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總是說,女兒要富養,其實最珍貴的是教養

我們總是說,女兒要富養,其實最珍貴的是教養

女兒應該怎麼養?窮養?富養?最珍貴不過教養。

孩子的成長,總伴隨著各種錯誤的行為。在吃飯的時候,葡萄總是在餐桌椅上玩玩具。在我不滿足葡萄意願的時候,常常伸出小手打人或者直接趴在地上表示抗議。

去早教機構上課時,也總會遇到一些孩子為了爭奪一輛小汽車出手打人。課間休息時,一些孩子拿著各種零食亂跑,弄的原本乾淨的地板髒兮兮的。在坐飛機時,總有一些孩子會哭鬧不止。

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能很好的理解父母的話,不能判斷哪些行為是會被鼓勵的,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在1歲時,孩子開始具有自我意識,她會處處顯示「我」的力量。她會試圖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表現在孩子動手打父母,直接趴在地上不肯起來。

在1-2歲時,孩子對「好」和「壞」的含義知道的也很有限,她不會完全理解那些規矩和警告的含義。所以孩子並不是故意不好好表現,它可能只是根據瞬間的一個念頭來做事情。

她沒有足夠的控制能力,她對父母的要求或指導說「不」是出於本能,她甚至會對好吃的,好玩的都說「不」。其實她真正想的是要擁有控制權。

不過,孩子在這個年齡,去糾正她的一些行為是非常容易的,這是建立起父母的權威性和一致性的良好時機。如果在這個時期孩子明白你是最終拍板的那個人,那麼在日後的生活中,當她變的叛逆的時候,你們更加容易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當孩子觸碰「紅線」、進入「禁區」,你處理這些事件的方法會為將來孩子制訂規矩打下基礎。學會不去做一些非常想做的事,是自控的第一步。關於這一課,孩子目前學習的越好,將來你就越省心。

在孩子出生後最初的6個月中,處理這類情況最好的方法是用玩具或者別的活動轉移她的注意力。

直到孩子7個月大之後,當她的記憶範圍有所擴大,你才能使用各種各樣的規矩來管教她。當你開始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能過分嚴厲。規矩的目的是教育和指導,而不是懲罰。管教孩子的時候,告訴她哪些事情可為、哪些事情不可為。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試著幫助她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當她正在做不被允許的事情時,可以平靜的說「不要這樣做」,同時,用一些別的事情轉移她的注意力。父母需要重複這些措施好多遍才能讓孩子學會你期望她做什麼。

只有當孩子的活動可能將其置於真正的危險之中時,父母才可以用那些嚴厲的管教方法。比如當孩子玩插座時,你就應該堅決的說「不可以」,並且將她抱到一邊去。父母需要一次次的重複這些規定,她才能最終記住。

為了使規矩更加有效,父母需要保證規矩的一致性。確保所有看護孩子的人都理解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只有出現可能傷害孩子的情況時,才能使用那些規矩,且要確保孩子每次觸碰「紅線」時,均會有人告訴她「不可以」。

好的教養需要從娃娃開始抓起,不管窮養還是富養,都需要父母的教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寶貝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萌寶貝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