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明臣:書法的底線

楊明臣:書法的底線

(本文為作者在清華美院書法高研班授課時的講稿節選)

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書法所賴以存在的許多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書法本體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無疑需要適應發展,與時俱進。同時,書法作為一種純粹的民族傳統文化,又必須遵循自身的傳承發展規律,保持其本質性的文化元素,惟其如此,才能放射出永恆的光華。

【楊明臣作品】

一、書法的社會功能改變了,但以漢字為載體的根本屬性不能改變。在古代社會,書法是文人、士人讀書、科考,從政、為文的一種工具,其功能主要是它的社會性、實用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現代辦公手段的普及,書法的實用功能日漸消失,其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已上升到首要的位置,其社會功能也比過去單純的多了,主要是依靠作品的藝術性起到一定的激勵、教化、陶冶、娛悅、裝飾之類的作用。這種改變,作為藝術形式的書法作品要積極去適應,通過增加作品的藝術元素來提高觀賞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但無論我們如何求新求變,如何追求好的藝術效果,都要堅持漢字的造型規律,離開漢字,毋談書法,至少不是中國書法。要在堅持線條美,章法美的同時,保持書寫內容的可讀性,如果誰都讀不懂,無法辨識,那就不如去畫一幅畫,書寫內容的作用至少無法發揮出來。現在常有大膽的人嘗試把漢字寫得像一個符號,或把完整的漢字切割開來,或把幾個漢字交叉擠壓在一起,這種作法作為一種美術和書法的結合體加以探索亦無不可,但不能稱為傳統意義上的書法。以漢字為基礎的中國書法,形象結構的圖式美,筆畫起始的節奏美,字義本身的意蘊美,內容詞句的情景美,共同構成了作品的藝術性,這是其他民族文字無法做到的。真、行、草、隸、篆五體書法,魏晉即已確立,此後兩千年並無根本性改變,歷代經典沒有脫離漢字而成立者。竊以為書法就是老老實實、扎紮實實把漢字寫好,在平正中求藝術性,在變化中保持漢字結構的穩定性,通過藝術創作體現漢字之美。

【楊明臣作品】

二、書法的書寫主體改變了,但書法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不能改變。古代書法,是社會上層人物才可能做,才可能懂的事情,現在完全不同了,書法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華民族最為普及的藝術,書法隊伍 的主體改變了,底座加大了。現在黨政官員,高級知識分子寫書法的反而沒有老百姓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拿筆寫字的人都能寫出精品佳作,不能期待每個人都真正懂得書法。但是,書法畢竟是靠文人傳承的文化精髓,書法承載著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精神,書法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氣息、文人情懷、人文精神不能改變,這是書法的靈魂。在古代書論中,我們可以讀到骨氣論、神采論、人格象徵論、自然天趣論、人品書品論等等,實質是講書法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文化精神。後人評價王羲之書法的中和美,顏真卿書法的陽剛美,宋人書法的韻致美,董其昌書法的書卷美,也是指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書法作品,從書寫的內容、點線質量、謀篇布局、落款用印等等,綜合地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崇尚的仁愛、中和、氣節、敦厚、平靜等精神元素。書法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歷來是受到敬仰的,這正是由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所決定的,是一代一代書法前賢共同造就的,也是當代書法人所應矢志追求的。

【楊明臣作品】

三、書法的表現手段改變了,但書法的審美規律不能改變。古人作書,宋以前因受造紙技術的局限,多為小作品,明清之後方有大作品出現。古代沒有專門的書法展覽,只是在官宦文人之間交流欣賞,現在大不相同了,創作的紙張材料極大地豐富了,各種展覽成為展示書法的主要形式,展廳效應對書法的尺幅和視覺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網路、報紙各種媒體的宣傳交流為書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展示空間。這種變化,極大地豐富了創作、交流手段,推動了書法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書法審美觀念。但是,書法作為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古人和今人在對書法審美的判斷上會有差別,而在大的方面大抵是一致的,欣賞大字有大字的看法,小字有小字的看法,欣賞石刻、墨跡、宏篇、小品種種藝術形式,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審美尺度,有些看法,今天仍是業內人士的共識。比如衡量作品的優劣,判斷一件好的書法作品,至少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是否有嫻熟的技法支撐,其中主要是對古法的掌握和運用,包括用筆的豐富性,結字的生動性,以及墨法、章的變化。二是是否能給人以視覺的享受和心靈的觸動,要能吸引目光、耐人尋味。比如,大字作品要能讀到端嚴正大的廟堂之風、慷慨之氣,手卷冊頁、尺牘小品,要能感到清逸簡遠、寧靜典雅的書卷之氣,凡此種種,作品總要向人傳達一種美的信息。三是是否有鮮明的個性,有原創性的表現手法,有個性化的書法語言,有自己的面貌風格。而這種個性化的風格面貌,是在對經典繼承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在對古法的深刻理解、合理通融、整合運用的前提下,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刻意求新求怪,或信筆塗抹的產物。

【楊明臣作品】

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們在上下求索,不懈攀登著,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趙孟頫、董其昌等,像一座座豐碑高高地矗立在那裡,無數的經典碑帖永遠散發著璀璨的光芒,這就是我們前進的燈塔、求索的寶藏,只要心慕手追,鍥而不捨,總是能從中不斷地見到光明,獲得滋養。

?

楊明臣藝術簡介

楊明臣

楊明臣,1955年生,河南安陽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藝委會委員,空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慕鴻書社社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作品數十次入選全國專業性書法展,並多次獲獎,2013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三名工程」大展,多次擔任全國、全軍書法展覽評委。

您的支持使我們前進的動力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名家 的精彩文章:

唐-褚遂良《文皇哀冊》作品欣賞
宋-蔡襄《持書帖》作品欣賞

TAG:中國藝術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