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義大利:向左走,向右走?

義大利:向左走,向右走?

3月份義大利大選後,經過兩個月的僵持,分別獲得32%和19%選票的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終於完成組閣。

兩個政黨有著近似的民粹主義立場,主張:採取寬鬆的財政政策、廢除延長退休年齡的養老金體制改革、取消財政赤字佔GDP3%的限制、廢除勞動力市場改革法案等等。這樣的施政主張,對成功競選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但這與亟需進行的激烈結構性改革,背道而馳。所以隨著組閣推進,資本市場上先給出了股債雙殺的反應。

義大利資產被拋售的背後,擔憂出自在義大利政府的財政能力上。根據廣發證券的製圖,近三年義大利的GDP增長率都在2%以下小幅波動,失業率雖然自歐債危機後逐漸回落,但仍在超過10%的高位。

經濟和就業雖不強勁,但義大利對自己的民眾還是非常「慷慨」的。政府支出中,養老支出是大頭,佔GDP比例達到16%,在歐盟中僅低於希臘。現在的體制下,義大利的債務窟窿已經無法視而不見了:公共債務相當於GDP的132%(同樣,這個數字也僅次於希臘的177%…)。要知道,這一指標已超過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規定的60%上限的兩倍。

解決債務問題,擺在義大利面前的選擇並不多:

-內部緊縮:新任總理孔特上任後表示,新一屆政府的首要關注點是社會福利。具體來說,新政府將推行為窮困人口提供「公民收入」、減稅、限制移民等各項民粹主義的措施,也將提高全民覆蓋的醫療支出。加之可能會放棄原本提上日程的養老金改革,廢除延長退休年齡,這無疑將加劇財政困境。內部緊縮?選民不答應,哼~

-違約:難兄難弟希臘嘗試過這條路 - 通過私人部門參與債務重組等各自形式的違約,為希臘提供了相當於33%的GDP的凈債務減免。但和希臘有所區別的是:一方面,義大利的經濟體量較希臘大很多,債務重組給義大利帶來的潛在好處所佔GDP的比例將會較小。另一方面,義大利的大量債務由本國投資者持有。也就是說,主權債務違約對自己人的影響最大,這個選擇就需要更加慎重了。

在歐元框架內,行而有效的解決方案大致如此。除非,義大利擁有完全自主的貨幣政策,通過貨幣貶值和債務貨幣化來緩解。不過脫歐將給義大利帶來極高的成本,負面影響遠超英國。在這一點上,義大利的民眾還是比較清醒的,根據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4%的參與調查者支持脫離歐盟。

雖然兩黨協議不再提退出歐元區,但不排除會發行迷你國庫券(mini-BOT)。儘管兩黨堅稱mini-BoT不會變身法幣,但他們也承認,義大利國民可以用它們在國有企業中購買火車票或汽油。在某些方面,無異於平行貨幣的債券,將會挑戰捍衛歐元權威的歐洲央行。

《聞香識女人》中一句話,也許對義大利也同樣適用:「如今我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疑問,我知道 ,但我從不走,為什麼?因為太他媽的艱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思記 的精彩文章:

TAG:近思記 |