思議的傳說

蒙古秘史不可思議的傳說

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聆聽小牟說歷史,很高興在這裡和朋友們相遇,歷史問題在於不斷地發現,在於用真實材料說話,讓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歷史是文化的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內容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在歷史的長河中,先輩通過真實記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從而傳承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

塞外游牧民族,草昧之初,對於他們氏族之由來,往往有鄙俚怪誕,不可思議的傳說。入主中原的清愛新覺羅氏,即傳說其始祖為天女吞食朱果受孕而生。其說略謂,有天女姊妹三人,生於東北海的長白山下,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幼名佛庫倫。一日,三女在山河中洗浴,頭頂飛來三隻靈鵲,其中一鵲,吐下一顆朱果,佛庫倫接了吞下,就此懷孕,十月後產下一男,名之曰布庫里雍順。到了十多歲,狀貌魁梧,穎悟不凡,自念有母無父,當屬何族,詢其母佛庫倫,母告以「愛新覺羅」,子孫即以愛新覺羅為氏。布庫里雍順傳若干代後,有子孫名福滿,福滿生六子,第四子覺昌安,清室稱帝後,尊福滿為興祖,覺昌安為景祖。

無夫吞朱果而孕,這種傳說,荒誕不足為信。只因子孫稱皇稱帝,構造無稽傳說,表彰自己氏族來源的不凡,有如中國帝王登基之後,托之符端以為天命所歸,是個「正命天子」。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其始祖的來源,據漢文舊譯的《元朝秘史》,其說更荒唐,曰:當初元朝人的祖,是天生一個蒼色的狼,與一個慘白色的鹿相配了。同渡過騰吉思名字的水,來到斡難名字的河源頭,不兒罕名字的山前住,產了一個人,名字喚作巴塔赤罕。巴塔赤罕據說是元朝開國帝皇鐵木真(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十五世祖。狼和鹿交配生人,這當然是荒唐得不可思議的。達爾文物種原始,說人類由動物進化而來,那是經過億萬年的漸變,這種驟變或突變,恐連達爾文也會斥之為無稽笑談。

《新元史》對此有所糾正,謂蒙古帝系,表其國姓曰:乞顏特·孛兒只斤氏,「乞顏之後,有孛爾帖·赤那,譯義為狼,其妻曰豁埃·馬蘭勒,譯為慘白牝鹿,皆取物為名。世俗附會,乃謂狼妻牝鹿,誣莫甚矣」。姚從吾與札奇斯欽兩位教授近年新譯的《古秘史》(《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9、10、11期),即《元朝秘史》,第一節雲:成吉思可汗的祖先,是出自上天眷佑的兒帖·赤那(意即蒼色的狼),他的妻子豁埃·馬蘭勒(意即乳白色的鹿)。他們渡過大海遠來,在斡難河的源頭,不兒罕山紮營盤住下,生了巴塔赤罕。人類以動物為名,至今尚有這種習慣,如名「虎」、「龍」、「獅」、「麒麟」等等,原始初民,可能更普遍。姚氏並作注釋雲:「一、狼、鹿是草原初民社會的兩個圖騰。巴塔赤罕是由一個狼圖騰的男子與一個鹿圖騰的女子配合而生。二、狼鹿生人,也與中原古史傳說相似,如嫄履大人跡而後生后稷《史記》與《漢書·高帝本紀》所說,劉嫗大澤與神遇而生高帝等。舊譯認為狼鹿生人,正可表示不平凡,因此而有以上的誤譯。」

筆者雖不懂蒙古語,但可以斷定此說是入情合理的。舊譯《元朝秘史》的《蒙古秘史》,舊亦稱《元秘史》,蒙音原名為「忙豁侖·紐察·脫察安」,據熟悉蒙語的學者,以為其義應為《蒙古秘史》,故姚教授新譯改此名稱。這是記述元太祖以前,以及太祖、太宗(窩台汗)兩代史事,而以太祖最詳,太宗朝僅附帶甚少的篇幅。元為塞外民族,做了中原皇帝,在入主中原以前,治史者找不到很多的歷史記載,這《蒙古秘史》就成了珍貴資料。清錢大昕雲:「元太祖,創業之主也,而史述其事最疏舛,惟秘史敘次,頗得其實。而其文俚鄙,未經詞人譯潤,故知之者鮮,良可惜也。」然而「知之者鮮」一語,也許在錢氏所處的乾隆時代是如此,在今日看來,知之者甚多,且已成治元史者的必需資料。清同、光間,研究元史之風甚盛,若洪鈞、文廷式、沈曾植、李文田等,都是有功於元史考證的學者,《元秘史》的版本自明《永樂大典》本而後,不勝枚舉,而注釋者亦不在少數。並且到今為止,此書已有德、法、英、日、波斯、俄等外國文字的譯本。本文由小牟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牟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牟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