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養之時,識字為先

蒙養之時,識字為先

前幾天在電梯里偶遇一對母女,從表情上看,媽媽很焦慮、孩子很恐懼,原來這女孩提前從幼兒園大班退出去上「識字課」,過了好幾個月卻沒有達到媽媽的預期,所以媽媽忍不住數落起女兒來了……

在過去的三年里,經常有家長諮詢:如何讓孩子輕鬆、大量、高效識字?在此,我把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學習成果,以及教學經驗記錄下來,以期能夠幫助有緣的家長和孩子們。

這篇文章比較長,我把它分成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漢字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歷來為什麼如此重視漢字教學

第二部分:中國傳統的識字教材

第三部分:六書造字、六書認字

第四部分:古人識字教育的九大特點

第五部分:古人的方法對於現代人是否管用?為什麼?

第六部分:結論

「世界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優美的詩。」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這樣盛讚我們的漢字。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字是我們的文字,中華民族使用漢字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漢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理由參閱前文:新教改下,應如何學好語文?)。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命脈所在、靈魂所在、根基所在。

漢字生動形象的造字體系,以及幾千年不間斷使用所保存下來的文化信息,造就了這一語言文字的博大、厚重與縝密,也決定了我們中國必然是一個在基礎教育中注重識字教學的國家。

我國漢字教學的歷史源遠流長,事實上古代教育歷來都把識字教學作為整個教育的突破口。

西周宣王時期,太史所著《史籀(zhòu)篇》,四字一句、兩句一韻,對後世影響很大,是我國的「字書之祖」,後人多以此為藍本編撰識字教材。

秦代的《倉頡篇》、《爰(yuán)歷篇》、《凡將篇》三書合併為《倉頡篇》,共3300字,四字一句,隔句押韻,每章一韻到底,把字義相同、相近、相關、相類的字編寫在一起,分類分組選字編文。

西漢的《急就篇》,對後世的影響也較大。

南北朝的《千字文》以四言成句、對仗工整、琅琅上口的韻語,敘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地理、倫理、教育、人物、掌故等方面的知識,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兒童識字課本,與宋朝出現的《百家姓》、《三字經》合稱「三、百、千」蒙學識字課本。

《三字經》真乃「袖裡通鑒綱目」、千古一奇書!是我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兒童啟蒙教材,知名度極高,可以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章太炎先生在《重訂〈三字經〉題辭》中提到:「先舉方名事類,次及經史諸子……觀其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以較梁人所輯《千字文》,雖字有重複,稀無藻采,其啟人知識過之。」《三字經》既講教與學,又講禮儀規範和名物,還講歷史和發憤求知的典故。它不受文字限制,非常通俗地將中國文化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古稱「小綱鑒」。《三字經》將我們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使我們以往積累的百科知識,得以納入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真正是「淹貫三才,出入經史」。

《百家姓》只有472字,四言一句,集中體現了中國的根文化。

這三本書相輔相成,在內容上既能合於「日用」,又能增長「見聞」,還可教授「義理」,因此流傳至今而不衰,三本書配合在一起,可成為一套完整的識字教材。

到了清朝,文字學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明確提出,要利用漢字構形規律進行識字教學。他說:「蒙養之時,識字為先,不必遽讀書。先取象形指事之純體教之。識「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識「上」、 「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為切實。純體字既識,乃教以合體字,又須先易講者,而後及難講者,講又不必盡說正義……能識二千字,乃可使之讀書。」

他所著的《文字蒙求》,從《說文解字》中選輯2000多個常用漢字,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進行編寫,是在吸收前人以吟誦加強記憶的基礎上,第一本以漢字構字規律來認知漢字的教材。

「六書」是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古文字構成規則的概括和歸納,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法,轉注、假借指的是後來衍生髮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六書」以象形(圖像)為基礎,運用想像、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方式,逐步推導、層層遞進,最終創造出了一個生動鮮活、趣味盎然的漢字世界。

「六書」不僅是造字的好辦法,同時也是教授孩子識字的好方法,所以古人又把教兒童識字稱為教「六書」。以「六書」方法教授兒童識字,不僅生動活潑、直觀形象,而且易學、易懂、便於記憶,同時它還是鍛煉孩子思維能力的最佳方式。

(以上為象形字)

(上圖為指事字)

「六書」的每種造字方法,都可以鍛煉兒童不同的思維能力:

象形鍛煉想像能力;

會意鍛煉聯想能力;

指事鍛煉推理能力;

轉注鍛煉分類歸納能力;

假借鍛煉語音聯想能力;

形聲鍛煉兒童的語音聯想和歸納判斷等綜合能力。

這些思維方式正是激發創造力,學習和掌握其他所有門類知識的基石。

正是在這樣的強大的理論研究和幾千年的實踐基礎上,後來的私塾老師們只需要一年時間或者兩個農閑時節,就能讓兒童掌握2-3000個常用漢字。識字之後即大量誦讀經典之作,然後再由老師講義,古代叫「開講」,使學生逐步掌握義理,通達智慧。

但是這幾十年來,我們的識字教育成為了一項「難題」,以至於家長們專門給學齡前孩子報了專門的「識字班」、市場上也有很多幫助孩子識字的各類產品,但依然不能有效解決識字的問題。教委要求小學六年一共掌握3500個漢字,孩子們仍然感覺來自語文方面的學業負擔很重。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嘉璐先生曾指出:解決了幼兒識字難題,無異於放飛一顆原子彈!

所以是時候放下我們的傲慢之心、以「空杯」心態向古人學習了!

現在,我們就來歸納一下古人識字教育的九大特點

第一,教材韻語成文,押韻、對仗,誦讀起來琅琅上口。漢字在聲音方面的特點是一字一音,一字一韻,這就決定了漢字能夠排列整齊,平仄押韻。從《詩經》到漢賦,再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語言文字達到了最高的藝術境界,這其中,韻起了決定性作用。所以從小培養兒童對韻的語感,是學習漢字最重要的環節。另外,韻語也是最古老、最有效的記憶方法,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歷史就是靠具有韻語的詩歌流傳下來的。

第二,教材四字一句。除《三字經》外,一般識字教材都是四字一句,這是因為六七歲的兒童讀五個以上的音節和讀四個以下的音節,其語句的完整性大不一樣。另外,四字一句符合也漢字組詞的習慣。

第三,文涵百科。古代的識字教材,都是按兒童應當掌握的知識來編寫的,這些知識包羅萬象,涵蓋天文、地理、人倫、道德、歷史、農耕、祭祀、教育等,讓兒童在學字的過程中就能學到終生受益的知識。學字有三個境界,其一是就字學字,這就好比用字典學字;其二是既學字又學句,這就好比用文章學字;其三是學字、學句又學知,這是學字的最高境界。

第四,集中識字、字不重複。現代語言教材無效重複佔90%以上,古人恰恰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獨闢蹊徑。前面提到的「三百千」,不重複使用的字(不二字)約佔全部字數的70%,這麼大密度的生字量,現代語言教材是望塵莫及的。

第五,識字與閱讀並重。先集中認識一定量的漢字,然後通過閱讀擴大識字量。如在「三、百、千」基礎上,再依次學習詩歌、《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逐步擴大識字總量。以背誦記憶和誦讀為主的識字教學,遵循了漢字的構造規律,有效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和效果。

第六,一以貫之。古人發現,單個漢字就像一盤散亂的珍珠,一個字一個詞地學習是非常笨拙的,如用「義理」這根線將這些散亂的珍珠穿成串就好學了,如能在形式上以特有的音流、形流和義流將其固定下來,就更容易了。現代心理學證明,當無意義的識記材料按音節韻律排列後,記憶效率至少能提高10倍以上,如果再加上義理,記憶效率就更高了。這是古代識字教材的訣竅。

第七,先整體輸入,後逐步細化。古人利用兒童形象記憶強的特點,讓他們先把幾千字的課文背得滾瓜爛熟,這時兒童對字形的感知已有了六七成,這時再稍加訓讀,即可分句組詞,單個指認。這種文—句—詞—字的順序顯然是從整體走向分散,符合兒童形象思維的特點。現代識字教學中的字—詞—句—文的順序則是從分散走向整體,符合成人抽象思維的特點。

第八,出聲誦讀。我們在誦讀時,聲音洪亮,抑揚頓挫,節奏分明,聲情並茂,能通過語氣、語調、語速的變化將自身的感情融合到文字之中,這就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果孩子們能做到指讀,則更方便地達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語),再進一步,「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那麼語言和文字的就成功內化為自己的了。

第九,認字的過程就是文化積澱的過程。漢字不僅僅具有音、形、義這些表面的、看得見的外在形式,當孩子們唱誦「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吟誦「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朗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時,除了認識這些生字,他們感受到了什麼?體驗到了什麼?想像到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這樣的吟誦和朗讀,讓孩子們獲得春雨搬的滋潤,隨之中國文化在孩子們純凈的心靈中奠基,而這才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根基,也是一個人完整發展的根基。

以上羅列了這麼多古人識字教育的優點,那麼,這些方法對於現代人是否管用呢?

根據我本人熟知的幾十個孩子的案例證明,古人的方法相當高明、合理,孩子學起來輕鬆、有效。這裡我把這些案例分四類加以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我女兒,5歲時去國學書院,在不識字的情況下,第一天就讀《道德經》(現在想來這個次第是不對的),「道可道,非常道……」,到老師教完整篇81章時,她已經能把五千字的經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然後老師要求不管會不會背,都要繼續手指字,結果一個學期下來,加上《孝經》和《弟子規》,孩子基本上指哪個字就可以認哪個字了。更重要的是,她在那時練就了更重要的能力——專註力,她可以坐在凳子上整整40分鐘,直到背完整本《道德經》,而且現在她背《論語》的速度很是驚人。

其次是我在國學書院教過的學齡前小孩們的例子。去國學書院後,我仔細研究了《傳統語文教育初探》、《養正遺規》、《父師善誘法》等資料,這時才真的發現我所有的疑惑和不解竟然在古人那裡早有探究,所以不得不敬佩我們的祖先。當然,對於我這樣受過還不錯的現代教育且很傲慢的人來說,這個過程充滿了不甘!《中庸》有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經過「慎思」和「明辨」之後,我自然而然地「篤行」了這些古人用了幾千年的方法,然後發現不僅僅我女兒可以做到這樣輕鬆、大量地識字和背誦,原來孩子們都可以!去年我從書院回來後,還有好幾個後進書院的家長(書院的學齡前孩子只有十來個,很多已經大量認字)向我彙報,她們家孩子已經認識了大部分常用字,能流利背誦很多經典……那一刻,我由衷地欣喜!

還有我這一年在學堂教過的一年級孩子們的例子。上學期學堂剛剛成立,有的孩子斷斷續續來上課,再加上他們功課比書院的孩子繁忙很多,所以我一度覺得通過指讀經典、通過構字規律識字的方法對這些孩子幫助甚微。但隨著時間推移,那些每天都能指讀一會兒、甚至每周只能完成幾次誦讀作業的孩子,識字量都明顯提升。甚至於很多孩子在投入時間和精力遠低於我女兒的情況下,讀書和識字的效果都在她之上。上學期期末考試和本學期開學初,好幾位媽媽萬分焦慮:孩子不認字影響讀題。這學期孩子們來參加學習後,再也沒有媽媽提過這個問題了。另外一個指標是:孩子們在課上學《論語》和《聲律啟蒙》新內容時,已由上學期的綠皮車速度提至目前的高鐵速度了。

最後,是在我教之前已認識很多漢字的若干孩子們的例子。這些孩子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從小讀誦過國學經典

當然我不否定其他有效的識字方式,但比較起來,古人總結出來的方式,更近道。畢竟,幾千年來,我們生活的環境變了,而人性,沒有變。

所以,經典才成為經典。

(上圖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寫的象形字)

當代著名教育家張志公先生在《傳統語文教育初探》中對傳統語文教學中的集中識字教學經驗進行了總結:「前人在識字教學中第一步是用較短的時間教兒童集中地認識兩千來字,然後才漸漸教他們讀書。在這個集中識字的階段,以教會兒童認字為主,至於每個字怎樣講,要求很低,怎樣用,可以說完全不要求。這期間也開始教兒童寫字,但是寫字的進度跟認字的進度不一致,就是說,並不要求認什麼字就寫什麼字。這是傳統的集中識字教學的基本方法。」

林成滔先生在《字里乾坤》中也說:「漢語的主要特點是實行以單音詞為基礎的二次構詞法為主,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識字教育沒必要像拼音文字那樣,分散開來用較長的時間去進行,而最好在短期內集中突擊完成。」

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必須要認識一定數量的字才能開始讀和寫,所以歷代識字教學大多主張先集中識字,然後再讀書。

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當前的《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鑒於目前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韻語、集中識字等方面還難以達成,但閱讀文章、讀懂數學題意等又要求孩子們的識字量必須達到一定程度。這就有必要在孩子上學之前,通過讀誦「三、百、千」和《四書》(《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同時根據漢字構字規律,追溯字源進行識字(我們姑且稱之為「字源識字法」)。請參閱前文:新教改下,應如何學好語文?

如果我們守著歷代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而不用,就真的太可惜、太可悲了。

另外,我們比古人幸運的是,1899年,甲骨文從商朝廢墟地下被發掘,使得我們對於很多漢字的學習能直接追根溯源,而不用像許慎那樣,依靠對經文的純熟與精通來理解和揣度漢字的含義,這就大大方便了我們對漢字的學習和掌握。

最後強調兩點:

第一,識字是一個反覆、長期的學習過程,漢字教學是語文整體教學的切入口,如果切入口錯了,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甚至會一步走錯、步步錯。

第二,識字不是最終目標,我們周圍凡上過學的人都不至於不識字。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脈,我們如果能夠通過「識字→認字→通字→悟字」這一由淺入深的過程,真正理解文字所表達的含義、真正感受到文字背後傳遞的智慧、真正切入中華文化的核心、悟出聖人教化的方便,那麼祖先們應該會欣然微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里仁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里仁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