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初期規模最大的武漢會到底戰消滅了多少日軍?

抗戰初期規模最大的武漢會到底戰消滅了多少日軍?

抗戰初期規模最大的武漢會到底戰消滅了多少日軍?

經公眾號「重探抗戰史」授權轉載

摘要:武漢會戰是1938年6月到10月在武漢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大規模戰役,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廣大地區,是抗戰初期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那麼這場大戰役到底消滅了多少日軍?

圖1:武漢會戰是抗戰初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武漢會戰是1938年6月到10月在武漢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大規模戰役,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廣大地區,是抗戰初期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那麼這場大戰役到底消滅了多少日軍?

筆者還是按照戰史研究的「自情自報」原則,日軍損失全部以日軍自報的損失數據為準。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日方資料是大陸版早年翻譯出版的日本防衛廳戰史叢書中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日軍在武漢會戰中的損失數字:第11軍戰死4506人,戰傷17380人;第2軍損失為:戰死約2300人,戰傷約7300人,合計戰死約6800人,戰傷2.47萬人。

首先說說日軍第2軍的戰死數字,第2軍在武漢會戰時下轄第3、10、13、16師團以及大量直屬部隊。該軍主要負責在長江北岸的作戰,翻越大別山脈以及佔領武漢以北的信陽一帶。第2軍在戰後編寫了詳細的部隊狀況報告《第2軍狀況概要 昭和13年12月10日 第2軍司令部》。在這份報告中總損失數字為戰死2505人,戰傷7427人,比戰史叢書中數字略高一些,但是出入並不是很大。

而下轄各師團也都有具體數字,如第13師團戰死664人,戰傷2257人。這個數字是否準確呢?筆者對比了第13師團下轄的一些聯隊史戰報中的損失數字。比如第65聯隊報告在武漢會戰中,戰死226人。而第104聯隊在武漢會戰中戰死103人,通過這兩個聯隊的戰死人數可以發現,13師團戰報中的數字基本和聯隊報告數字吻合,出入應該不大。

通過一系列上下級部隊損失數字的對比,應該可以說第2軍在武漢會戰中戰死2505人的數字還算是能夠比較準確反映第2軍的損失情況。也就是說第2軍的戰報還算老實,那麼第11軍戰死4506人的數字是否有假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戰史叢書引用的第11軍武漢會戰損失數字取自《呂集團武漢攻略戰戰果(11月11日為止統計數)》——「呂集團」是第11軍的代號。從統計時間來說,武漢會戰還未完全結束,這個統計數字應該只能說是戰役半程的數字。同樣出自第11軍的另一份報告《呂集団軍狀一般 昭和15年3月 呂集団司令部》中,武漢會戰的損失數變成了戰死7092人,戰傷19112人。比起前一個數字,明顯有了相當大的上升,但是這個戰死7092人的數字準確嗎?

圖2:日軍戰報中的損失數字

筆者通過手中的一些日軍部隊史資料,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匯總計算。先說說第11軍下轄的,在武漢會戰期間損失最大的第106師團。武漢會戰期間任第11軍司令官的崗村寧次回憶錄中提到「106師團在武漢會戰中遭遇全軍覆沒的嚴重打擊」。而根據武漢會戰後106師團長松浦淳六郎的報告,該師團在武漢會戰中戰死3321人,戰傷(住院程度)4085人,由此可見,該師團在武漢會戰中受到的打擊確實很大,也是第11軍下轄各個師團損失最大的。

101師團和106師團因為一起負責攻擊南潯線,一路上被中國軍隊打得焦頭爛額,師團長重傷,戰死聯隊長1人,還未能完成任務。和106師團一起在日軍內部,被看作是戰鬥力軟弱的師團。

根據《戦記甲府連隊》記錄,101師團下轄的步兵第149聯隊8月15日至11月1日戰死296人,戰傷892人。另外《歩兵第157連隊之戦史》記錄,該聯隊在武漢會戰期間損失是戰死243人,戰傷659人。根據這兩個聯隊史的記錄,粗略估計出101師團在武漢會戰中的戰死人數將在1100人左右。

第6師團作為第11軍所轄的主力部隊,在日軍內部被譽為「戰力最為精強的師團」。一路沿長江南岸逆江而上攻擊,也同樣遭遇中國軍隊頑強抵抗。特別是在田家鎮要塞,第13聯隊為核心的攻擊部隊和田家鎮要塞以57師為核心的守備部隊展開了極為激烈的戰鬥。日軍13聯隊第2大隊大隊長岡山少佐9月24日陣中日記記錄,第13聯隊當時(9月24日)3個步兵大隊已經戰死236人,戰傷683人。

圖3:武漢會戰中的日軍

筆者未能查到第6師團在武漢會戰中具體的損失數字,但在《鄉土部隊奮戰史》中有一個1937年1938年該師團總的傷亡數字:「戰死2308人,戰傷7277人」。如果根據1938年初日軍第11軍的戰鬥詳報,1037年第6師團戰死668人,戰傷1920人。那麼可以估算出該師團在武漢會戰中戰死者可能接近1400餘人。

波田支隊在《熊本兵團史》中有武漢會戰的具體數字,該支隊戰死733人,戰傷2322人。幾乎占該支隊總編製的1/3,損失可謂很大。

實際上在武漢會戰前期,第11軍下轄兵力並不怎麼充裕,主要就下轄第6、第101、第106師團和波田支隊。直到8月下旬,第11軍在江南戰場攻擊受阻,日軍大本營開始向第11軍增兵。先後增加第9師團、第27師團,以及第116師團的志摩支隊,17師團的鈴木支隊,15師團的高品支隊等等。

和第6師團一起沿長江逆江而上的還有日軍第9師團。根據日軍陸上自衛隊第9師團司令部1966年編《第9師團戰史》,該師團在武漢會戰中死1102人,戰傷2895人。另外根據步兵第7聯隊史中的記錄,該聯隊在武漢會戰中戰死361人。也可以印證,該師團的損失大約也就是在1100人左右。

根據《本間中將狀況報告》(本間中將為27師團長),武漢會戰中,第27師團戰死戰死708人,戰傷2034人。武漢會戰中,第27師團下轄支駐步兵第1、2、3聯隊。三個步兵聯隊戰後都編撰了步兵聯隊史,並附有詳細的戰死名冊/《支那駐屯歩兵第一聯隊史》、《支那駐屯歩兵第二聯隊誌》和《支那駐屯歩兵第三聯隊史》。根據三個聯隊史中的損失數字相加,第27師團戰死人數大約在640餘人,如果再加上該師團的其它部隊損失,本間師團長報告中的損失數字應該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第17師團鈴木支隊,該支隊中第54聯隊戰死77人,戰傷234人。其它部隊損失不明。估計該支隊戰死應該也在百餘人上下。

15師團的高品支隊,該支隊中的第60聯隊在10月4日至11月10日戰死和傷重死亡總共79人,《歩兵第五十一聯隊史》記載該聯隊在10月14日至10月26日戰死16人。所以該支隊戰死人數也在百人上下。

綜合上述情況,筆者勉強將手中資料日軍第11軍各部在武漢會戰中的損失數字羅列了一番。最後從已經知曉的戰死者人數統計下來,第11軍在武漢會戰中戰死數字至少在8500人以上:

第106師團戰死3321人+101師團戰死1100人+第6師團戰死1400+波田支隊戰死733人+第9師團戰死1102人+第27師團戰死708人+17師團鈴木支隊100人+15師團高品支隊100人,合計8564人。

圖4:武漢會戰中的第106師團長松浦中將

還有常常容易被忽略的第11軍軍直屬部隊損失情況。比如第11軍直轄的獨立山炮第2聯隊。該聯隊在武漢會戰中也同樣戰死近30人,戰傷百餘人。這樣籠統加起來,武漢會戰中,日軍總的戰死人數應該接近1萬人,戰傷約3萬人

另外一項日軍損失更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日軍戰病減員情況。《呂集団軍狀一般 昭和15年3月 呂集団司令部》中,武漢會戰日軍戰病人數達到了10萬餘人。從各個師團記錄來看,也是如此,比如第106師團中戰病住院7969人。痢疾,霍亂等疾病在日軍部隊中相當嚴重,根據106師團長的陣中日記,在被圍困於萬家嶺附近時,師團司令部90%的人患上了痢疾,其中又有30%的人得了腸炎。另外在步兵第13聯隊中還發生了霍亂。

這一切也正如崗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描述到「武漢會戰中,敵非敵,地形是敵,作戰中,不愛山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紀念徐州會戰爆發八十周年——詹化球親率鐵道兵團官兵血戰黃河大鐵橋
看看戰鬥民族的征戰歷史,是霸氣十足還是銀樣鑞槍頭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